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奴才”的表演与“主子”的战略

火烧 2011-10-2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奴才’式言论与‘主子’战略之间的关系,分析卡扎菲之死对中国的警示,讨论西方民主国家是否意图通过战争消灭中国,以及美国是否具备发动大战的战略能力。

“奴才”的表演与“主子”的战略

                                              史威

  

                 一

    有个署名为“kb1963”者(以下简称kb),在主流网站发了一个《卡扎菲之死:警示中国走向民主是唯一出路!》帖子,充满了火药味,杀气腾腾地说道:一个个“独裁国家”都“被西方民主国家消灭”了,“最后是”谁呢?就是坚持“专政体制”的中国!如果中国不肯接受具有“领导世界”权力的“西方民主国家”的龙头老大-------美国的“领导”,“走向(西式)民主”,那么,“一场大战在所难免!”“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可能就是,民主国家群起帮助民主台湾独立”,最后的结果必将是中国“被西方民主国家消灭”!(参见拙文:《卡扎菲之死的秘密》及所引该帖,发于乌有之乡,2011--10--26  )

    据我所知,在美国,如果有人在网上发帖子,主张由另一个社会制度、价值观念与美国不同的国家,通过“一场大战”将美国“消灭”,那是为法律所不容的。不过,请kb放心,现在的中国,与美国不同,对“异质思维”“包容”得很。你看,某人对毛泽东极尽恶毒攻击诬蔑之能事,不也没事么。再说,我也绝对没有诉诸法律的意思,我只是想与你讨论几个你在上述帖子中已经提出的问题。kb,你看行不?

    这些问题是:

    1 美国是否想通过“一场大战”“消灭”中国?

    2 美国是否愿意付出打“一场大战”的“代价”,达到“消灭”社会主义中国的战略目标?美国是否承担得起“一场大战”必须付出的“代价”?

    3 美国统治集团对华的基本战略是什么?

   

  

     顺便说一下。我所以称kb为“奴才”而不称其为“汉奸”,仅仅是因为我不清楚其国籍。根据其上述“表演”,我觉得并没有冤枉kb。我说它奉“西方民主国家”的龙头老大为其“主子”,更是言而有据。如其有不同意见,欢迎提出来,咱们继续讨论。

                               二

    我首先想讨论的问题是“西方民主国家”的龙头老大-------美国,是不是想通过“一场大战”将中国“消灭”?我没有提到其他“西方民主国家”如大英帝国,请予原谅。我不是不尊重该国,而是尊重事实。如果该国真有此实力,在阿根廷一个小岛上旗开得胜之后的铁娘子就不会乖乖地把香港奉还中国了。事实是,现在能够担纲发动“一场大战”的,非美利坚合众国莫属。可是,它真的想这样干么?我看,美国统治集团确实想“消灭”社会主义的中国,可是,用发动“一场大战”的方式,却未必。我这样判断,是有事实根据的。

   请看,前苏联是怎么垮的?是美国用武力把它打垮的么?根本不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被西方民主国家”用武力“消灭”的!可是,苏联毕竟是垮掉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话长,简单地说,就是被“和平演变”(现在叫“颜色革命”)掉的。“和平演变”有“内因”、“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里面的学问大得很。需要另作专文探讨。此处不赘。于今只说美国的统治集团从苏联的垮台中,从它自己的角度总结出一套“经验”,尽管它过于夸大自己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方针的“外因”作用,但其中有一点还是很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的。那就是,它认定,主要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来搞垮社会主义国家,比用武力直接入侵的方式,投入的成本、付出的代价要小,效果更好。苏联的垮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一个“戈尔巴乔夫”,一个“叶利钦”,都能起到上万枚核弹头都起不到的作用。区区一点“诺贝尔奖金”,算个啥?值!这个基本的“经验”,美国的统治集团至今也没有放弃并以之用来对付中国。想想看,美国统治集团为了“消灭”社会主义的中国,愿意付出打一场核大战的代价么?它负得起这个代价么?如果用另外一种方式————我指的是“和平演变”这种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其“活学活用”《孙子兵法》的一个“成果”),付出的成本比打一场核大战小得多,同样可以甚至能更有效地达到目的,它何乐而不为呢。

