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防外交

史威:从“仲裁”闹剧看中美关系今后的走向   从“仲裁”闹剧看中美关系今后的走向

火烧 2016-07-26 00:00:00 国防外交 1025
文章分析海牙仲裁庭裁决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强调仲裁结果否定中国南海主权,呼吁维护民族利益与领土权益。

  从“仲裁”闹剧看中美关系今后的走向

  (根据7月在纽约一次座谈会的书面发言稿整理、补充而成)

  史威

  本来,我有一个发言稿。可是,“海牙仲裁法庭”的“仲裁结果”一公布,我就觉得塬来的发言稿已经完全不能用了。因为,它简直把我给气炸了。它比人们(包括我)塬先预想的最坏结果还要坏,简直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到了极点!例如,它竟公然宣称:“仲裁庭得出结论,认为南沙群岛的所有高潮时高于水面的岛礁(例如包括太平岛、中业岛、西月岛、南威岛、北子岛、南子岛)在法律上均为无法产生专属经济区或者大陆架的‘岩礁’”。众所周知,太平岛是自然岛,绝对不是“高潮时高于水面的‘岩礁’”。这个“仲裁厅”竟如此明目张胆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这就非常令人惊讶了。这是21世纪的“赵高”在其后台的撑腰、打气下演出的一出“指鹿(岛)为马(礁)”的滑稽戏。

  我说几点看法。

  1 这个所谓“海牙仲裁法庭”的“仲裁结果”,矛头究竟指向的是谁?

  关于该法庭所谓的“仲裁结果”,所涉及的历史沿革、来龙去脉,法理上的是非曲直,我国政府、外交部的声明以及傅莹等专家的论述,已经讲得很透彻、明白了。我将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不是法理的角度,而是政治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发表个人一些见解与各位交流并共切磋。我的问题是:从政治上看,这个所谓的“仲裁结果”,其矛头指向的是谁?

  表面上看,这个所谓的”仲裁结果“,其主要内容是以否定中国政府主张的“九段线”为幌子,实质上否定的是中国在南海的全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众所周知,“九段线”的来源,早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曾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海诸岛,并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政府为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于1947年审核修订了南海诸岛地理名称,编写了《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和绘制了标绘有南海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并于1948年2月正式公布,昭告世界。”上述“ 断续线”,即人们常说的“十一段线”。“九段线”即来源于此。所谓“十一段线”,它反映的是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明乎此,也就不难明白和理解,以否定“九段线”为幌子,实质上否定的是中国在南海的全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其矛头绝不止是指向中国政府,而是指向中华民族及其先民们在两千多年历史中在南海,用自己的劳动所创造和拥有、行使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也就是说,它反对的是中华民族!说简单点,就是两个字:反华。世世代代,我们的祖先,胼手胝足、筚路蓝缕所得到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老祖宗留下的基业,怎么能叫几个洋大人,策划于密室,深文周纳,鼓捣出一叠纸头,就给废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海外,不是常有一些人说,我爱的是中国而非“中共”。你究竟是不是真爱中国,现在有一个试金石可以鉴别。那就是对这个所谓的“仲裁结果”的态度。你是以民族大义为重,对之持批判或批评的态度;或是以“爱中国而非中共”为幌子,跟在洋大人维护“仲裁结果”的调子后面,或与之唱和,或为之摇旗呐喊,实际上干的是伤害民族感情、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勾当?这就是一个试金石。我们要高举民族大义的旗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为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而共同奋斗。

  2 美国在南海附近的军演吓唬得了谁?

