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引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走出低谷的一盏明灯
古巴——引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走出低谷的一盏明灯
一、迷茫跌到谷底的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急需一盏明灯把它引领出来
世界上第一个夺权了国家政权,搞了60多年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有国营经济体制、苏维埃代表大会政治体制的苏联,1991年,轰然垮塌了,完全倒退回资本主义,亡党亡国,社会主义事业完全失败,前功尽弃。搞了近40年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有国营经济体制、苏维埃代表大会政治体制的东欧各国,也轰然垮塌了,完全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完全失败,前功尽弃。中国、越南,又请回私有资本所有制、资产阶级,把社会主义制度来源、基础的国有国营、集体所有制经济,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把劳动人民已经有了的社会主人的各种权利,又完全剥夺了,成了和旧社会一样的弱势群体。朝鲜的粮食生产,至今也没有过关,一遇灾年,市场供应十分紧张,成了资产阶级攻击社会主义的把柄,成了不少人质疑社会主义的根据。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前所未有的惨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不少的共产党人,也处在迷惘、怀疑、质疑之中;反对、攻击科学社会主义的噪音,不绝于耳;投降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共产党领导人,不是一个两个。运动跌到了谷底。
造成的主要原因,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总结出大家信服认同的主要原因。站在不同阶级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评价、观点;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不同,找出的主要原因也不同。无休止的争论,并不能使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只有抓住关键的、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反思,按新的理解和认识大胆实践,对社会主义制度、事业规律的认识,才有可能出现质的飞越,使社会主义运动从低谷中走出来。
中国、越南请回私有资本所有制,乞求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求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来发展经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轰然垮塌惨败,给“年青”的社会主义事业国家古巴不小的震惊,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不小的困难。但他们很快就镇静下来:困难再大,也要坚持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决不动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不动摇,同时吸收其它先进的社会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以决不发展私有资本为基本原则、前提,从自己社会的生产、经济、关系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政策、措施,决心走通社会主义的道路。一句话,他们决心在正确的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大胆前进,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盏引路明灯。
二、解决了三大理论、实践问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才能走出低谷
1、必须解决国有国营的发展方向问题
因为客观实际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是前进到,建立起共产党领导的国有国营经济体制这里后,发生了大面积垮塌失败的。
也许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共产党领导的国有国营,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认为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帮资产阶级说话,和资产阶级站在一起。
但社会主义事业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正是共产党领导的国有国营经济体制、人民代表大会政治体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发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轰然垮塌的惨败,中国、越南的社会主义,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在建大楼垮塌了的主要原因,不是设计结构存在严重错误,就是施工存在严重问题。只能在这两个方面中去找,离开了这两个方面,就找不到主要原因。
也许这些人会说,是共产党内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叛逃内奸、腐败官僚集团,出卖葬送了的,并不是国有国营造成的。谁也不否认,共产党内,确实有叛逃、内奸,但不可能多到,掌握控制了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共产党的程度,难道苏联、东欧共产党的领导人,都希望自己掌权的共产党垮台,为此一直偷偷在干这件事?退一步说,他们都是走资派、腐败官僚分子、叛逃内奸,那又是在什么社会环境、条件下,使他们都变成这样的呢?
