把国家博物馆交给不知文化为何物的政客吕章申,能放心吗
把国家博物馆交给不知文化为何物的政客吕章申,能放心吗
为什么说吕章申不知文化为何物?因为有他对文化反复无常的言论为证:
“文化部党建在线”网站发出新闻《“孔子”青铜塑像国博北门落成》:1月11日上午10时30分,“孔子”塑像落成仪式在我馆北门广场隆重举行。在孔子雕像落成仪式上,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高度赞扬孔子及其思想。他说:“孔子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被尊为圣人,历来受世人景仰。”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国际社会上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今孔子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符号,也是中国面对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牌。”吕章申还特别强调:“该铜像临近长安街和故宫的地理位置有助于展示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在这里,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斩钉截铁地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该铜像临近长安街和故宫的地理位置有助于展示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似乎他很懂政治,很懂文化,很懂政治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但是,正因为上述“孔子”青铜塑像在首都,在神圣的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身旁,在曾经矗立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孙中山肖像的附近,在悬挂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的天安门斜对面,冷不丁地竖立起一座总高度达9米5的孔子青铜塑像。这一非同寻常的举动,立即引起国内外舆论包括网络的关注和争议。
为了应对广泛的质疑,2011年3月6日,吕章申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我们看看他对文化又说了些什么:
羊城晚报:思考国博是否代表国家形象和文化战略,很多人往往和国博门口的孔子像联系起来。是这样的吗?
吕章申:不要像很多人一样,把孔子像和政治连在一块。和政治没有关系。国家博物馆历史、艺术并重,得有厚重感,你没有一个文化巨人,那你就显得没有文化,也没有历史。这是世界公认的四大文化巨人: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和孔子。今天我们应该多从文化的角度去诠释孔子像。还有,我们建好了,可以和西方大馆比肩了,而西方大馆门口都有自己的雕塑。去年“两会”的时候,有一些政协委员就给我提议说你们应该有个雕塑。我觉得有道理。不要什么都联想到政治上去,要从文化的角度去诠释。
看到没有?这里他又说“不要像很多人一样,把孔子像和政治连在一块。和政治没有关系。”最后还不忘强调:“不要什么都联想到政治上去,要从文化的角度去诠释。”吕章申认为立孔像又“和政治没有关系”了,还不准人们“联想到政治上去”,真是霸道得使人目瞪口呆!
什么是文化?文化和政治是什么关系?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中指出: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那末,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他又说:“从来的哲学家只是各式各样地说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的规定,而为后来列宁所深刻地发挥了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之基本的观点。我们讨论中国文化问题,不能忘记这个基本观点。
毛主席这段话把“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的内涵、外延和文化的本质、作用、影响,讲得清清楚楚。我们还能说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真是“和政治没有关系”吗?特别是孔子这样一个儒文化的创始者,“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计划过出色治国方法”(鲁迅语)的政治人物,竟“和政治没有关系”?这说得过去吗?国家博物馆大馆长吕章申究竟知还是不知文化为何物?
党章和神圣的宪法都规定要坚持包括毛泽东思想在内的“四项基本原则”,而“存在决定意识”又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能违背的科学的规定。因而,根据“毛泽东思想”,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和政治关系十分密切。无论吕章申是否是党员,而他只要是作为一名官员,一名有地位的政界人物,他就无权随意违背宪法,无权否认文化特别是儒文化和政治的关系。
有人对政客下的定义是:“政界中好玩权术而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为了获取私利,常食言而肥的人。”比如,有“地铁市长”之称的某人,台上高谈反腐倡廉,台下贪赃至少三千万(有报导为20亿之多)!准此,说国家博物馆大馆长吕章申是一个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是一个不知文化为何物的政客,冤枉了他吗?人们把国家博物馆交给他,能放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