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抖出爆破点 外资或在港做空内地银行股
有深圳私募人士近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近期有外资可能继续做空内地银行股。这位人士表示,有外资机构近期可能准备在香港大华证券席位上埋空单,而在这个席位上盘踞着很多来自内地的大额资金。外资机构这么做是为达到“四两拨千斤”目的,而且这一招屡试不爽。据中国证券报记者初步调查,事情有可能正在演绎当中。
私募抖出“爆破点”
在A股方面,民生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等银行股,最近两个多月多次被资金大幅杀跌。在港股方面,最近十多个交易日,多只内地银行股股价再次被砸出超过10%的大坑。实际上,从2月4日至今,内地银行股已经历两个梯次急跌,此前一波为2月5日-2月26日,几大内地银行股股价跌幅超过10%。尽管银行基本面未发生太大变化,但原本表现稳健的银行股,早已妖性十足。银行股波幅巨大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透露,银行股波幅巨大背后最具影响力的一股力量是外资,而且这股外资做空手法非常巧妙。他说,在香港市场,有家名为“大华证券”的券商,国内很多高净值客户都在此开户,有的户头金额达10亿元级别。在这些资金中有很多买的是内地银行股。“外资巧妙地利用这一点,每次他们要做空内地银行股时,就会在大华证券开少量空单,而且每次内地银行股股价都会跌不少。来回几次后,外资‘空军’很容易实现其‘恐吓’目的,而且影响的资金金额也非常大,‘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很好。最近,外资又可能有新动作。”
外资做空节奏准确
那么,上述私募人士的信息来自何方?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有好几位朋友都在大华证券开户,对情况比较清楚。每次内地银行股有空头行情出现前,他们都会互通信息。
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香港,券商不允许其客户直接看到其他客户交易情况,客户交易资料一般不会形成书面报告,但一些券商为满足大客户需求偶尔会口头通知客户其他客户交易情况。此外,每周这些券商还会给大客户发一份类似的报告。他说,内地确有不少客户赴大华证券开户,但外资客户并不多。他拒绝进一步透露大华证券外资客户交易细则,称很多信息不方便透露。
不过,梳理一下围绕内地银行股最近发生的事,外资做空的“点”的确踩得比较准。例如,3月,某外资投行发布做空银行研究报告。随后出现的种种利空,对内地银行股股价来说,可谓是刀刀致命。
有香港的对冲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市场对内地银行股短期负面判断趋于一致,做空可能是一个占优策略。外资利用一个托管资产规模较大的营业部放空某只股票和某个板块的手法,之前也见识过,确有其独到之处。
相关文章
- 央行解释货币市场波动 称外部唱空中国是钱荒成因之一
- 全球医药行业“巨无霸”遭中国调查的背后…
- 当年取消外销房有待重新商榷
- 我国利用外资立法指导思想反思
- 谁在操纵中国股市?
- 经济入侵与财富资源占有率
- 外资金融“入境”避正面 另辟蹊径抢占新城镇化市场
- 外资乳企捷径入华蚕食市场
- 人民日报:华尔街巨头做空黄金致金价暴跌
- 双汇高价收购疑窦丛生 颇似外资掏空中国企业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