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伏羲太极图与道德经

火烧 2014-07-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伏羲太极图与道德经的关联,解析阴阳鱼、八卦变化及阴阳相生的哲学思想,揭示太极图蕴含的宇宙规律与道家智慧。

  伏羲太极图(即古太极图,亦称太极图,或曰先天太极图),相传老子曾携带此图西出涵谷关。此太极图分黑白二色,白鱼为阳鱼,黑鱼为阴鱼,阳鱼中的黑点(鱼眼)代表阳中有阴,阴鱼中的白点(白圈即鱼眼)代表阴中有阳。阴阳鱼以圆心对称回互成圆体即是太极图。分八个扇形对应八个方位,以八卦表示。以正上方(代表南方)的全白(纯阳)扇形和正下方(代表北方)的全黑(纯阴)扇形为定位,分别代表乾坤二卦,以为纲纪。孔夫子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老子曰:“有,名万物之母。”(此有即指天地)。阴盛于北,而一阳始生于东北震位,于图为白一分黑二分,一阳在下,二阴在上,即是震卦之爻象。至正东离位,于图为对面的白鱼头和鱼的黑眼,取阳包阴之象,即是离卦之爻象。阴渐消于东南兑位而二阳生,于图为白二分黑一分,二阳在下,一阴在上,即兑卦之爻象。至正南乾位,阴已耗尽,于图为全白,即乾卦纯阳之爻象。阳盛于正南,而一阴始生于西南巽位,于图为黑一分阴在下,白二分阳在上,即巽卦之爻象。至正西坎位,于图为对面的黑鱼头和鱼的白眼,取阴包阳之象,即是坎卦之爻象。及至西北艮位,阳已渐消,而二阴生,于图为黑二分白一分,二阴在下,一阳在上,即艮卦之爻象。及至正北坤位,阳已耗尽,于图全黑,即坤卦纯阴之爻象。根据以上描述,想必已知道,伏羲先圣是如何则图画卦了吧。而今人所画的太极图早已失去了太极的蕴涵。

  根据上面对太极图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阴阳鱼是以圆心为对称的,所以老子说:“道冲”(决非“道盅”,「天文」冲指以中心对称的天体)(第四章)。阴鱼的鱼眼是阳,阳鱼的鱼眼是阴,所以老子说:“有无相生”(第二章)。在太极圆的任何一条直径上,阴阳的黑白点总是相等的,所以老子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第二十章)。在太极圆的任何一条直径上,阴阳的黑白点总是相等的,然而其半径上(除了坎离正中的直径上的半径)的黑白点总是不同的。所以老子说:“长短相形”。《康熙字典》中说:形有一意是刑。也就是有比较才有克伤。在太极圆中,乾坤正中的直径以圆心为轴旋转90度至坎离正中位,乾中的纯白点,坤中的纯黑点,都会在旋转的过程中,使黑白点在半径上达到均衡。所以老子说:“高下相盈”。然而在旋转使之达到均衡的过程中,黑白点的变化却是从半个点一个点,一点一点地从无到有地变化的。所以老子说:“难易相成”(第二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第六十三章)。当这种旋转超过坎离的正中位时,这种平衡就打破了。所以老子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章)。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说:“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籥”。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五章)。太极图里的阴阳鱼运动起来,各方的变化不就是这样吗?所以老子说:“前后相随”。八卦既出五行已定。所以老子说:“音声相和”(第二章)。当太极圆的直径旋转的时候,半径上的黑白点,总是此消彼长,但总长等于半径却是永远的。也就是黑点的减少必然使白点增多,白点的减少也必然使黑点增加。动了黑点必然会引起白点的变化,所以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明代易学大师来之德说:“反者道之柄”。当太极的轮子旋转起来的时候,不管是阴鱼还是阳鱼,在过圆心的任意一条半径上的投影,不管黑点还是白点的投影,总是增长到半径时马上就会被削弱。所以老子说:“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第三十六章)。为什么叫“微明”呢?因为知道这些不能叫明道,犹如理乱刚刚找到线头。

  再看看太极圆中的两个鱼眼,两个鱼眼的圆心在同一条直径上,当两个鱼眼阴阳消长的时候,由少而多,由多而少的变化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即两鱼眼的直径恰是太极圆的半径时,就是“两仪”。此时阴仪圆与太极圆的内切点为A,阳仪圆与太极圆的内切点为B。过两仪圆圆心作与坎离中径垂直的直线分别与阴仪圆相交于C、D两点、阳仪圆相交于E、F两点。分别过AC、AD、BE、BF作直线(四条)两两相交,把这两个交点(设为G、H)和AB两个切点,按圆周的顺序连接起来,就是一个正方形,就是两仪所生之四象。分别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为圆心(即A、B、G、H)为圆心,以太极圆的半径为半径再作四个太极圆,这四个太极圆分别与四象的正方形四边的双向延长线相交于八个点,按顺序连接这八个点,就是一个正八边形,即八卦象。根据阴阳消长的道理,图形将变化不止,数理计算、几何画法、自然界的任何图形皆出乎此。机械的运动、机械的加工方法不都来自于此?(最基本的机械加工的运动方式就两种,不过圆切削和直线刨、冲而已)。这是安康一中数学老师罗金蒲罗老的研究成果,我是个三流的工程师,却知道用罗老的无刻度尺规画法及《河洛象数理》理论,不但能画出自然界的花瓣,而且还能从中寻求加工方法(这里先不考虑薄片加工中的振动问题)。从这么罗嗦的数图变化中,不难体会到“少则多,多则惑”的道理吧(意思是:从少中知道积少成多的道理,从多中知道理乱的知识。迷惑则理乱,见《康熙字典》)(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学易枝言》曰:“道德经者,老子之易也。”若要再举些例子,回答是肯定的,还能举。篇幅所限就不多说了。最后说一句:《道德经》是《易经》的通解。

  2014年7月9日星期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