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甘肃自编自演反腐闹剧在骗谁?

火烧 2016-06-2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揭露甘肃地方反腐闹剧,静宁法院对滥用职权罪判决引发质疑,非法资金高达127万元却免于刑事处罚,凸显地方腐败与司法公正问题。

  【内容提要】官僚腐败就是公共部门一群变质的领导干部,背弃“为人民服务”遵旨,滥用手中的权力进行争权、敛财、贪色等违纪违法行为。官僚腐败是卡在执政党咽喉要道的一根毒刺,如果不及时根除,随时都可以夺取执政党的性命。官僚腐败也是紧锁在“中国崛起”咽喉要道的一个魔爪,如果不及时解除,中国像前苏联一样随时都有爆发“颜色革命”的危险。因此,十八大关于铁拳反腐的决策部署,具有救党强国的战略意义。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依然我行我素,以“独立王国”的做派对抗中央反腐决策部署,自编自演一幕幕反腐闹剧来欺骗中央、欺骗舆论、欺骗人民。这些地方的反腐倡廉工作,难道真如老百姓所说的“贼喊捉贼,越捉越多”了吗?

  闹剧一:自相矛盾的庭审实为腐败分子大开绿灯

  1、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安监局原局长张永宏、副局长谭廷献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22日,以风险抵押金、办证费、培训费等名目向烟花爆竹批发企业、非矿山企业非法收取费用共计127.348万元(其中10.8万是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全县108户烟花爆竹零售点每户每年收取200元计算而得),并存入私人存折数年以上。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经济损失在30万元以上,且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长达8年之久,还拒不认罪情节恶劣)滥用职权罪,可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可是,静宁县人民法院的判决实在令人大跌眼镜:二被告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其全部罪行,且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依法均可免予刑事处罚;2015年8月4日,静宁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某某犯滥用职权罪,免予刑事处罚。被告人谭某某犯滥用职权罪,免予刑事处罚。

  请问静宁县人民法院,非法谋取资金高达127.348万元,还“犯罪情节轻微”,那么到什么程度就是不轻微呢?“被控滥用职权二被告均辩称不构成”,静宁县人民法院怎么还“二被告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其全部罪行”呢?利用职权谋取非法资金高达127.348万元,怎么还能“免于刑事处罚”呢?

  2、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安监局二被告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谋取资金高达127.348万元,且存入私人存折数年以上,其非法侵占巨额资金的犯罪动机明显,已经构成贪污罪定罪要件。然而,静宁县人民法院在一审判决中,对二被告的贪污罪只字未提,这是为什么呢?

  3、甘肃省平凉市滥用职权罪、贪污罪,等到案发以后,才将非法侵占资金如数返还,就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了吗?那么,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人把那些赃款还回去,不就又能逍遥法外了吗?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委、纪委对腐败分子更是庇护有加

  从静宁县人民法院庭审过程看,静宁县安监局原局长张永宏、副局长谭廷献,从2008年至2014年累计违规收费高达127.348万元,而静宁县委、纪委发布的违规收费数据是38.848万元,并给张永宏留党察看二年、行政撤职处分,谭廷献留党察看一年、行政撤职处分。既然法院判张永宏、谭廷献二人滥用职权罪成立,就应该对此二人开出公职处理。然而,静宁县委、纪委具有观世音菩萨的慈善心肠,却对腐败分子采取“大化小,小化了”巧处理。那么,如此下去,在短期内,静宁县各个公共部门都会变成腐败分子的俱乐部。

  附:静宁县安监局原局长张永宏、副局长谭廷献滥用职权罪相关报道二则

  【报道一】

  标题:《滥用职权静宁县安监局原正副局长获罪》

  来源: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

  作者:记者宋芳科 实习生马麒麟

  发布时间:2015-09-01 10:03:31

  原文转载:以风险抵押金、办证费、培训费等名目向烟花爆竹批发企业、非矿山企业收取费用,开具的凭证仅仅是一纸收据。2015年8月21日,静宁县人民法院发布静宁县安监局正副局长涉嫌滥用职权一案判决。静宁县安监局原正副局长因滥用职权罪被判处罪名成立,免予刑事处罚。

