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列主义,做一个幸福人 ——如何克服时代的焦虑症?
应当承认,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尤其近250多年来,科技的发展更加迅猛,大大改善了人们物质生活条件。交通的便利,通讯的发达,设施的完备,古代帝王也不如,但是我们的幸福感就比人家高了吗?不可否认的一个悖论,人们的幸福感并未与之同步,似乎越来越焦虑和不安。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也曾发问:“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还不开心呢?”
朋友讲他一朋友的事:他那朋友和老婆对买房充满了梦想,积多年的努力,辛辛苦苦终于买下小两室一厅。可惜幸福不到一个月,老婆去同事家玩,看到同事家宽敞的房子,从此就郁闷不已。他那朋友反复地说自家的房子是用自己的钱加贷款买的,而她那同事的房子是用父母的钱买的,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但他老婆就是没法接受这一现实。
其实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自己身边比比皆是。看人家买房了,自己租房就不舒服;看人家买大房子了,自己住小房子就不舒服;看人家买二套房了,自己一套就不舒服;看人家买车了,自己没车就不舒服;看人家买豪车了,自己开十来万的就不舒服;看人家生二胎了,自己怀不上了,就不舒服。——真累啊!
怎么办?
如同陀螺般地旋转,猫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物欲永远没个头。郁闷啊,郁闷啊,郁闷啊,成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朋友说他那朋友不知道怎么解决老婆的郁闷问题来向他求助,他也只好告诉说自己也没办法。
这就又回到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做到幸福的老话题上。从中国到外国,从亚里士多德到现在,已有无数文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阐述。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曾风靡一时,央视前几年也搞了个调查,满大街追着问“你幸福了吗”,闹出了不少笑话。
删繁就简,其实就是物质和精神关系问题。幸福是一种感觉,属于精神层面。物质决定精神,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没有物质做基础,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交不起保险,空谈精神是没用的,怎么可能快乐起来有幸福感?中国现在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贫富两极分化,贫者愈贫恒贫,富者愈富恒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幸福是属于他们的。
相对的,就是朋友讲的例子,也很典型。萨谬尔森有一个经典公式: 幸福=效用/欲望,也就是说欲望越低越幸福。问题是欲壑难填,欲望没尽头,想幸福也幸福不起来。与自己身边人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按理说,过的也可以了,但是一比就出了差距,于是郁闷。幸亏没机会和马云、王健林、盖茨当邻居,否则要有多少人抑郁跳楼自杀?
所以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知足常乐。是不是这样?要正确看待,要把忽悠的心灵鸡汤区别开来。打开电视,就见广告狂轰滥炸,不断塑造你的偏好,让你疯狂追求物质享受。另一面,又不断给你灌心灵鸡汤,让接受现实,承认自己的失败。你穷,是你懒惰;你穷,是你无能。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马克思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精神的鸦片,大刊小报上的鸡汤文实在太多,不是宗教胜似宗教,更何况邪教野蛮生长、泛滥。
40年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思想行为和生活态度深入人心。 躲避崇高,不谈理想、道德和主义,不谈保尔谈比尔。不但不谈,还拼命解构英雄,污蔑、歪曲和丑化。人与人之间比的不是付出、奉献,追求的是物质享乐、消费和娱乐的狂欢。资本家们果然的是高手,忽悠功夫一流,虚构了一个节日,淘宝上就消费惊人。人们一面花着钱,一面千恩万谢,焦虑不焦虑也就可想而知了。
毛泽东有句名言:“舆论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一定要去占领,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造成舆论,总是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做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资产阶级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大行其道,正是40年来放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结果,根治焦虑症也应从此处入手。
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经过28年艰苦卓绝地奋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创业难守业更难,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警告“糖衣裹着的炮弹”进攻的危险,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57年又在一次讲话中批评一部分同志,“闹地位,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我们今天还能在各大党政机关大楼看到,新华门影壁墙上也分外醒目。至于做到做不到,想不想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如同真假美猴王一样,也有真假共产党员问题,百分之多少多少马克思主义者问题。
爱因斯坦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猪栏的理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不会稍不如意就玩郁闷的,那是资产阶级的庸俗作风。可当前一些混左营里的,一方面高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资本主义,一方面却又在幻想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完全忘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为毛泽东没留下巨额财富,没有让子女升官发财,完全不如让当今拥有半壁江山财富的红二代的老爹。也正因此,毛泽东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也是啊,上朝鲜战场上镀什么金?不知道子弹不长眼睛吗?去华尔街买道大街多好!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可笑至极!用子孙后代享受荣华富贵来要求马列毛伟人们实在太渺小,这是对他们的亵渎!不要忘了,马克思完全可以当一个衣食无忧的公爵,恩格斯本就大资本家家庭出身,完全可以拼爹,可人家不屑,甘心颠沛流离。什么叫伟大?这就叫伟大!说上朝鲜战场镀金的,眼下机会来了,赶紧做好准备吧。闲着没事日狗的还胡说八道的,要不要学学?
问题是高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也这么认为,就让人费解了,这是怎样的人格分裂啊!那只能说,是假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真马克思主义者。学马列不是空喊口号,要“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放弃了资产阶级庸俗思想庸俗价值观,就不会郁闷了,否则神仙也救不了,想不开自己难受去吧。只有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替代资产阶级价值观,改变社会形态,幸福自然就来临了。不从根本上解决,什么都没用。
还是来重温一下马克思中学毕业时说的一段话吧: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那时马克思才17岁。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