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革命样板戏为什么能在重重囲剿中挺然屹立

火烧 2011-05-14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探讨革命样板戏在重重压力下仍能流传的原因,强调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体现人民革命精神与文化自觉,展现其不可摧毁的生命力。

我幼年时的一位老师后來到县文化馆当了馆长。早已退休了的老人却不甘心寂寞,把他长期搜集到的有关孙悟空原型在花果山流传下來的民间故事等整理成冊,免费贈送给了周囲的同事、朋友、乡親。沒有人给他布置任务,小册子分文未取。我的这位老师字写的漂亮,文笔清秀,思路宽阔。文化馆长中也当属佼佼者。这本小冊子原本就沒打算正式提交出版社发出版,但他的分量比起许多正式出版的商品书刊毫不逊色。起码我手中惠存的那一本我会作为珍品收藏。从这件事我想到中囯民间传流的故事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是怎样一代一代广为流传下來的。中国多灾多难,战火、瘟伇、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席卷来时,成村成家成片的灭了人间香火,却灭不了文化。在广大农村,旧中国能有几个识文嚼字的?“睁眼瞎”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枝、叶、花。埋入坟墓的人一批又一批永远难逃复灭命运,但文化却永远不死。

原动力是什么?

是自覚。

这种自覚是天然的,生命就在自覚当中。有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绿色大地之绿便是“自觉”形成的。生命之源万古长存,想死都沒权力。

中国“四大名著”于其说是那几位名人,倒不如说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由此我想起了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对我有缘,还要从一次“人禍”说起。一九七零年,我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身份参加了“积代会”。只一天之隔,“积代会”刚满誉而归的我,第二天便成了清查运动的对象。好在我的顶头上司极力主张“一分为二”,党委书记干不成了,“就抓样板戏吧”。我还当了戏中的一个日本兵,调演那天,我在舞台上遇到“拌脚石”,滑了一跤。台下轰然大笑。不用说,大家认识这个日本鬼子是谁。我献丑了。本來嘛,角色就丑,这一献丑,丑更丑,丑不丑,革命样板戏却使我由不自覚向自覚迈出了踏实一步。

革命样板戏是从哪里来的?

从生活中來的。他源扵生活,高于生活。人民革命是她的原动力。如果说“四大名著”的父母是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样板戏則与此道理相通。只是时代不同了。工农兵自己自覚提纯了自己,“革命”两字赋于了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毛泽东思想便天然自觉成为革命样板戏的灵魂。以《智取威虎山》为例,杨子荣打虎上山,打進敌人内部,以智斗为至上选择,斗的座山雕哭不得、笑不得、藏不得、溜不得,戏是戏中上品,源于斗是斗里精华!样板戏扬子荣像不像《西逰记》里钻進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猴子!从一定意义上说,优秀的传承文化都是相通的。,《智》剧也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一旦触动起民意这根“自觉”神经,想叫她死都难!杨子荣们是自觉革命的典范,这种传承肯定会一代一代自覚流传下去。反对她的人又何其多、何其狠,但她在暴风雨中经受了考验,如今成为任何力量也摧之不去的革命样板。一切都是那么从容不迫。

唱红、打黑又是一台大戏、好戏!

螳螂挡车,自寻死路。好戏连台因为天然自覚,她的生命力也就天然成型。有谁能垱?有谁敢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