  被控滥用职权二被告均辩称不构成

  静宁县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张某某在担任静宁县安监局局长期间,与时任主管财务副局长的被告人谭某某商定,违反规定采用收据收取费用方式,向监管的静宁县境内各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及砖厂、石料厂等非煤矿山企业收取风险抵押金、管理费、办证费、培训费等。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张某某、谭某某的行为均构成滥用职权罪。2015年5月20日静宁县人民检察院就该案向静宁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该案开庭时,被告人张某某和被告人谭某某均辩称不构成滥用职权罪。

  收费管理混乱费用成了单位福利

  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某某在担任静宁县安监局局长期间,经与时任主管财务副局长的被告人谭某某等领导班子成员商定,违反规定向监管的静宁县境内各烟花爆竹经营者和非煤矿山企业收取风险抵押金、管理费、办证费、培训费等。

  2008年、2012年,静宁县安监局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先后两次安排工作人员在监管的县内各砖厂、石料厂等非煤矿山企业收取风险抵押金,违反规定采用收据收取风险抵押金共计22.8万元,除了上交市安监局5.6万元外,剩余17.2万元未按期存入指定专用账户,由本单位会计刘某某存入其私人存折达数年之久,且无账册、无专用账户保管,严重违反企业风险抵押金收取、存储的相关规定。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静宁县安监局违反规定采用收据收取费用的方式,向监管的县内各砖厂、石料厂、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等收取管理费1000元至2万元不等,共计收取管理费38.848万元,未记入单位账户,坐收坐支,直接用于本单位职工的下乡补助、福利费及单位的招待费、办公费用等支出。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静宁县安监局违规向静宁县各烟花爆竹零售点收取烟花爆竹办证(许可证)费用,每户每年收取200元,直接用于本单位职工的下乡补助、福利费及单位的招待费、办公费用等支出。

  被告人谭某某于2013年5月被免去副局长职务。静宁县安监局于2014年4月至6月从本县各乡镇烟花爆竹零售门市部采用收据收取烟花爆竹风险抵押金,共收取108户计60.5万元。案发后全部退还各收费对象。

  静宁县安监局于2014年6月22日在静宁县阿阳宾馆举办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培训班,违反规定向烟花爆竹经营者收取制作烟花爆竹标识牌费用每个998元(其中含培训费760元),共收取107户计10.6786万元。后于7月2日向静宁县非税局上解其中9.5万元,余款1.1786万元存在现任会计张某甲私人账户。案发后将从每户收取的培训费760元,共计8.132万元全部退还各收费对象。

  构成滥用职权被判罪名成立

  静宁县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张某某、谭某某作为国家机关负责人,滥用职权不按规定收取、上解、存储企业风险抵押金,向监管的企业违规收取管理费坐收坐支,被告人张某某担任局长期间还向烟花爆竹经营者违规收取办证费、标识牌费(培训费)等,其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公诉机关指控二被告人的犯罪成立。二被告人辩称其行为不构成滥用职权罪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二被告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其全部罪行,且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依法均可免予刑事处罚。2015年8月4日,静宁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某某犯滥用职权罪,免予刑事处罚。被告人谭某某犯滥用职权罪,免予刑事处罚。

  【报道二】

  标题:《违反八项规定违规发放补助 静宁县安监局正副局长被撤职》

  来源: 兰州晨报

  作者:记者梁峡林 实习生刘苗苗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3日 07:47:09

  原文转载:平凉市静宁县安监局原局长张永宏、副局长谭廷献违规收费、发放福利问题。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静宁县安监局向企业违规收取管理费38.848万元,用于发放补助、福利等。张永宏受到留党察看二年、行政撤职处分,谭廷献受到留党察看一年、行政撤职处分。