所以,从共产党领导的国有国营、人民代表大会体制,遭到惨败来说,从党内出现严重腐败、官僚主义的社会环境、条件来说,都必须重新思考、研究国有国营的性质、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历史使命、定位。
⑴国有国营属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的体制,还不是崭新的
国家占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政党执政(领导)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的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创造利润的生产方式,主人和雇佣者不平等的生产关系,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生产资料所有者掌握分配的方式,都是传统的。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彻底决裂“传统的所有制关系”。
社会主义是崭新的社会制度,故国有国营还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
⑵战时共产主义分配还不是按劳分配
这是国有国营选择的一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生产者劳动实现的价值量,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社会各项需要和自己及家人生活需要之间,进行分割分配,多劳多分多得,少劳少分少得。而战时共产主义分配,则是按人有差别但差别不大的原则进行分配,劳动表现好不好,对分配的影响不大。
⑶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绝对不是否定了资本主义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个问题,性质很清楚,勿需更多论述。社会主义要否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它自己怎么能又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呢?那不是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
⑷还没有把被颠倒了几千年的社会关系完全颠倒过来
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被颠倒了几千年的社会关系完全颠倒过来,也就是把压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彻底解放出来,使他们成为社会的主人,当家作主社会生产、经济、政治,决定社会的所有重大问题。
国有国营,生产、产品是国家的,由国家官员掌握生产资料所有权,当家管理企业,决定企业的重大问题,决定企业的分配,一句话,国家官员有和老板差不多的权利;而广大职工,最好也只有参与一些民主管理的权利,不可能有当家作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利。由此决定,他们并没有社会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利。广大劳动人民,还没有真正当社会的家,作社会的主,就是还没有把被颠倒了几千年的社会关系完全颠倒过来。
⑸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以下的40个字,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①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即社会占有;
②协助即联合即集体的生产;
③新创造的价值,首先归于联合劳动体所有,实质是创造者个人所有。
国有国营,显然还不是这种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经济。
⑹它是党员领导干部逐渐腐败蜕变成官僚的社会土壤、条件
国有国营,又是只能由共产党“执政”,有多少党员领导干部,能长期经受住,物质享受、金钱、美女的诱惑?正是这种体制,使苏联、东欧共产党,处在云里雾里之中,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是干什么的,丢了国家政权,毁了社会主义。
⑺它是借用传统的所有制关系的、过渡性的经济体制
这是因为,私人占有的资本生产资料,是不能直接变革为社会占有的,还没有成熟的条件,就会被大家抢光;为资本创造利润的生产方式,是不能直接变革为生产归生产者所有生产方式的,还没有成熟的条件,大家就会分光吃光;雇佣劳动与资本生产关系,是不能直接变革为自由人平等联合生产关系的,还没有成熟的条件,企业就会被无政府主义闹垮。另外,人们的习惯、意识观念、思想等,也不允许社会立即变革到完全社会主义制度;剥削制度、资产阶级等剥削阶级的消亡过程,也不允许社会一下子变革到社会主义制度。
所以,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变革,必须经过国有国营一个阶段的过渡,也就是马克思说的无产阶级专政过渡阶段。
所以,建立起国有国营体制,有了一定的条件后,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国有生产资料转为社会所有,把国有企业转为“自由人联合劳动体”,把国营转为生产归生产者所有,把国家当家管理转为职工自己当家管理,把国家近似战时共产主义的分配,转为按劳分配。
这是一段相当长的、复杂而艰巨的路。
很清楚,资产阶级是竭力否定、搞垮共产党领导的国有国营,以达到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而社会主义只是否认它是完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认为它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过渡性的经济体制,既坚决保卫它,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它逐渐转为社会主义制度。
2、纠正对个体所有制认识、方针政策的错误