  前面说了,所谓“仲裁”这场闹剧,不过是21世纪的“赵高”演出的一出“指鹿(岛)为马(礁)”的滑稽戏。前台是一位名叫柳井俊二的“太君”:后台老板则是山姆大叔。戏前的锣鼓声刚刚响起,大叔就急急忙忙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前来压阵,后来觉得兵力不足,又加派三艘神盾舰助阵。总之,美国在南海共集结了包括两艘航母在内的10艘军舰,200多架飞机,1.2万士兵,浩浩荡荡,剑拔弩张。其军头公然叫嚣“今夜开战”。美国高官还公然、赤裸裸地施压,叫嚷该“裁决结果”对中国有“约束力”,中国“必须接受”所谓“裁决结果”。而在现代“赵高”们看来,有后台老板用现代化的“枪杆子”撑腰和直接喊话,对方必然会屈服于大叔现代化“枪杆子”的淫威之下。“赵高”说那“鹿”(岛)是“马”(礁),对方只能点头哈腰连连称是,不敢稍有异议。“贾桂”当久了,就会产生心理变态,以为别人也会是像自己一样的“贾桂”。然而,事实是否真是这样呢?这能否吓得了对方呢?

  传媒报道,7月5日“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在华盛顿召开。中方出席的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发言中,“极富逻辑与法理性地道出仲裁庭的非法、无效”,并斩钉截铁地说“仲裁结果,不过是一张废纸”——这句话成为当天对话屡被引述的警句。戴还有一句更为振聋发聩之言:“哪怕美国全部10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倒中国人!”

  戴秉国曾被认为是中国著名的“鸽派”。2011年11月间,中国互联网上一度流传他反对解放军在南海动武。此事源于当时网站上出现一篇文章《戴秉国反对解放军南海动武》,大意主要引述戴秉国刊载于英国媒体《星期日电讯报》的一篇文章。也有军事专家对此持保留态度。不管怎么说,他的“鸽派”形象应该不是空谷来风。基辛格博士在其《论中国》一书中这样评价他:“戴秉国(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陈述雄辩有力,十多年间,我与这位富有创见、负责任的领导人共处过许多小时,我不怀疑他的真诚和意图。”(《论中国》中文版第500页)。这个评价是不低的。基辛格的上述对戴的评价,是与被他认为是颇具代表性的两本“鹰派”著作《中国不高兴》、《中国梦》的评析对比着说的。显然,在基辛格看来,戴至少是“温和派”中的一个重量级人士。现在令人、尤其是令西方“智囊”感到困惑的是,这么一个著名的“鸽派”“温和派”人物,现在怎么会说出“哪怕美国全部10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倒中国人!” 这种非常具有“鹰派”色彩的话来?!有人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掉入了“狭隘民族主义”的“陷阱”?

  依我的看法或者说分析判断,戴的上述变化,恐怕不是所谓掉入“狭隘民族主义”的“陷阱”所能解释得了的;很可能是被“交底”的结果。当然,我这只是一种推论,并无直接的信息源可作根据。既然是“交底”,必然地、合乎逻辑地伴有“不泄露”等相应要求与承诺。所以,从当事人那里是没法得到“答案”的。对于我等远离庙堂的平头百姓,也就只能是推论了——虽然,同样是推论,有是否合理之分。

  令人宽慰的是,我倒是从一个电视节目中摸到这个“底”。这是指7月9日央视《今日关注》中尹卓先生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之言。让我们回放当日尹先生在该节目中的发言。

  尹先生说:

  “西方的某些大国,包括英国、法国的有些政治人物,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在那胡说八道,甚至法国的国防部长说是不是欧洲也到这个地方来巡逻一下,你来试试看,你来试试看,你这个舰艇现在有多大吨位的,你猖狂到这个地步...........我们的钢铁拳头就在这里等着,你来试一试...........

  这显然是对某些西方大国政要想跟在超级大国后面蠢蠢欲动的点名警告。既体现了中国的自信;又表示了对霸权主义跟班们的蔑视。不要忘了,当年的八国联军、朝鲜战争中的16国联军,这些家伙们都有份儿。你主动找上门来,咱们正好算这笔账。你那个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吨位还不过超级大国的一半;中国对超级大国的都无所畏惧,你来不是飞蛾扑火吗!

