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有关小岗村的汇报上竟然有人敢欺骗中央

火烧 2008-10-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小岗村在向中央汇报时存在欺骗行为,蘑菇大棚补贴虚报收入,土地流转存在荒废现象,村民实际亏损,反映小岗村形象工程问题。

有关小岗村的汇报上竟然有人敢欺骗中央


[ 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向西流 ] 于2008-10-22 强国论坛
 


  人民日报《江淮金秋话农事--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农村考察纪实》文章介绍:近年来,小岗村大力发展蘑菇、葡萄种植,带动农民收入显著提高。胡锦涛来到村里的双孢菇种植基地考察。村干部告诉总书记,这个基地是两年前安徽科技学院的3名大学生帮助村里建起来的,现在已发展到179棚、150亩的种植规模,村民通过种植双孢菇增加了不少收入。总书记同基地的大学生亲切交谈,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勉励他们更好地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服务,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本领。(2008年10月01日01: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当时,笔者曾经对此报道感到有所“不满”,还发了个帖子,质疑媒体对改革开放30年的小岗村取得的伟大成就,怎么就这么舍不得笔墨——仅仅是“村民通过种植双孢菇增加了不少收入。”但今天看到新的报道,终于明白了当初文章的春秋笔法。

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凤阳小岗村为形象工程所累 村委会赔本赚吆喝》中,是这样介绍的:  

  村里大面积推广的蘑菇大棚,就让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两年前,三位来自凤阳县城的安徽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在小岗村建立了9个蘑菇大棚,并进而带领当地众多农民投入蘑菇种植,激起了小岗村土地流转的第二次高潮。

  按照凤阳县维持到现在的政策,2006年,每新建一个标准棚财政补贴6500元;2007年,大学生每新建一个标准棚财政补贴6000元;2008年,大学生每新建一个标准棚财政补贴5000元。

  按照严美昌的说法,地是村里拿钱出租的,地给承包户不用钱,然后每个棚还有补贴。而建大棚等钱不够的话可以有贴息贷款,等卖了蘑菇再还贷款。

  这本来是一个很不错的经营方式,但现在,承包人向上级申报的大棚数,和实际经营的并不一致。

  “申报几个棚,拿到补贴后,到时候实际上只种其中一小部分大棚,这样就可以赚很多钱。”一位村民说,“比如有5个棚,就有25000块的收入,到时候就只做3个棚。”

  记者在现场的确发现,很多大棚都空着。一位种植户说,因为投入成本高,而且价格受市场影响大,所以后来很多农户就不弄了。而现在,“明知道蘑菇不赚钱,但还干,因为有钱补贴。”

  严美昌认为,之所以蘑菇大棚说有收益,是因为“他们(指种植户们)在拿到5000元补贴后,减少双胞菇的种植,比如原来是8层架子,现在减少几层,这样减少了投入”。严美昌的侄子也培植了双胞菇,但是也亏本了。
这就是“村民通过种植双孢菇增加了不少收入”。到此,我们清楚地看到,在收入问题上,胡锦涛总书记被骗了。    
  “目前,小岗村已经流转出600亩农地,用于种植葡萄、蘑菇,养猪等,,并没有经营太可惜了。”一位但的确存在部分承包地荒着的现象村民说。。”在土地流转问题上,胡锦涛总书记也被骗了。
另据《小岗村“大包干”30年》(作者:《中国报道》叶贤)介绍:1998年,江泽民同志到访前的3个月内,为了看起来“富裕一些”,当地政府给小岗村盖起了“大牌坊”;张家港援建了水泥大道;省里出资安装了自来水供应系统,开办了学校;凤阳县电信局免费安装了电话;家家户户都拥有了企业和社会捐赠的彩电和小岗村专用车。看到了吧,当年江泽民同志也被骗了。

  我们不说对于小岗村的特殊扶持手段对全国农村是否公平,也不说小岗村的民风如何,只说考察调研的结果是会体现在农业政策中的,便可知道是何等重要,但是他们这么欺骗国家最高领导人,难道不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吗?

相关文章

  • 小岗村究竟存不存在那个红手印契约?
  • 老田:质疑小岗村“分田密约”并展望中国农业的未来(旧文加证据重贴)
  •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反思
  • 孔庆东:幸福的集体村
  • 小岗村不是出路 需要用集体经济激活村庄治理热情
  • 我所亲身经历的毛时代的集体农村
  • “要吃米找xx”是某些文人的凭空捏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