因为个体所有制并不剥削谁;因为对个体所有制实行改造、逐步取消的方针后,社会就不同程度地出现市场商品供应短缺,人民群众需要服务不太方便的问题。
所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实质是社会主义事业),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社会商品供应短缺的问题。这是共产党人必须面对的、不能回避的事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个体所有制性质的认定不对,政策不对。
过去的社会主义理论,一直认为它属于资本主义的性质范畴,是资本主义的尾巴;由此认识决定,采取了限制、改造逐步消灭的方针、政策。
关于个体所有制的性质,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明确指出:“但是私有制性质,却依这些私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而有所不同。私有制在最初看来所表现出的无数色层,只不过反映了这两级间的各种中间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65)
这句话并不难理解,个体所有制,是自己劳动创造自己占有的私有制,是符合人都是个体的人但又是群居的人,互相不能伤害这一基本特点的,它是人类财产私有制阶段,最基本的财产占有方式。最简单地说,它是不剥削谁的财产私有制。财产私有制阶段,社会纷繁复杂的表现,变化,几乎都是劳动者要占有自己创造的财产,而非劳动者要无偿地占有他人的财产,而形成的矛盾、对立造成的“无数色层”。
社会主义,必须按个体所有制的性质来制定对它的方针、政策。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写道:“你们说的是资产阶级所有制以前的那种小资产者的、小农的财产吗?那种财产用不着我们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65页)
小资产者的、小农的,就是个体所有制的,就是个体所有制。我们,就是共产党人、社会主义。说得很明确,用不着共产党、社会主义去消灭个体所有制,生产力的发展会逐步否定、消灭它,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写道:“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诚然,这种生产方式在奴隶制度、农奴制度以及其他从属关系中也是存在的。但是,只有在劳动者是自己使用的劳动条件的自由私有者,农民是自己耕种的土地的自由私有者,手工业者是自己运用自如的工具的自由私有者的地方,它才得到充分发展,才显示出它的全部力量,才获得适当的典型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65、266页)
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同上)
现在,社会主义对个体所有制的方针、政策就清楚了:
⑴保留、关心、支持个体所有制
要到财产私有制完全消亡,人类进入完全共产主义社会,个体所有制才会消亡。所以,应该实行保留、鼓励个体所有制的政策,支持个体生产者多生产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产品,支持个体经营者为人民群众进行各种各样的生活需要服务,满足服务需要。明确个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起补充作用的一种所有制,不能歧视这种所有制。个体生产经营者,和其他劳动者一样,享有同等的政治地位、权利,享有同等的个人收入权。明确保护个体生产经营者占有的、用于自己生产经营的生产资料财产不受侵犯,合法收入不受侵犯;对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要尽可能帮助解决。
⑵不给它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提供任何条件
个体生产经营者要变成资本家,把生产资料变成资本,必须有社会提供的以下3个条
①社会上有大量的只有出卖自己劳动力才能生存生活,才能改善一下生活的人,即等待雇佣的人。有了这个条件,资本家才能雇到廉价的雇佣者,为自己创造剩余价值。
②社会为其提供土地等自然资源;不给土地,厂房都没有地方建,就不能生产。
③社会提供金融支持,以保证资本生产和扩大资本生产规模所需的资金。
社会主义决不让资本主义再恢复起来,就要理直气壮地卡死这3个条件,不给个体生产经营者变为资本家的任何条件。
小店生产经营确实需要雇人的,国家明确规定雇工人数的上限,把剥削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加强全社会雇佣工人的管理,保护雇佣者应有的权利。
卡死个体所有制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就抑制了他们的贪婪,也就抑制了社会的贪婪。他们生产经营的收入不能变为资本,只能用于改善自己生产经营的条件和改善提高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这也有利于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平衡。
⑶教育、引导逐步合作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这是根本解决个体所有制不利生产力发展一面的唯一有效办法、途经:多人组成合作社协作生产,才能实行分工协作生产,分工生产就能不断提高劳动技术,劳动质量,生产力水平;只有合作社才有能力购买机器,实行机械化生产,才能发挥机器的使用效率;合作才能统一规划使用自然资源,才能有规划的改造自然环境,特别是农业生产,才能大搞水利,解决农业命根子的问题,才能有规划的大搞改田改土,建成保水保肥的稳产高产的优质农田;才能实现生产资料的积聚,即不断扩大发展生产力的积累。
这是社会主义满足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由之路。
3、现在该不该考虑、着手国家、政党逐步消亡的问题
因为是共产党把自己变成执政党后,独掌社会政治、经济等大权,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苏联、东欧共产党,才被赶下台的,造成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跌入谷底。