  尹先生又说:

  “不必高看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它的)反舰导弹至今还是用了四十年的鱼叉,亚音速,腿短。”

  “中国最差的反舰导弹都比美军鱼叉强的多,这次军演中有远射程500公里的反舰导弹,最小射程的反舰导弹也有两三百公里。

  “这次西沙军演轰六轰炸机实弹发射了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

  最重要的是尹先生还说:

  “南海发生中美军事冲突,反航母导弹必会使用。

  尹先生甚至还说:

  “美国的航母要是敢在南海动武,我们就让它留在南海,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地标,永远留在南海别走了。”(作者注:这里的意思可以归纳为六个字:叫它有来无回。)

  在我的印象中,在央视的有关军事节目中,所有评论员或应邀出席的嘉宾,在涉及中美两国两军的敏感议题,发言都是特别谨慎、可以说是慎之又慎的;尤其是作为首席评论员的尹卓先生,一向以谨慎、稳重、老练著称。怎么现在却一反常态,竟发出上述令有些人深感意外、甚至被认为是非常“破格”的言论呢?我想,只有一个解释:这绝对不是尹先生个人的意见,而是得到决策层的授意。这个道理,是非常简单明了、清楚明白的,只要不是用脚底皮去思想,谁都能懂的:若打沉美国的航空母舰,哪怕只一艘,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个责任,哪个个人扛得起?!

  这里传递出一个最重要的信息:若南海发生中美军事冲突,反航母导弹必会使用。戴先生得到的“底”就是这个。所以他才底气十足地说:“哪怕美国全部10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倒中国人!

  3 今后美中两国、两军之间、包括在南海的摩擦以至军事冲突,仍将在“斗而不破”的框架下延续。

        这个基本态势,不会因这一张废纸头的出现而有根本性的改变。大家尽可放心,忙忙碌碌一天,还是“洗洗睡吧”。

  前面说过,这场由现代“赵高”演出的“指鹿为马”的滑稽戏,戏前的锣鼓声刚刚响起,后台老板山姆大叔就急急忙忙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前来压阵,后来觉得兵力不足,又加派三艘神盾舰助阵。当时,美国在南海集结了包括两艘航母在内的10艘军舰,200多架飞机,1.2万士兵,真可谓“气势汹汹”。美军的军头更是极其狂妄地叫啸:“今夜就开战。”可是,当中国下定“使用反航母导弹”的决心,并通过一些渠道(包括戴秉国在7月5日“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上的放话),将此一信息传达给美国决策当局,局势是否如某些神经衰弱者担心的那样,战争已迫在眉睫、一触即发呢?恰恰相反。“当仲裁结果公布,大家却发现南海的美国航母不见了,不但没有开进中国海域,而是远远逃到了菲律宾东边的太平洋上。”如果你和美国的政客、智囊讲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只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会向外扩张,如此等等,这一套,他们是听不懂的,甚至像基辛格、布热津斯基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也未能完全听懂;但是,你跟他们说,若南海发生中美军事冲突,反航母导弹必会使用。这个,他们听得懂,甚至政治头脑简单的军头们,也能听得懂。他们不想当“烤鸭”,于是熘了。有人说“这让世人大跌眼镜。”这不能怪别人,只怪你的眼镜片太薄、太脆。但是,这亦不可用“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等词汇作简单的描述、概括,而要从美国对付中国的基本战略加以解析。这个问题,容下文进一步讨论。

  4 美国对华的基本战略方针及中美关系今后的走向

  美国统治集团确实想“消灭”社会主义的中国;否则,它就不是资本主义的龙头老大了。问题不是它要不要“消灭”社会主义的中国;而是用什么方式方法“消灭”中国。用发动“一场大战”的方式吗?我看,却未必。我这样判断,是有事实根据的。

  请看,前苏联是怎么垮的?是美国用武力把它打垮的么?根本不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被西方民主国家”用武力“消灭”的!可是,苏联毕竟是垮掉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话长,简单地说,就是被“和平演变”(现在叫“颜色革命”)掉的。“和平演变”有“内因”、“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里面的学问大得很。需要另作专文探讨。此处不赘。于今只说美国的统治集团从苏联的垮台中,从它自己的角度总结出一套“经验”,尽管它过于夸大自己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方针的“外因”作用 , 但其中有一点还是很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的。那就是,它认定,主要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来搞垮社会主义国家,比用武力直接入侵的方式,投入的成本、付出的代价要小,效果更好。苏联的垮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一个“戈尔巴乔夫”,一个“叶利钦”,都能起到上万枚核弹头都起不到的作用。区区一点“诺贝尔奖金”,算个啥?值!这个基本的“经验”,美国的统治集团至今也没有放弃并以之用来对付中国。想想看,美国统治集团为了“消灭”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愿意付出打一场核大战的代价么?它负得起这个代价么?