  闹剧二:烂尾案让腐败分子奇迹般复活

  庄浪县原林业局局长何克文滥用职权贪污涉案资金巨大:1、在担任南湖镇党委书记期间,利用职权便利非法虚报冒领退耕还林资金数额巨大,利用职权便利在南湖镇粉条厂集体企业改私营企业期间为个人谋取利益,利用职权便利以“办农贸市场”为名骗租南门村百姓责任田140亩后私下转卖给房产开发商即《甘肃省世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为个人谋取利益;2、在担任庄浪县林业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挪用贪污生态造林、果园建设等专项资金数额巨大。罪刑累累的何克文腐败案,在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之后,却没有法庭审判的下文。后来,从庄浪县林业局局长位置上犯事的何克文却又“转战”庄浪县旅游局即当了庄浪县旅游局的局长。这个案子到底涉及了多大的领导干部和多少官员落水呢?中断该腐败案查办进程的是甘肃省省委、平凉市市委、华亭县县委,还是甘肃省纪委、平凉市纪委、华亭县纪委呢?

  附:庄浪县林业局原局长何克文滥用职权贪污案相关信息三则

  【信息一】

  标题:《庄浪林业局原局长周斌武滥用职权贪污被移送起诉》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记者苏叶

  发布时间:2015-09-01 16:04:00

  责任编辑:雷轶涵(见习)

  原文转载:2015年8月31日记者获悉,庄浪县林业局原局长周斌武(副县级)滥用职权、贪污一案已由华亭县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侦查终结,于8月21日移送华亭县人民法院起诉。

  何克文(庄浪县林业局局长),李辉(庄浪县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杨毅(庄浪县林业局中心苗圃主任),李积成(庄浪县林业局职工)四人滥用职权、贪污一案已由华亭县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侦查终结,于8月21日移送华亭县法院起诉。

  【信息二】

  信息来源:审查网Android

  信息发布者:@甘肃检察

  信息发布时间:2015-9-30 01:41

  【被执行人】何克文(庄浪县林业局局长),杨毅(庄浪县林业局中心苗圃主任),李积成(庄浪县林业局职工)涉嫌滥用职权,李辉(庄浪县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涉嫌滥用职权、贪污一案已由华亭县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侦查终结,于2015年8月21日移送本院公诉科审查起诉。

  【信息三】

  标题:《关于何克文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信息来源:庄浪县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6日

  原文摘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

  何克文同志任县旅游局局长,免去县果业局局长职务;

  马殿富同志任县果业局局长;

  李小林同志任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张建军同志任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

  庄浪县人民政府

  2015年10月26日

  闹剧三:“有审无判”替贪官逃脱法律制裁

  静宁县统战部原部长姚小燕,贪污国家退耕还林专项资金腐败窝案疑点重重:

  1、具体贪腐资金数额闭口不提,是为腐败分子后来“金蝉脱壳”打下埋伏;此案即为中纪委转交案,不审不行,但依法审理又会牵扯腐败分子一二百人形成惊天大窝案,整个公共部门都会发生大地震,只能模模糊糊了解。

  2、打持久战意在保护贪官,姚小燕贪污案从2014年立案侦查,到2016年3月审理,时间跨度较长,目的就是在等待中央、人民、媒体日久遗忘,而后将案件拖入永久性盲区。

  3、有审判无宣判,大家都看到了姚小燕贪污案的庭审现场,但都没有看到姚小燕被判刑的具体结果,因为甘肃平凉反腐给大家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让大家去猜猜、去想象,如同古典小说结尾的“悬念”。

  附:静宁县委统战部原部长姚小燕贪污案相关信息二则

  【信息一】

  标题:《静宁县委统战部长姚小燕被立案侦查》

  作者:吕宝林

  信息来源:每日甘肃.兰州晨报

  发布时间:2014-12-30 03:46:06

  原文转载:本报讯 (甘肃日报记者吕宝林)记者12月29日从省纪委获悉:平凉市今年共受理中央巡视组移交信访件69件(不含重复件),涉及县级干部24件,科级干部22件,一般干部2件,其他农村人员21件。