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是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实际行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他们明确认为,国家是阶级社会特有的强力组织,它也是发生、发展、消亡的一个过程。
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来,它就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20页)“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以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为基础的、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同上)第四卷第170页“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国家就会自行解体和消失。”(《列宁选集》第三卷第226页)
列宁指出:“人们既然摆脱了资本主义奴隶制,摆脱了资本主义剥削制所造成的无数残暴、野蛮、荒谬和卑鄙的现象,也就会逐渐习惯于遵守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读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律,自动地遵守这些规则,而不需要暴力,不需要强制,不需要服从,不需要所谓国家这种实行强制的特殊机构。”(同上)第247页
“国家以及政治权威将由于未来的社会革命而消失,这就是说,社会职能将失去其政治性质,而变为维护社会利益的简单的管理职能。”(同上)第223、224
国家消亡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只要是有点文化、没有偏见的人都能理解。
但世界所有自称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没有一个提出这项任务,现在着手使国家开始自行消亡的过程,甚至就完全回避了这项重要的历史任务。
这是以沉默、不表态来表示,反对马恩列的国家学说。这就使社会主义的理论、运动,前后不一致,不能自圆其说,就有欺骗世界人民的嫌疑——夺取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时说,是要通过革命,达到消灭剥削、阶级,进而使国家、政党等逐步自行消亡,但夺权了国家政权后,就闭而不谈了。
这就给帝国主义、国际国内资产阶级大肆攻击、挖苦共产党、社会主义,提供了口实,借此煽动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不满。这是苏联、东欧共产党凄惨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共产党、社会主义,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讲清楚这个问题,给出明确的让人基本信服的说法。否则,共产党、社会主义,就要继续被敌人压得抬不起头。
⑴把过渡性的国有国营当成完全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是错误的
前面对此已作了论述,党领导下的国有国营,只能是传统的过渡性的经济体制。这种社会主义,也不符合它产生、发育、成长的过程,也不符合资本主义即剥削制度消亡过程的规律。这就造成社会主义理论、事业,前后说法不一致,不能自圆其说,前后矛盾。
⑵共产党、社会主义事业,将自己的革命步骤、内容公告天下
夺权国家政权→没收全部剥削性的生产资料,由革命的国家占有→建立起巩固的国有国营、集体所有制经济体制,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犯罪大幅度地减少→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国有生产资料、自然资源转变为社会所有,把国营企业转变为“自由人联合劳动体”企业,把为国家创造利润生产方式转变为生产归生产者所有生产方式,把国家官员当家管理体制转变为企业职工当家管理体制,把国家近似战时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转变为按劳分配方式→党领导下的自由人联合劳动体企业→党指导、教练下的自由人联合劳动体企业→在党的顾问下的自由人联合劳动体企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独立当家作主的企业。
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政治体制→党指导、教练的人民代表大会政治体制→在党的顾问下的人民代表大会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一元化管理社会的政治体制。
到此,完全的、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地建立起来,进入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
⑶共产党公告天下,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为了消灭一切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特殊的国家专政——对抗、打击、镇压,严重敌视、破坏、颠覆社会主义事业、制度的势力、人,以保护、保卫社会主义事业,不被颠覆,在探索中不怕失败,不断前进,直到最后的胜利,以保护、保卫胚胎、胎儿、年幼的社会主义制度,发育,成长,直到它长成人,能权威的关系、管理社会。
到了那时,不会再有剥削,没有剥削就没有阶级,没有阶级就没有阶级的仇恨、对立、对抗,就没有贪恋争抢财产的犯罪,图财害命的犯罪,就没有欺诈犯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都是有平等权利的社会主人,人人就会习惯并自觉遵守公共生活规律,规则。
