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朝鲜或正在摆脱对中国的政治依赖——兼谈朝鲜拥有两类原子弹

火烧 2017-03-2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朝鲜正在摆脱对中国的政治依赖,分析其拥有两类原子弹的背景,强调精神原子弹在对抗中的作用,展现朝鲜上下一心的坚定意志。

                                                朝鲜或正在摆脱对中国的政治依赖

    ——兼谈朝鲜的两类原子弹

                                        大风(甘肃)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态度用王毅外长说法,就是中方愿做半岛核问题的“扳道工”。其实,这可能只是事情的一半。因为美国能从大洋彼岸把“轨道”一直铺到朝鲜半岛,这也决定了中国这个“扳道工”可能面临的尴尬:一方面“扳”朝鲜的“道”不易,另一方面“扳”美国的“道”更难。

这些年来,骨感的现实让朝鲜越来越清醒,希冀与美韩签署和平协议已成一种奢望,而以前那个“唇齿相依”的时代也似乎渐行渐远,“‘友好邻邦’的周边国家” 已变得“没有政治主见,对美国随波逐流”;残酷的国际政治环境所留给朝鲜自己的,只剩下了用核武器来捍卫民族生存权这一条道。这种生存之法尽管具有“孤掷一注”的冒险,但究竟刀把子还是握在自家手中,关键时刻既不会完全受制于敌,也不会完全受制于“友”(因为多数人都认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科学箴言”)。

从军事、政治、经济实力来看,朝鲜远远不及美韩。但朝鲜虽有的短板,可也有的长板。日前,人民网和环球时报旗下的环球网上,一则朝鲜领导人庆贺大功率火箭发动机试验成功时,一身背起科研负责人的新闻场景,或许让不少人联想到朝鲜民族的另外一种生存支撑——精神支撑,即朝鲜每个人心中都可能拥有一颗“精神原子弹”。

稍稍上些年纪的国人,对于“精神原子弹”或许并不陌生,许多人还拥有最深刻地体验与理解。上个世纪数十年的艰难岁月,中国人就曾凭着“精神原子弹”的能量支撑,创造出许多世界的奇迹。

当下,朝鲜半局势扑朔迷离,对于已经拥有核武器的朝鲜来说,此时,人人心中能拥有一颗“精神原子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形成一种精神意志层面的对抗,是一种变化无穷、力量无尽的威慑。而这恰恰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够随便生产形成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架构之上的精神力量。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半岛南北时下可谓阴晴两重天。一方面,“烛光夜”已将整个韩国社会上下烧的遍体鳞伤,而另一方面,朝鲜的简单所呈现的是上下一心与抱定必胜的信心。

近期,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表现出对半岛形势的急切关注,他们或纷纷发表文章,谈看法、亮观点、提建议。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现有的实力’,在‘对华友好的有核武器的朝鲜’和‘对华不友好的有核武器的朝鲜’两个选项中这做出选择”。这充分反映了国人对半岛局势的焦虑,也折射出 “萨德”在国人心中投下的阴影。

一般认为持上述观点的人,他们所持有思维模式的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唇亡齿寒”“兄弟加同志”的传统思维,以为中国目前依然应是朝鲜的后盾。没有中国的这个靠山,朝鲜现政权可能即刻坍塌;朝鲜现政权的坍塌之日,也就是中国周边国际环境多事之秋的开始。其实,我们静静分析一下,近些年来,尤其是金正恩掌政以来,朝鲜就在一直寻找民族生存的立足点,为此他们曾进行过多种尝试。现在看来,朝鲜可能早就意识到,当今世界,“自主生存”才是朝鲜首选的王道。在事关民族存亡的节骨眼上,将来谁也可能帮不了朝鲜的忙,最终只能靠朝鲜人自己。所谓“促进半岛无核化”,都是各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一种谈判桌上的政治口号与博弈方式,更何况美国一贯为朝鲜设定的政策是朝鲜先弃核,后谈判。“举起手来,缴枪不杀”。朝鲜“缴枪(弃核)”,有谁来承诺保证“不杀(不会入侵朝鲜)”?对朝鲜来说,以核制核来换取国家安全,实实在在是出于存亡之道的最后选择。即就是退一万步看,朝鲜无核,也不等于半岛无核,不等于半岛将来无战事;朝鲜无核,也不等于“萨德”永不造访半岛。

    目前,朝鲜半岛安全正在经历着艰难选择,但朝鲜已不是上世纪的朝鲜,中国也不是上世纪的中国。这里没有变的是美国及它的亚太战略目标,解决半岛危机的钥匙从来就掌控在美国人的手里。当然没有变的还有韩国所承担的角色,它仍然被美国人当成一块半岛上的垫脚石。     (二0一七年三月二十二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