  改革开放以来,霸权主义经常对中国进行“核讹诈”;其在中国的小喽罗们,一有风吹草动,就“吓唬”人们,说在核武器领域,中国同美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在美国举世无双的强大核武库面前,中国不堪一击,云云。请客观、冷静地想一想,如果美国的核武器能“毁灭”中国十次,中国只能“毁灭”美国一次;表面上看,两者力量对比是10:1,可以说非常悬殊;可是,请问:“毁灭”十次与一次,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或者按某些人的说法,核战争的结果虽是“两败俱伤”,但美国只是“小伤”,中国可是“大伤”。但只要是用核武器,“小伤”亦是不可承受之重!更重要是,如果在核战争中,美中对打,两败俱伤;其结果岂不是把另一个核超级大国稳稳地推上世界核霸主的宝座?到那时,美国就得对之俯首称臣,核霸主叫它往东,它不敢往西。请想一想,美国会接受这种局面么?所以,美国根据其“核捆绑”的“理论“,在三个核大国之间,美国要么不打核战争;要打,就必须把俄、中两个核大国“捆绑”起来一齐打。有鉴于此,至少,其在俄、中周边部署的“萨德”系统完全到位以前,可以肯定,美国是没有胆量对另两个核大国发动核战争的。无论谁当美国总统,都是这样。当然,即使美国的“萨德”系统技术上已经完全成熟、完备,并且已经完全部署到位,形成对俄、中全面包围之势,对方也不是束手无策,只是使包围反包围的斗争更加尖锐,只是使尖端领域的军备竞赛,沿着螺旋上升的轨道,不断地升级换代而已。可以肯定的是,时间并不在美国一边。说来说去,还是艾森豪威儿说的比较到位。他认为,核武器的威力在发射架上,而不是把它发射出去。毛泽东早就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说塬子弹是纸老虎。因此,艾森豪威尔说毛泽东很难对付。可惜至今还很少有人有毛泽东这种“悟性”,所以难免有时会被“核讹诈”。不过,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现在中国的领导集体和决策层,已经总结了经验教训。霸权主义对中国的“核讹诈”已经不灵了。我早说过,而且不止一次地说过,中国不是没有打航空母舰的“杀手锏”,问题是有没有使用它的决心。山姆大叔一再放话,谁要是击沉其航空母舰,它将用核武器报复。此次中国决策层决定“若南海发生中美军事冲突,反航母导弹必会使用。”就说明核讹诈对中国已经失灵了。

  话再说回来,美国要“消灭”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如果用另外一种方式——我指的是“和平演变”这种方式,付出的成本比打一场核大战小得多,同样可以或者能更有效地起到相应的作用,它何乐而不为呢。