不言而喻,这样的社会不需要任何专政,也就是不需要国家强力组织来控制、管理社会,专政历史结束,国家因为社会不再需要它而自行消亡,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消亡。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时间:把一个国家变革、建设成这样的社会,可能需要100年左右的时间,整个人类社会变革、建设成这样的社会,可能需要近1000年的时间。
⑷共产党公告天下,建立起完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制度后,自己自行解散消亡
我们坚持共产党“独裁”领导社会,只是为了这次社会制度大变革,能最终完成,人类进入没有剥削、阶级的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也是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到社会是完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社会时,到人民独立地把社会生产、经济、政治等管理得井井有条时,我们就没有事干了。那时我们就宣布自行解散而消亡。
共产党“独裁”领导社会的时间:比无产阶级专政的时间稍长。
三、古巴将成为引领世界社会主义的一盏明灯
1、初步解决了社会主义广泛实践探索的基本原则——以决不搞资本主义为前提
古巴共产党于二0一一年 四月十六日 至十九日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探索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经济社会政策方针草案》,开宗明义,明确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并保护革命成果。”在整个经济模式更新进程中,“计划而不是市场将始终占据主导”,“市场是一只发了疯的、野蛮的畜生,市场规律造成了人类最自私、最无情的制度,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古巴绝不搞市场经济。”“变革是使社会主义可以继续下去,而不是回到资本主义”。
这次大会的全程,充满了对“某些人”、“某些国家”不点名的批评。劳尔·卡斯特罗在开幕式上指出,古巴正在进行的“经济模式现代化”进程不会造成财富集中。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永远都不会容忍损害最贫穷者的利益,因为他们是革命最坚定的支持者。某些国家打着容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旗号把财富集中到一小撮人手中,“已与社会主义本质公然相悖”。菲德尔·卡斯特罗致代表大会的信中更强调,“古巴的改革不会放弃革命的理想。”他指出,某些人曾认为可以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重大历史性错误之一。“我不愿意点出那些人的名字,也不想做理论分析。”但几十年来的事实说明,那些自恃理论家,把自己的理论写进党章宪法的人,“其实根本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思想,他们的大多数措施都已被实践所否定”。他斩钉截铁地说:“古巴宁可沉入大海,也决不改变航向”。期待古巴能走出自己的路。
从社会主义理论来说,这个基本原则完全正确,搞社会主义决不能放弃了这一基本原则。放弃了就是背叛,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更重要的是,这是他们总结苏联、东欧为什么惨败得出的一条刻骨铭心的教训,总结中国、越南搞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改革,社会关系、形态、特征,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得到的一条重要的反面教训,是他们总结自己放开对资本主义的限制试验而得出的一条结论。这是古巴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二三十年来,古巴改革实践,始终以决不能搞成和资本主义差不多为底线。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古巴就进行了改革:对经济政策作出重要调整,放宽经济政策,开设农民自由市场,开设艺术品自由市场;改革工资制度,对特殊工种、职业和在农村工作的职工,实行工资优待,扩大奖金和物质奖励范围;减少一些免费的福利项目;早在1982年2月古巴就颁布《古巴和外国合资法》,规定合资企业中的外资比例最多可占49%。
当社会出现政治思想工作减弱,党的领导作用淡化,贫富不均和非法致富等现象,机关干部和企业职工贪污受贿等不法活动也日益增多等问题后,他们认为,改革已偏离正确道路,产生了资本主义倾向。自1986年起开始 “纠偏运动”,提出加强党的领导,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关闭自由市场,限制个体经济发展,等。不管该不该“纠偏”,措施是不是都对,探索过程中,应该经常检查是不是走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了。
80年代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古巴 “遭受到政治、军事、经济三重打击”。 1991年10月,古巴共产党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政策,并从1992年起实施。主要措施有: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将合资企业确定为一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宣布将所有生产部门向外资开放,允许在135个行业建立个体和合资企业;将国营农场或企业转变为合作社性质的“基层组织”;取消国家的外贸垄断权,扩大企业自主权,扩大个体经济。1995年9月新《外国投资法》规定,除防务、卫生保健和教育外,所有经济部门都向外资开放;外国投资可采用合资、独资和联营3种形式;外国可以在古巴购买房地产,进行不动产投资;可在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进行投资;古巴侨民可回国投资。
但社会出现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卖淫、腐败、盗窃等负面现象后,卡斯特罗多次发表讲话,批评经济改革造成很多扭曲和失误,产生了很多与革命原则不相容的现象,对改革进行调整,收回一些不利社会主义成长的政策措施。