  根据查办结果,平凉市纪委公开通报了其中4起典型案件,分别是:静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姚小燕在灵台县任职期间虚报冒领、贪污退耕还林补助案,市纪委调查后,因其问题已涉嫌违法犯罪,移交检察机关立案作进一步侦查。静宁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张永宏滥用职权、违规收费、私设“小金库”案,经移交检察机关侦查,现已立案。崆峒区寨河乡姬山村党支部书记马风清套取“5·12”地震灾后重建资金、退耕还林补助案,崆峒区纪委查处后,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华亭县策底镇策坡村原党支部书记陈贵禄利用职权为其子非法牟利,套取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虚报冒领工资案,华亭县纪委调查后,因部分已涉嫌违法犯罪,移交检察机关作进一步处理。

  【信息二】

  标题:《平凉静宁县委统战部原部长姚小燕涉嫌贪污受审》

  作者:记者都一鸣

  信息来源:西部商报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4日 07:58:11

  原文转载:一个是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一个是一路升迁至县委统战部的70后女部长,两个看似无交集的人,却因涉嫌一桩贪污案而同日站在法庭的审判席上。3月21日,平凉崆峒区人民法院对静宁县委统战部原部长姚小燕、灵台县星火乡农民周德珠涉嫌贪污一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崆峒区人民法院官方微博进行同步直播。

  公诉机关起诉称:被告人姚小燕利用职务便利和影响力,伙同被告人周德珠隐瞒土地类型,虚报冒领、骗取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款,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三百八十三条之规定,应当以贪污罪追究二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被告人姚小燕,生于1975年2月,平凉市人,大学文化程度,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4月入党。1993年8月至1997年8月在灵台县中台镇西关小学任教,1997年9月至1998年12月任灵台县独店乡副乡长;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任灵台县蒲窝乡副乡长、副书记;2003年4月至2011年9月先后任灵台县龙门乡政府乡长、党委书记,案发前系中共静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平凉市政协委员,静宁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因涉嫌贪污罪于2014年12月25日被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传唤到案,同年12月27日被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执行拘留,2015年1月13日经平凉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同日被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逮捕。

  被告人周德珠,生于1959年2月,小学文化程度,平凉市灵台县星火乡农民。因涉嫌诈骗罪于2015年5月8日被平凉市公安局依法取保候审。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以其犯贪污罪向法院起诉,崆峒区法院于2015年10月12日对其重新取保候审。

  闹剧四:把窝案办成无案

  华亭县原县委书记任增禄腐败大案涉案资金过亿,涉及官员129人,但仅有4人被治罪。其他人员等为何不敢再追究下去了呢?

  1、再深挖下去,涉及贪腐官员就不仅仅是129人,或许是329人;涉及贪腐部门就不仅仅是华亭县的公共部门,或许是庄浪县的公共部门,或许是平凉市的公共部门;涉及贪腐资金就不仅仅是1亿元,或许是几个亿元人民币。

  2、窝案办成无案,大案办成小案,小案办成无案,甘肃反腐是否存在“贼喊捉贼,越捉越多”的问题呢?

  附:华亭县委书记任增禄贪污案相关信息一则

  标题:《甘肃华亭原县长受贿案:129名行贿官员仅4人治罪》

  作者:辛闻

  信息来源:东北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7日 07:50

  原文转载:任增禄,甘肃省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曾担任“煤都”华亭县县长、县委书记。

  在甘肃平凉以外,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华亭是一个陌生的地名。但在这块西北的土地上,任增禄的倒台引发一场政界地震。这位前县委书记同案牵涉129名同僚和下属,几乎完整覆盖了该县县委、县政府各部门以及各乡镇政府机关,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交织出一张触目惊心的腐败网络。

