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神七
闲话神七
从这次神七升空来看,在太空领域,是缺乏政治人才的。
社七能够完成太空漫步,最关键的器械莫过于送它到太空的火箭了,而这个火箭却是七十年代研制的长征二号,这个长征二号是货真价实的梅得淫才娜,是建国初期中国人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研制的,没有丝毫的假冒伪劣,没有丝毫的洋味,它和“桥坚强”一样,必将载入史册,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般来说,换代产品应该比上一代新产品性能更好,正如计算机,从286到586,从奔1到奔四,无一不是对上一代产品的革新和提高。但不知为什么,这次神七升空却没有选用文革时期研制,改革初期定型完善的长征3号,是不是长征3号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不是说“发展是硬道理”吗?难道时过三十年,长征3号的技术还没有长征2号成熟?当然,改革派有可能会说“文革时期的火箭研究,到了长征3号就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走了一个注定没有前途的研究方向,所以,长征系列无法象美国芯那样从286到586,从奔1到奔4那样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可是,30年来,从现在当局使用的火箭来看,仍然是文革时期研制的,这又怎样解释呢?如果放弃了文革火箭的科研思路,历时30年,又没能找到一个天高地阔的研究思路的话,那又怎样验证“发展是硬道理”的信条呢?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30年来,在火箭的研制方面,我们有了重大发展,在抛弃长征系列的研制思路后,我们又研制出了改革1号,改革2号等等系列,只是为了保密起见,大家都不知道而已。如果这种情况是真的话,那么,这正是我做出“太空队伍中没有政治家”这个判断的依据。我是深信有个改革1号改革2号系列存在的,一个深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政府,一个深信发展是硬道理的政府,怎么可能没制造出自己招牌的火箭呢?
如果我是决策人,那么,我当然知道这次神七太空漫步是有政治意义的,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献礼。为了证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我就会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证明前30年没留下什么基础,正如毛泽东形容蒋介石给我们留下的摊子一样,“一穷二白”,“一张白纸”。怎样证明呢?我先用长征2号发送神七,结果失败了;再用长征3号发送,当然也让它失败了;如果有长征4号的话,当然也让它失败。第一次失败都造成很大损失,甚至死上几个人,给全国人民都留下这下这么一个印象,文革时候制造的东西真不是玩意,祸国殃民,遗害无穷,正如“改革时期的腐败是文革造成”的一样。我感到用这种“失败”的事实证明建国初期的荒唐是再好不过了,要比什么“饿死三千万人”,什么“蹲牛棚”更能说明问题。为了产生震撼效果,最好再请来张艺谋冯小刚们把失败带来的血肉横飞的景象展现给全国观众,而且在各大电视台反复播放。我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所谓的“左祸”。
然后呢,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开始第二步了。就是在举国人民都很郁闷都很无奈都很悲伤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就让改革1号亮像,而且一举成功,然后再用改革2号升空,当然结果也是很成功的;然后再用改革3号、、、、、、结果次次中彩,次次成功,“确保万无一失”,举国人民在成功的眼花燎乱中成为欢乐的海洋,增强对改革的信心,巩固对改革的信仰,将纪念改革开放的活动推向最高潮。
第三步就是誉论宣传。在中央电视台请那个叫朱军的来主持采访长征系列号中烈士的家属,让他们哭天抹泪地控诉文革,全国人民肯定也会跟着哭哭啼啼,再请白岩松采访改革系列号中安全归来的英雄,那场面必定是振奋人心的,全国人民也必定是欢天喜地的。通过这个对比,从而更巩固了全国人民对改革的信仰,颂扬了改革开放30提的伟大!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怎样让长征系列出现故障,怎样保证改革号系列不是象ARJ、和谐号那样,仅仅是刷了一遍中国造的油漆,那将是一个相当、、、相当难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