截至2009年底,古巴600万劳动力有85%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12%在集体所有制单位就业,2%是个体,1%是三资企业。全民所有制占工业产值的95%。劳尔·卡斯特罗强调,改革后古巴公有制仍将占绝对主体,即资产、产值、就业中公有制均占90%以上。
也就是说,古巴“更新经济模式”后,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以国有、集体所有为主,占90%以上;个体所有制占有不超过10%;私有资本控制在百分之几以内。只有这样的所有制结构,社会财富才不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才不会损害劳动人民的利益。
2、“更新经济模式”就是重新探索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
更新的词意是,旧的去了,新的来到。古巴提出的现阶段探索社会主义的总体任务是:“更新经济模式”。它和中国提出、实行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同,和越南提出的“革新开放”不同。这不是仅仅字面上的差异,而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不同,对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看法、态度不同,由此决定,党的路线不同。
更新,不言而喻,是对过去一直实行的经济模式进行更新。过去一直实行的,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国有国营经济体制,就是苏联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现在,就是对这种经济模式进行更新;是对认定错了个体所有制的性质,对它采取改造逐步消灭的方针、政策的更新。对这种经济模式实行更新,但又不是否定它,就表明,古巴共产党在重新思考国有国营经济体制的性质、定位、历史使命:既承认它,是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必须实行的一种经济体制,否则,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又怀疑它,是不是完全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体制即经济模式。他们在思考,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是什么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更新过去的经济模式,就表明他们认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最低谷的根本原因,是旧经济模式,即国有国营经济模式,这是苏联、东欧惨败留给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教训,为了社会主义继续下去,就必须对这种经济模式进行更新,否则,就走不出低谷,就不能继续下去。
3、基本解决了正确认识、对待个体所有制的问题
古巴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支持、鼓励发展个体所有制经济。
早在1993年,面对国产粮食等产品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不得不花大量的外汇进口粮食等农产品,但自己却有180万公顷闲置的土地没有耕种的情况,国家就尝试,支持、鼓励个体农户及合作社,利用闲置土地种粮食等农产品。到今年3月底,92、2万公顷的闲置土地,已经交给农户耕种,自2008年以来,超过14万人获得土地承包许可。这14万人,实际就是国家提供土地的个体户,即个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他们自己种自己收,完成了国家上缴任务后,就是自己的。为鼓励农业生产,粮食、牛奶收购价也提高了一两倍。
安排、支持、鼓励人们从事个体所有制生产经营,扩大个体劳动者和其他非国有部门的经济活动范围,并向其提供银行贷款和允许其进入原材料批发市场。按照原计划,到今年3月底,应安排25万下岗人员干个体户,但这一指标没能完成,政府共发放了18万个新的个体户执照,而其中大部分为原无业人员。目前个体户总数为29.5万户。
古巴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决不搞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又大力支持、鼓励发展个体所有制。这就证明,他们完全看清楚了个体所有制的性质——不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范畴,而是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原则的一种所有制,属于财产私有制的一种所有制;看清楚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必须有它,离不开它,只要财产私有制存在,它就要存在。
他们说,“我们在个体部门的扩大和灵活化方面已经迈出和即将迈出的步伐是深思熟虑和认真分析的结果”,“不会再有倒退”,“改革我们很多人对这种个体劳动方式的负面观感是至关重要”。
4、通过实践,分清楚了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完全共产主义的区别
对这两种社会的区别,马克思高度概括为,一个是“按劳分配”,另一个是“按需分配”。因为他看清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权,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决定的是,新创造出来的产品财产,用什么方式,怎样分配,经过分配后,社会财产占有关系状况。
古巴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看清楚了这两种社会的区别。