  2013年6月18日,此案在甘肃省城一审宣判。兰州市中级法院审理查明,2005年12月至2012年6月,任增禄利用职务之便共收受贿赂款、物折合991万余元,另有411万余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其中,129名华亭官员的名字被列入任增禄案判决书中,129笔贿赂主要涉及干部任命、人事调整、工作调动、职务升迁等,为广义的“买官卖官”行为。任增禄因两罪并罚,被处无期徒刑。作为一名厅级干部,在“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声浪中,任增禄并不起眼。但主政者一人落马,竟席卷全县,任增禄案可视为揭示基层政治潜规则的绝佳样本:县级官场运作明码标价走向“市场化”;县委书记作为一把手所构筑的监管真空,令腐败链条蔓延失常。

  无独有偶。2013年8月14日上午,安徽萧县原县委书记毋保良在合肥市中级法院受审。检方指控其受贿109起,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2038.9万元、美元4.2万元、购物卡6.4万元以及价值3.5万元手表一块。其中65起贿赂来自当地党政干部,多为萧县县直机关的科局长和乡镇党委书记、镇长等人。在萧县任职九年间,毋保良收受的看望礼金、购物卡就达140余万元。

  不仅如此,萧县四大领导班子成员包括人大副主任、政协主席、副主席、常务副县长等人也被指向毋保良行贿,理由是“为了与毋保良处好关系,工作上能得到支持”。

  纵观毋保良案、尤其是任增禄案,浮现出县级官场表层下集体腐败的现实,呈现“人在官场、身不由己”的共罪结构。而任增禄伏法后,129名行贿官员仅有4名被治罪,又令法律陷入法不责众的尴尬境地。

  县域作为中国政治版图的基础单元,县委书记则为国家执政之手足。细细剖析任增禄案所呈现的县级政权困境,厘清腐败的根源,明晰监督之缺失,方可祛除病灶,以为殷鉴。

  华亭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交界处,是平凉市经济最发达的县城。倚赖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华亭的煤炭存储量居于全省之冠,素有“煤都瓷镇”之称,是甘肃省内唯一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的县份。

  据最新的《平凉地区志》,华亭及其煤矿产业,始终占据平凉最显眼的经济位置。由煤炭开采主导的一系列煤化工业,构成华亭以至平凉在工业上的经济支柱。而平凉的其他县仍严重依靠农业、畜牧业等第一产业,经济总体落后。

  就在这本市志中,作为印前的辑补内容,任增禄的名字出现在平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表格中,恰巧挤进最后一行——自2002年平凉转为地级市后,这个岗位一共产生过5位主任和10位副主任。十多年来,籍贯天水市秦安县的任增禄,是少数任此职务的外市人。

  在中国的公务员行政级别序列中,依照从高到低的官阶排列,依次为国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以及乡镇科级。一般情况下,县委书记相对应的行政级别为正处级,排在整个序列的中后。

  但同样是处级干部,县委书记的权力和职责要远远大于一些行政机关内的处长——在整个国家政权运作的结构中,县级政权上通省市、下领乡镇,虽然级别不高但具有完整的权力架构,因而它既是上传下达的枢纽,也是整个政权的根基。2009年7月,39岁的任增禄成为中国1600余位县委书记之一。

  技术官员 纵观任增禄的履历,仕途并不复杂:良好的教育背景、扎实的农口经历,这名外市来的技术官员在平凉如鱼得水。

  1982年7月,作为高考恢复后的首批大学生,任增禄自甘肃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庄浪县农技中心。这一专业对口的大学生身份,在上世纪80年代的小县城非常惹眼,这使得任增禄在八年时间内成为庄浪县农牧局副局长。之后他又用三年时间,当上了庄浪县的农委主任。

  1995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为了充实领导干部梯队的战略部署,这次通知不仅强调了年轻干部的科学文化素养,还要求“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也明确要求在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35岁左右的干部应有一定数量。乘着这一提干“东风”,任增禄在1997年升任庄浪县副县长。

