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帝国主义的赌博欺诈是熵增加的根源!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帝国主义的赌博欺诈是熵增加的根源!
——用《资本论》解决中国的内忧外患(67)
1981年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出版了《熵--一种新的世界观》,2006年霍金斯出版了《无序的科学》以科学的态度向世人特别是各国的领导人发出了一个严重的警告!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不遵守熵定律,自然界和人类将要加速灭亡!在我看来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实事求是,实话实说!这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的规律!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告诉我们,“我们每天都发觉世界比前一天更加杂乱无章。似乎一切都不再起作用了。世界已经不可收拾,我们总是在修修补补。我们的领导人在嘘唏哀叹,在鼓舌辩解。我们每每以为能排难解纷,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当局日复一日救了燃眉之急,然而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带来了比先前要解决的更大的问题。”
《无序的科学》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世界正迅速变化,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无序。污染越来越严重,经济处于无序当中,犯罪和社会冲突频繁发生,武器倍增并四处扩散,我们的生活变得狂躁、混乱无序。尽管人们一直对污染加以控制,但生态环境仍处在危机之中:空气当中仍弥漫着有毒气体,周围环境仍四处堆放着有毒化学品、核废弃物,饮水和食物中仍残留着化肥和杀虫剂。尽管人们一直坚持不懈地试图根治令人讨厌的病毒、细菌和有害昆虫,但它们仍肆无忌惮地侵袭着人类,而且日益猖獗。”
试问,这些灾难是怎样造成的?两本书的作者们认为,是因为人类历史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遵守熵定律造成的。现在的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是进步了呢?还是倒退了呢?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两个问题弄清了,不遵守熵定律给人类和自然界造成的灾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人类的历史是古代共产主义(东方的亚细亚所有制,西欧的古代所有制和日耳曼所有制)开始,在东方古代共产主义延续到十月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西欧,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发展到封建社会。从十六世纪中到十八世纪末发展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从十八世纪末到现在发展到帝国主义经济。东方苏联垮台后从二十世纪末也进入世界帝国主义经济。由此可见,人类历史不是处于进步状态,而是处于倒退状态。所以,正是这种历史的倒退造成了不遵守熵的定律从而给人类和自然界造成了灾难。
人们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看作是人类的进步,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是为什么?如果是为了全人类的生存,那么这就是进步的,如果不是为了人类的生存,那么就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例如,人类发明机器,如果是为了减轻人的劳动,那么就是进步。如果不是为了减轻人的劳动,而是为了赚钱,那么就不是进步而是倒退。
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靠自然界生存,因此,从理论上说人类必须遵守自然规律,也就是要遵守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定律告诉我们,物质与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 从有效到无效, 从有秩序到无秩序。热力学第二定律实质上就是说宇宙万物从一定的价值与结构开始, 不可挽回地朝着混乱与荒废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在这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人类总是要生存,总是要利用物质与能量为人类的生存服务,或者说要实现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活动。因为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是恒定的,所以,人类只有有计划地使用和转移物质与能量,才能够减缓不可挽回地朝着混乱与荒废发展的过程,或者说减缓人类与自然界的灭亡过程。
人类要生存,就要劳动,就要生产,所以劳动、生产活动就表现把物质与能量转化成自己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古代共产主义社会中,“就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农业和手工业直接结合以及固定分工之上的,这种分工在组成新公社时成为现成的计划和略图。这种公社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整体,它们的生产面积从一百英亩至几千英亩不等。产品的主要部分是为了满足公社本身的直接需要,而不是当作商品来生产的,因此,生产本身与整个印度社会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毫无关系。变成商品的只是剩余的产品,而且有一部分到了国家手中才变成商品。”(马克思)。由此可见,在古代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是产品生产,交换是简单商品交换,也就是剩余产品的交换,这种交换遵守的是价值规律,货币只是转瞬即逝的交换手段。所以,简单商品交换就是直接的产品交换。产品生产的规律是产品的数量的增加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成正比。可见,在产品生产的条件下(封建社会也是这样),人类生产是为了满足直接的需要,所以,人类遵守的就是熵定律。
到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生产不再是产品生产,而是商品生产。金货币不再是转瞬即逝的交换手段,而是变成资本。资本家把一宗货币作为资本在市场经济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在用钱赚钱的活动中,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靠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强劳动强度获得的。在这里绝对剩余价值遵守的是价值规律,也就是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但是劳动时间是24小时,不可能无限制延长。因为工人为资本家创造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资价值,是必要劳动生产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即利润,是剩余劳动生产的。如果必要劳动部分减少了,剩余劳动的部分就增加了,反之亦真。这个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规律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这就是价值增值的规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利用发展劳动生产力来剥削工人的相对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工人的工资,从而增加相对剩余价值,发展生产力就是发展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所以,利用科学技术的目的就是发财致富,发财致富是无止境的,所以就导致了熵定律越来越起作用,从而导致了熵朝着混乱与荒废的方向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出现了商品过剩,接着就是生产过剩,正是这种过剩,就浪费了自然界的物质与能源,从而就破坏了熵定律规律。
在帝国主义经济阶段,1,货币是没有价值的纸币,由国家任意发行。价值规律消失了,纸币规律发生了作用,纸币的交换价值与纸币的发行数量成反比,由此造成的商品的价格与纸币的发行数量成正比。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根源,也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经济萧条的根源,2,生产是股份制生产。3,流通是银行信用的流通。4,货币资本家代替产业和商业资本家成为帝国主义经济的主人。这样股份制生产、流通企业为了生产和流通,就从银行贷款,而银行的纸币是由国家借给银行,国家根据银行的需要任意印制纸币。因此,纸币做为资本无论在生产中,还是在流通中,都能够解决生产和流通缺乏纸币资本的问题。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企业的利润的收入,另一方面保证了工人和一切雇佣劳动者的工资,而且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而不断上涨工资。在这个条件下,一方面无限制的生产,商品过剩,资本过剩,生产过剩,另一方面人们任意花费利润和工资。从而造成了物质与能量大大浪费,从而导致了熵的不断增加。
总而言之,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不是进步的而是倒退的,是从古代共产主义倒退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倒退到帝国主义经济。正如马克思说,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把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做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在帝国主义经济中,金融寡头们把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做为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结论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帝国主义的赌博欺诈是熵增加的根源!因而是造成人类和自然界的趋向灭亡的根源!
劳动者2017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