过去,很多古巴人,将社会主义同免费和补贴混为一谈,将平等和平均主义混为一谈,不少人将配给本视为永远不应取消的一项社会主义成果。他们实施的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也是它的一大特色。古巴实行全民、全面的社会保障,国家几乎包揽全部费用。譬如,古巴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任何城乡居民,从小病到大病,从挂号到诊治,从手术到住院,以至住院的一日三餐和生活必需品,全部享受免费待遇。又如,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毕业,全部学费、书本费均由国家负担。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的教科书、铅笔、作业本、书包、校服、住校费、住校期间的餐费、住校所用的床单、被子、毛巾、以及走读生的午餐,也全部是公费的。食品、副食品,都是低价供应,甚至有些家用电器都是低价供应。自1959年革命成功后,古巴政府一直推行平均工资制度,从农场工人、街上的清洁工到脑科医生,他们的工资都被划分为几档,人们的月平均工资仅为19﹒5美元。
从现在的物质生产力水平来说,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来说,社会主义、共产党,应该而且必须保证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所以,保障人民群众有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的社会福利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无可非议。
但超出了最基本的生存生活范围的社会福利,就成了超越按劳分配的按需分配。
这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商品经济、按劳分配的规律,不利生产者们,为了自己的物质利益,发挥出最大的劳动能力,潜能,积极性,影响社会的生产经济的发展。
他们逐渐看清楚了这个问题,劳尔·卡斯特罗曾在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公正和平等,是权利和机会的平等,而不是收入平等。平等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归根到底也是一种剥削。”“供应卡”制度1962年开始实行,古巴人可凭“供应卡”每月按补贴后的价格定量购买面包、鸡蛋等食品和物资。劳尔·卡斯特罗明确指出:“这种价格补贴做法必须取消,因为它已成为“不堪承受之负担”。 但要等条件基本成熟后,再逐步取消。
他们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规律,来调整社会分配:取消对家用电器销售的限制,可以自由选购电脑、微波炉、电视机、DVD播放机、音响设备等电器;取消对手机销售的限制,古巴人可以像外国人一样购买手机和享受移动通讯服务,可以用手机打国际长途电话。
他们改革工资制度,对特殊工种、职业和农村工作的职工,实行工资优待,扩大奖金和物质奖励范围,实行新的工资制度,取消工资上限,根据生产率和产量核算工资。大型农业合作社也陆续实现薪酬和产量挂钩,按劳分配,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企业职工,除基本工资外,还有对劳动表现好,实现经济效益多的奖金分配。新的工资制度将促进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有一个决心把社会主义进行到底的、有清正廉洁传统的、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党
古巴共产党,已经“执政”62年的时间。在他们的伟大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以身作则教育、管理下,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经受住了物质、金钱、享受的巨大诱惑,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淡薄物质利益,淡薄享受,清正廉洁,决心不管有多少困难,也要把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古巴共产党盛行廉洁之风,高层领导都起到了极好的表率作用。
古巴最好的建筑设施是医院和学校,最差的建筑设施是政府机关,建筑设施陈旧简陋。“官本位”弱化,自上而下大大小小的干部,廉洁奉公没有特权,更没有任何腐败。古巴干部生活也同样俭朴,没有为政府官员建造高档住宅区,即使部长也住在普通的居民公寓楼中,每户也就100多平米。据说新上任的外交部长,尚未分到住房,仍住在岳父家里。
官员和百姓之间也很平等。 古巴所有公车,除了卡斯特罗的专车,其它所有挂政府牌照的车,百姓都可以拦下车问去哪儿,如果和自己去的地方顺路,就可以要求搭车。
这又证明,古巴社会犯罪很少;党群关系十分融洽,几乎没有仇恨、对立、对抗。所以,政府、官员,才不用担心,自己用的车,随便搭自己完全不认识的人,会有财产、身体、甚至生命的安全问题。政府不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作出这样硬性规定。有一名相当中国副省级的干部,因为要急着去处理一件事,没有把车停下来,让一名妇女搭乘自己的车,结果还受到了组织的纪律处分。
古巴的党员领导干部,已经形成十分自觉的、必须保持清正廉洁传统的意识、观念:他们说,如果我们领导搞特殊化,共产党的领导就不能坚持下去了。
这样的党,古巴人民当然拥护她,爱戴她,支持她!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团结得像一个人,众志成城,克服了近在咫尺的头号帝国主义,五十年来,封锁它,制裁它造成的严重困难,挫败了一次又一次的颠覆阴谋,岿然屹立在加勒比海上。
6、大胆探索党领导下的民主
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最终目的是,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社会生产、经济、政治等。现在,是党领导他们当家作主,培养他们当家作主的知识、素质、能力。
古巴共产党,始终牢记这一任务,发扬民主,经常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想法。
现行古巴宪法,是1976年2月16日由全民公决投票通过的。也就是说,古巴这部社会主义事业、制度基本原则的根本保证大法,是全体古巴人民的集体意志。