  在任增禄的履历表中,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意味着他已经不再只是一名农口上的普通官员,而是在37岁进入了一个综合性的领导岗位。这样的直接晋升在基层并不多见,按照县级官场升迁的一般路径,从副局长到副县长,中间往往要经过一次乡镇一把手的锻炼。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任增禄的仕途一片舒坦:2003年,他调任平凉市农牧局副局长、市农科所党委书记、所长。2005年,中央开始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当年12月,被委以期待的任增禄来到华亭,出任中共华亭县委副书记、代县长(2006年1月扶正)。三年后,任增禄升为华亭县委书记。

  在华亭官场人士看来,任增禄更像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干部:喜爱发表论文和演说,对农业产业化有自己的见解,认准的举措就会豪迈推进。但由于缺乏类似镇长、镇党委书记的乡镇锻炼,也缺乏县委、县政府办公室之类的岗位经历,任增禄并不被视为那种具有个人号召力、能通过个人魅力使人信服的领导。

  在基层政治语境中,这样单条线成长起来的干部,往往被称为“一根筋”:他们对于条线上的业务很熟悉,对于一些专业问题精通,但综合能力上会有所欠缺,与此同时不擅平衡各类关系。

  敏感案件 对任增禄案的查处起始于甘肃省纪委,最早的线索来自一份针对他个人的匿名举报。从带走调查至一审宣判,该案前后耗时仅一年,同案牵出的另四名经由司法程序处理的官员,也在短短半年内定谳。

  五起案件由甘肃省纪委进行前期介入,随后由甘肃省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进行侦查,之后案件被指定到平凉以外的基层检法部门进行审查起诉和司法审判。这种侦查起诉的配合模式,决定了案情大部分的知情权仍紧握在省纪委和省检察院手中。由于涉及百余名至今还在位的官员,这一案件背后的举报内幕,这些办案人员亦无法接触到,就连判决本身在甘肃也被“低调处理”。不仅如此,起诉书中涉及行贿人官职的部分,在判决书中也被隐去。

  “主要考虑是案件比较敏感,所以关于该案,现在统一的对外口径都收回到纪委了。”任增禄案的公诉人佟昌新说。在案件被低调处理的另一面,“效能风暴”行动自2012年起即在甘肃全省党政机关内铺开。2012年4月24日,在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王三运痛斥干部效能低下,并表示将掀起“效能风暴”并大力惩治腐败。根据甘肃官方媒体报道,王三运当时在会上呛声:“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这次党代会后,2012年6月4日,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各级机关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实施意见》;次日,甘肃省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协调推进小组又印发《关于2012年度开展效能风暴行动重点工作安排》。6月7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开展效能风暴行动视频动员大会,对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当天下午,任增禄与平凉市的诸多领导一同,在平凉分会场收听收看了电视会议。

  这是任增禄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会后两三天,包括任增禄在内的所有涉案官员先后被纪委带走调查。一名涉案官员家属回忆,“6月8日那天,我老公被纪委带走,第一次被纪委关了七天,之后就进入司法程序,再也没有回来。”

  “一般能匿名举报成功,说明证据非常扎实,由此可见被举报人本身的问题非常明显,此外,举报人对被举报人十分熟悉。”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评析。

  在任增禄案的判决书中,法院认定的受贿罪事实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系任增禄为建筑工程承包商承揽工程,给企业经销商谋取利益,这部分受贿事实共有16笔,涉及现金182.64万元、银行卡19万元,以及价值11万余元的金砖一块;第二部分系任增禄在干部任命、人事调整、工作调动、职务升迁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这部分受贿事实共有129笔,涉及129名华亭县内各部门以及乡镇干部,涉及现金769.13万元、银行卡5万元,以及价值数万的和田玉、金如意、金条等礼品。

  令案件敏感的,正是判决书的第二部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