    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严酷现实是:这不是没有可能!看一看中国的私有制经济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何等的比重及其发展势头,想一想大员、主流媒体、“精英”们如何声嘶力竭地攻击社会主义的命根子-----公有制尤其是国有企业,一再鼓吹并实施的“攻坚”,“至死方休”,看看“精英”们炮制出何等的令全世界经济学界都惊得目瞪口呆的“高论”————“只有走私有化道路,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并通过主流媒体加以散播,再想一想大员们宁可接连去小岗村“调研”,却对华西村、南街村等坚持合作化道路、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屑一顾,就知道“路在何方”了。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基本意涵就是防止“和平演变”。可是,它已被完全、彻底地否定了。在中国,除此而外,还有什么理论可以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上起到有效防止“和平演变”的作用?某也不才,至今还没有看到。不仅是我,恐怕许许多多如我辈者,都没有在经典著作上找到有一种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科学社会主义”。也许,所读马列远比我辈为多的“精英”、如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的某些教授们能够找到?但我们至今也没有看到,看到的只是对它的“包装”。也许,此之谓“与时俱进”?当然,在中国,并不全都是消极的、阴暗的、负面的东西,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努力走出一条导致“共同富裕”、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科学发展道路的中共重庆市委及其马克思主义领导人,还有前已述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如华西村、南街村等及其带头人,都使我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可是,它们的政治“行情”都不太“看好”;至少没有坚持“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者那么“看好”,今后恐怕还是这种“社会主义”者居优势,占上风。美国佬鼻子灵得很,中共十八大还没有开,就在媒体上“放风”说,“***是新毛泽东”、“薄熙来是美国的心腹之患”。美国佬隔着一个太平洋在那里乱嚷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可能就是按人家之所望进行政治操作。无怪乎有些忧国忧民之士极其沉重地说,重庆的前途和命运,关乎中国和中共的命运和前途。甚至说,“这是中共最后一次机会了。”把握不住就得“下课”!果如此,美国就赢了。如果有人起到其所起不到的作用,为其扫除这些“封建残余”、“心腹之患”,人家怎么会不兴高采烈地举杯欢庆“胜利”呢。------说了这么一大堆,归结起来就是一个意思:社会主义的中国被“和平演变”,不是不可能!当然,也不是只有一个可能。显然,美国的政客、“智囊”们也看到这一点。

    于是乎,问题就来了。现在摆在美国统治集团来面前,有两种选择:或者通过“一场大战”“消灭”社会主义中国----成本极高,甚至承受不了,而其效果还在“未定之天”;或者主要用“和平演变”的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付“成本”不大,却能更有效地达到“消灭”社会主义中国的“战略目标”。请想一想,在这两种选择中,它会选择哪一种?我想,如果不是“智商”低得离谱,谁都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不幸的是,kb好象没有看到这一点。或者kb并没有真正懂得“主子”的战略意图;或者kb自以为是在执行“主子”的“文攻武嚇”(這是是其“和平演变”战略方针的组成部分);或者兼而有之。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它发出这种“梦呓”:希望由“西方民主国家”的龙头老大,通过“一场大战”“消灭”社会主义的中国,是智能低劣的表现。因为它把一个小小的战争贩子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13亿中国人民面前;同时也使其“主子”宣扬的“民主”、“自由”、“人权”、“普世价值”等等,统统现出了原形!--------这对其“主子”在中国推行“和平演变”造成了致命的硬伤。这是在给“主子”帮倒忙。

   

                  三

    kb所以作此“表演”,除了其“奴才”本性使然,在认识论上,恐怕是由于极度夸大美国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军力,极度低估中国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军力;这半是被美国的欺骗宣传、半是被中国的“韬光养晦”迷惑的结果。对此,我想提供一点基本的资料供其参考。

    1)2010年,中国粗钢和钢材的年产量分别达到6.27亿吨和7.98亿吨,比美国、日本、西欧(也就是kb说的“西方民主国家”)的总和还多很多,可以说它们只相当于中国的一半左右。(此数据引自中云:《2010年的那220个大蛋糕》,乌有之乡网站2011-8-12)

    大家知道,在前苏联全盛时期,年产钢约1亿吨;那时苏联的战略核武库曾经达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水平,数量比美国还多一些,质量要差一些,主要是由于计算机技术落后于美国。总体来说,双方都有能力毁灭对方好几次,是谓“核恐怖平衡”。

    请想一想,苏联在拥有年产1亿吨钢的生产能力的时候能够做到的事情,为什么中国在拥有年产6-7亿吨的生产能力的时候却做不到?有这个道理吗?难道中国人比俄国人苯吗?

