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弥留之际的真情流露揭示了什么秘密?
周总理弥留之际的真情流露揭示了什么秘密?
周总理是笔者最敬仰的政治家之一,但是以前一直感觉周总理有一点做得不太好,就是只关心老干部,和把青年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的毛主席比起来,显得对培养年轻干部关心不够。但是近来看到的一篇文章改变了我的看法:
《周恩来弥留之际叮嘱张春桥:好好帮助王洪文》
http://www.sznews.com/culture/content/2011-01/27/content_5304541_5.htm
周恩来躺在病床上,大部分时间都是静静的,很少说话。他没有气力说话了,但是他的神志非常清楚。
12月底,周恩来进入了断断续续的昏迷状态,大家都作了最坏的思想准备,毕竟伴随生病的总理两年多时间,心理也一点点地增加了承受力。进入病危后,有一次他的呼吸突然停止,连心跳也骤然停止搏动。医务人员以为总理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们一边不失希望地奋身抢救,一边通知中央领导人来医院和周总理最后告别。
没有想到周恩来是被一口痰堵住了,把痰吸出后,他又恢复了知觉,慢慢睁开了眼睛。他一见身边围着的中央领导同志,脸上露出了笑意,颤巍着伸出手,和大家一一相握。医生一见总理苏醒了,又是高兴又是担忧,生怕江青责怪医生谎报军情,故意让领导虚惊一场。定睛一看,江青没有来,这才松了口气。
张春桥是最后一个和总理握手的,他刚转身,周恩来就叫他的名字。周恩来身体太虚弱,说话的声音太小,张春桥没有听见,站在那里没有反应。周恩来有点着急,又连叫了两声,这次身边的人听见了,急忙告诉张春桥:“总理叫你。”
张春桥来到总理跟前,俯身听到周恩来微弱的声音:“你和文元同志要好好帮助王洪文同志,他还年轻。”
张春桥一边重复总理的话,一边表态:“总理,你放心!”
王洪文这时正在上海,因为毛泽东觉得他缺乏锻炼,让他回上海搞调查研究,积累一些工作经验。
此时,周恩来的神志竟然如此清晰,为别人操了一辈子心,最后一刻还在为别人操心。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中国有一句老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个人弥留之际也就是真情流露之时。周总理在弥留之际,每说一句话都很困难。周总理没有同老干部说话,却拚尽最后一丝力气为培养年轻干部操心。这充分说明和老干部比起来,年轻干部在周总理的心中份量更重。所谓“周总理和年轻干部有矛盾”之类的谣言,彻底破产。
很多历史事件人为地笼罩着一层烟雾,使历史显得无比神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真相总会浮出水面。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