2月15日至18日举行全民投票,就古巴8个主要群众组织近日提出的旨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的宪法改革征集签名。
1976年2月10日,中央工会、妇女联合会、大学生联合会、保卫革命委员会等古巴8个主要群众组织的全国领导机构,在哈瓦那会议宫举行特别会议,声讨美国封锁古巴的政策并驳斥美国总统布什的反古言论。会上一致通过了一项要求修改国家宪法,进一步加强古巴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主权国家的地位的倡议。该倡议要求进一步确立,“古巴是一个独立的、属于劳动者的社会主义主权国家,是一个团结和民主的共和国,人民充分享受政治自由、社会公正等;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人民意愿是不可触动的;古巴不在侵略、威胁和压力的条件下发展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外交和政治关系……”。
投票通过后,并于当年2月24日颁布实施。宪法规定古巴是,“在拉美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古巴共产党是唯一的合法政党。它宣布古巴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在国家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宪法可在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2/3代表投票表决通过时加以修改。
古巴共产党、政府,广开言路,虚心听取老百姓的意见。2007年或更早一点,古巴曾在全国掀起一次听取百姓意见运动,政府收到有100多万条意见
2010年12月1日 ,古巴共产党机关报《格拉玛报》刊文,呼吁民众踊跃参与一场为期3个月的公开辩论,为定于明年4月召开的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准备。
这场辩论的中心议题是古巴近期展开的经济改革,包括在农业、商业、服务业发展个体所有制经济问题,国有企业裁员问题,社会福利问题,等等。
这篇名为《由群众决定》的社论写道,今年12月至明年2月底,希望古巴公民踊跃参加公开辩论,表达对经济改革的意见。“没有人应该心藏意见而不表达,更不用说无从表达。”社论写道,“古巴共产党要求各层党组织展现最大透明度……澄清革命基层可能存在的所有怀疑和焦虑”。社论说,所有古巴人都应该自由发表对古巴未来的看法。“享有不受妨碍、不顾忌反对意见而表达自己判断的权利。”为期3个月的大讨论,大辩论,党和国家收到120多万条建议、意见,使党中央在决策时,就能以民意为基础。
这实际就是完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决定社会所有重大问题的雏形。
7、较好地解决了共产党保持无产阶级革命性的问题
社会主义事业要完成最终建立起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任务,一代人两代人的奋斗努力是不行的,必须有多代人矢志不渝地奋斗。这一事业,一直遭到国内国际资产阶级的疯狂破坏、颠覆、渗透、腐蚀、引诱,只能在斗争中,困难中发展,党的领导人,很容易又把资本主义恢复起,倚靠它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以,保证是坚定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在领导共产党就十分重要,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古巴共产党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菲德尔·卡斯特罗、劳尔·卡斯特罗,都是耄耋之人,迟早要去见马克思,谁来接他们的班,就是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国内的大风大浪中,古巴共产党的预备接班人们,充分表现了自己,有的人是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有的极力主张,学中国、越南,用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经济,这就为最终选择谁作为党的一把手的接班人,提供了根据。
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解决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被西方媒体称作为“古巴社会主义的最忠实的拥护者”的马查多·本图拉当选为古巴共产党第二书记。而被称作“古巴经济改革设计师”的卡洛斯·拉赫等人则进一步淡出了政坛。(现年59岁的卡洛斯·拉赫主张学“中国、越南的改革经验”,在1997年古巴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成为古巴第三号人物),在为古共六大作准备的人事调整中被免除了部长会议秘书职务。菲德尔·卡斯特罗在题为《部长会议中的正确更迭》的署名文章中说,政府改组是“正确的”,这一改组“没有对某些干部采取不公正的做法”有人“过于急着往上爬”,“权力的诱惑唤起了他们的野心,让他们丧失了尊严。”
没有一个讨饭的,也没有人捡垃圾,犯罪率很低,也没有上访现象,没有贫民窟的古巴, 经过经济模式更新后,就会成为人人无忧无虑劳动、工作、生活、享受的“世外桃园”的古巴,就会成为全世界劳动人民向往的“圣地”!
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必将坚定全球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信念,使共产主义的运动更加汹涌澎湃;古巴的科学社会主义也将使更多的人民认清当今世界上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孰真孰假!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公开公正官清廉,人民生活无挂牵。公仆分明气象新,社会圣洁太平年”。
2011年7月20日 于蓉解甲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