  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严酷现实是:这不是没有可能!限于篇幅,不在此展开来说。只择其若干要点,稍加评析。首先我们要指出的是,在国民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比作为市场主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所占的比重要大,而且趋势是越来越大。这似乎已经成为国内左中右各派的共识。依我之见,各类市场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与社会各阶级占有社会财富之比例,还不是一个概念,至少两者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并不完全相等。前者虽不能作为判定社会制度性质的主要根据,但已足以表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处在极其严重的危险的动摇之中,资本主义全面复辟不是不可能的!更吊诡的是,官方的统计机构,多年来一直对之采取回避的态度,始终不肯给出权威性的关键性的相应数据,以说明事实真相。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官方权威性的文书,一再申明自己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却始终不拿出权威性的数据,支持国家的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岂非咄咄怪事!有谁看到过,世界上有一种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再者,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出现两种类型的典型,一种是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典型,如华西村、南街村等;一种是守住个体经济、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模式发展的典型,突出的就是“改革第一村”小岗村。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么,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早已证明前者比后者要优越得多。可是,得到“中枢”青睐的,却是后者而非前者。曾有“大领导”,大权在握时,一再跑小岗村“调研”,却从不肯走进“华西村”等典型一步。等他退下来以后,才跑到华西村去“参观”,并誉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问题是,早干什么去了?这恰恰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不是,他脑子里清楚得很。这恰恰说明,他大权在握时,拒绝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完全全自觉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私有化”的社会基础在中国是多么雄厚和强大。曾有“大领导”公开把中美关系比作夫妻关系,已经够“语出惊人”了。还有更“惊人”的!而且是比前者更大的领导!其对美的基本方针就是八个字“箴言”:“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真可以说是比赫鲁晓夫还赫鲁晓夫。人家的航空母舰已经开到家门口,其舰载机的活动半径可以直达首都,他还在那里讲“同舟共济”,这不活见鬼吗。有人说了一句“救美国就是救中国”,被一些左派抓住批了又批,殊不知其根子就是这位“大领导”的上述“最高指示”。说这么多,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意思:中国有被“和平演变”的社会土壤,中国被“和平演变”不是不可能的!当然,中共十八大以后,美国“和平演变”中国的图谋,是遭受一定的挫折。对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积极方面,不给以应有的肯定、支持是不对的,会脱离群众的;但是,切不可麻痹大意,丧失警惕,危险远远没有过去。忽视这一点是要犯大错误的。用习近平的话,就是颠覆性错误。

  话再说回来。现在摆在美国统治集团面前,有两种选择:或者通过“一场大战”“消灭”社会主义中国——成本极高,甚至承受不了,而其效果还在“未定之天”;或者主要用“和平演变”的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付“成本”不大,效果至少比前者要好很多。请想一想,在这两种选择中,它会选择哪一种?我想,如果不是“智商”低得离谱,谁都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

  总起来说:

  1美国统治集团对华的基本战略方针,就是主要以“和平演变”的方式方法,实行颠覆。军事上的摩擦、捣乱、围堵、挑衅,以及战略战术上的威胁、讹诈、包括核讹诈;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这种种军事动作,在其战略层面,都是辅助性质的。对美国统治集团而言,最“理想”的境界,就是通过军事上的外部压力,在促成中国内部和平演变方面,可以收里应外合、内外结合之效;或通过一场代理人战争,用别人之血,为自己火中取栗。

  特别要强调的是,上述战略方针,实属老生常谈,卑之无甚高论,却被美国当局裹得紧紧的、严严的,绝对不允许“外泄”。何也?请想一想,如果大家都知道这张底牌,它还能向其他国家如中国搞“核讹诈”么?这张底牌如果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它岂不是自废“核讹诈”之武功了么。花了那么多的钞票建立的举世无双的核武库,就这么被废了武功,您说,冤不冤呀?

  2 因此,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真正的危险,不是那几艘航空母舰,那些东西,根本不在话下。也就是说,真正的危险,不是外敌入侵,而是内外结合、里应外合,主要来自内部的和平演变。毛邓都说过,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内部,尤其是上层。这一点,特别要清醒,尤其是现在。

  3 由于美国统治集团对华实行的基本战略方针是“和平演变”;由于中国应对霸权主义的军事摩擦、捣乱、围堵、挑衅等等,遵循的基本塬则是有理、有利、有节:因而斗争将在“斗而不破”的框架下延续。由于中国与霸权主义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对抗性矛盾,要霸权主义完全接受“不冲突、不对抗”的原则是不可能的,比较现实的可能是将其纳入可控的范围。如果这次围绕“仲裁”的闹剧应对得法,使中国在这场斗争中占据主动,是完全可以争取做到的。毕竟,真理在我们一边,不在对方一边;毕竟,14亿中国人民、5千万海外同胞的绝大多数是站在我们一边;几十个国家,特别是其中的第三世界国家,是站在我们一边的。这场斗争的另一个伟大意义,就是它宣告了霸权主义核讹诈的破产。这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对祖国领土主权实现完全统一,对中国今后处理中美关系,以及对世界战略格局之影响,必将是重大而深远的,越往后会看得越清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