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中国金融政策之我见——有感于人民日报《警惕金融业过度发展》

火烧 2015-05-30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围绕人民日报警示金融业过度发展,提出多项政策建议,包括取消融资融券杠杆、下调高利率、谨慎外资进出等,强调金融需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控制泡沫风险。

       近日,人民日报发文《警惕金融业过度发展》。文中强调,金融业归根结底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业过度发展会带来诸多风险,甚至是金融危机。人民日报的这个判断无疑是正确的!以下是个人对我国金融政策的几点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中国金融,当前有几个事情必须纠正:(1)融资融券杠杆,期货杆杆,按揭贷款,这些都是证券等资产泡沫的重要原因,必须取消;(2)高利率,在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高利率只可能加剧实体经济的负担、抑制实体经济的发展,必须下调利率,按照马克思的利率的上限由社会平均利润率决定的观点,超过5%的年利率可以说都是高利率了;(3)利率市场化,这必然导致金融机构之间为了揽储而抬高存款利率,有些资产状况不良的金融机构更是如此,这反过来会推高贷款利率,否则,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就会进一步恶化,直至资不抵债;(4)金融私有化,只要存在广大的私人银行,竞争就不可避免,以高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就难以避免,利率市场化就是自然。

     中国金融,当前有几个事情需要谨慎:(1)控制好外资进出的节奏,避免出现狂进狂出以致社会恐慌情绪出现的情况;(2)人民银行应适时推出不再无条件收储外汇的政策;(3)人民银行应储备足够多的现金,随时应对挤兑,以便于能在挤兑出现的第一时间向银行注入资金;(4)什么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明摆着是骗人嘛),这样反过来对(私人)银行形成不良暗示——反正最后政府都要买单,轻视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必须是国家垄断经营,否则就难逃赚钱是私人赔钱是国家的困境,最后是货币的严重超发)。

    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说白了,就是瘦身去泡沫阶段,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消除的就是金融业的泡沫,然而,货币已经严重超发,中国金融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已经有大量的存款资产属于少数私人。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善中国金融的资产负债表,是很值得研究的。或许,未来只有让农产品涨价一途了:一方面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稳定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减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降低城市就业压力,缓解城市病。只有如此,中国政府才能从寅吃卯粮、拔苗助长的保增长中解脱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金融必须回到公益性上去,取消农业贷款上限,就是极为要不得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