   

     2)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早已跨越重化工时代,现在是高科技当令,钢、钢材的产量已不再具有指标意义。那就请看另一个情况。现在世界公认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它在现代高科技前沿无疑是最具有关键性意义和作用的龙头之一)已跃居世界前列。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说过,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在中国。再请想一想,如果说当年中国主要是靠手摇计算机和远不能和今日相比的工业基础就能造出原子弹;那么,当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远为强大的工业基础的时候,中国会造出什么?-------岂止是陆基导弹打卫星而已?!在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包括海、陆、空、天、磁、网诸多领域中,中国都已具不容忽视或轻视的实力;尽管不容回避也不能忽视,与美国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问题是:时间在中国一边,不在对方一边。

    3)中国建立自己的战略核能力,不仅有“洋办法”,还有“土办法”,实行“土洋结合”。请看下面的资料。

  “1995年初,解放军报一则不显眼的消息指出,一座由成千上万战略导弹官兵费时十载的工程终于在华北某山区建成。该人工奇景就是传说中的‘长城工程’。据西方战略专家推断,该工程是为了增强二炮部队的核反击能力而建造的一个总长5,000余公里的地下网状走廊,地点可能是在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区。战略弹道导弹将在这个地下迷宫中游动部署,并从数百座真假混杂的地井群中发射。据该位西方专家推算,该地区复杂的地形可以轻易地赋予地下工事1,000公尺的土地覆盖,这还不包括任何人工加固层。如果用钻地核弹来对其进行攻击,将需要3枚500千吨(史注:即5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连续击中同一点方可击穿。即使熟悉整个工事的部署,再假设整个‘长城工程只有一公里长,仍需要一万枚这样的核弹头才能保证完全摧毁它。当然,在现实中,这是非常不可能的!对于从60年代中(史注:这说明它是在毛泽东时代就规划并实施的。)就致力于开拓地下核工事的中国来说,太行山区大概仅是全国核部署的三分之一!’”(引自《神秘的中国第二炮兵!》,载美国《亚美时报》2001年6月16日第三版)

   必须说明,中国的战略核反击能力,绝不仅限于上述一端。这一点,五角大楼清楚得很。话就说到这里为止吧。

  4) 总之,中美之间,在战略核领域,已经达到基本的战略平衡,也就是说,每一方对对方,都有足够的核威慑力。虽然,这是一种非对称的战略平衡。也就是说,在数量上,中国比两个核超级大国要少很多。从毛泽东、周恩来开始,历届中国政府发展核武,执行的都是有限但有效的方针。这正是中国人的聪明之处。想想看,两个核超级大国的核武库,都曾达到上万枚核弹头的水平。保有那么多核弹头,对自身也有危险性、危害性,处理过期的核弹头,可没有处理过期的炮弹那么简单!实在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最后两家想想,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都想放下这个包袱。于是两家经过商议,同意把各自的核弹头裁减到1700--2300的水平,后来觉得还是太多,又协议裁减至1550的水平。从上万枚到1550枚,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最后又回到1550这个原点,虚耗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揹了那么沉重的一个包袱,要多蠢有多蠢!中国不绕这个弯子,不揹这个沉重的包袱,正说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是何等的高明!美国的政要、“智囊”想想自己虽然拥有那么多核弹头,却丝毫也没有吓住把“原子弹”视为“纸老虎”的毛泽东,反倒虚耗了自家那么多的宝贵资源。想来想去,觉得实在有点“冤”,心理很不平衡,总想有所“补偿”。于是,就拿中国的“有限但有效”的核方针说事,只抓住“有限”两个字做文章,完全抹掉“有效”及其真实内容,极力贬低中国的战略核能力,甚至说中国战略核弹头不过两打左右,还没有中国发射的卫星多呢。你说我是“纸老虎”,我说你那“有限”的“核力量”才是“纸老虎”呢。对于这种心理失衡的反常表现,我们中国人应该大度些,予以体谅,不必计较,就不要说人家是“洋阿Q”了。(这个该死的鲁迅,为什么要发明出“阿Q”这个够损的词儿呢?)

  再重复一下,中美之间,在战略核领域,已经达到基本的战略平衡。虽然美国极力想打破这种平衡,包括用“导弹打导弹”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愚蠢的落后的办法。但迄今为止,并未如愿。今后,围绕着“平衡”、“反平衡”之间的斗争,还将长期继续下去,在新的更高的技术层面继续下去。不过,前已说明,时间不在美国一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回答kb的战争叫嚣:你所希望的由“西方民主国家”的龙头老大-------美国,通过“一场大战”将社会主义的中国“消灭”,不过是痴人说梦,你的“主子”还没有这个胆量!

 

     *        *     *       *       *

  

 回过头来,我再强调一下,中国当前真正的危险,不是外部敌对势力的入侵,不管表面上看它是多么强大;真正的非常现实的危险,是内外结合、主要是来自内部的“和平演变”。面对这一严酷的现实,我们该做些什么呢?------这是值得每一个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人们思考和应该回答的问题。

 当然,中国不是只有被“和平演变”一种可能。还有相反的可能。但愿我们每一个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人,在这两种选择之间,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心,出自己的一份力,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让我引用伏契克的一句话做本文的结束:

     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