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社会主义真的不产生大师吗?

火烧 2015-07-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是否能产生大师,分析民国大师的局限性,强调社会主义教育与人才应用的价值,指出资本主义教育体系的弊端,呼吁培养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大师。

7.1建党节的日子里,我想谈谈社会主义。现在是进入了金融时代,世界的本质就是金融和战争。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支撑金融世界的就是一个国家人的素质,具体来讲就是劳动生产率,这和教育大有关系。这不禁让人想到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是同意点子牛先生的答案的,“如果丢掉了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中国就完蛋了!”

民国出产大师级人物我们要具体分析,文史哲方面的人物,我不认为是民国的优越性造成的。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代著名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民国这些大师能够和历史上的先贤一较高下吗?至于技术科学方面,那些头牌人物也不过是西方的加工品而已,有什么理由为民国贴金呢?我们是应该进一步追问的,为什么这些中华英才在民族没有用武之地呢?为什么有了这么多的大师,民国依然一盘散沙,被人蔑视为东亚病夫呢?实际上,横向来比,这些民国的大师们在世界中又是什么水平呢?不要自欺欺人了,国家没有发展,大师也只能是世界二流,甚至不入流。

从发展速度和深度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确实的。苏联和新中国巨大的建设成就是无可否认的,否认最多的不过是中国后来的所谓专家。当时的苏联在核心技术方面与美国不相上下,甚至在有些领域还处于领先。如果没有强大的人才基础那是不可以想象的,也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新中国也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技术大发展,几乎没有工业的中国也发展成为世界五大工业强国。只不过荣誉是集体的,而不是归于某个大师。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师不仅仅在理论上有建树,而且很好地实现了应用,他们有着西方大师不具备的综合素养。而现在中国培养的人才,理论上不过关,更遑论应用了。

人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最重大的问题,教育的水准也最能反映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真正的人的素养的全面提高,离不开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至于说教育模式,我不认为有普适性的东西。西方的模式好,为什么古代中国在科技方面能领先它们至少几百年呢?所以,决定教育的最关键点还是社会的分配模式和人才激励模式。中国能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就在于中国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在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中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让底层人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又发展了科举制度,有教育的人才有了出路,这才保证了人才的不断产生,这才产生了大唐盛世!

但还有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才为谁服务的问题。资本主义的教育体系,是资本家投资建设的,当然是为大资本服务的。并且他们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对于养育他们的人民没有用处的,这样的人才值得称赞吗?看看美国现在的人才库,来自德国的,东欧的有多少!你发展资本主义,最终的结果是为别人做嫁衣。大师、人才的最终归属地是那些最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德国、英国。以中国来说吧,输出去那么些苗子,回来的海龟大部分是人家看不上的,依靠这些人中国能够真正强大起来吗?从我们自己的历史来说,宋朝以后的知识分子就异化了,不为人民利益服务了,虽然创造了不亚于唐朝的文化繁荣,最终不还是被北方少数民族打的满地找牙了吗?追求单纯的大师没有意义,我们要的是那些能够自觉与人民利益结合的大师。我们需要钱学森,不需要杨振宁!

最后,让我们重温毛主席的一段话。“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产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毛泽东是有远见的,他重视人才,需要大师,但前提是知识分子要自觉与劳动人民结合,否则,立场不对,知识越多越反动。而要产生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大师,必须要保证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抛弃了毛泽东思想,拿了一部分古代的东西,拾了一些西方的牙慧,把自己变成了四不像,也使得中国人丢掉了灵魂。没了灵魂的中国能够有大师吗?中国的乡村是中国的智慧源泉,破换了乡村,也摧毁了中国的根基,中国又能怎样让世界惊叹呢?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共产党人反思的。失去了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还能自圆其说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