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毛者的死穴与革命的转机
本来,对毛泽东和中国革命的诬蔑和诋毁久已有之,算不得什么稀奇的事。只不过大多比较零散,遮遮掩掩上不得台面。近些年来,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渐次暴露了出来,美妙的粉饰被冷酷的现实撕破。现实教育了人们,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社会和国家所走过的路,所谓的XXXX真的那么好吗?人们开始觉醒,新中国建国60周年国庆游行中出现的毛泽东思想方阵,受到了底层群众的热烈欢迎,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与之相对应,某些力量从中嗅到了令他们不安的气息,他们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气息令他们颤栗、恐惧,感觉末日将临。他们必须反攻,而毛泽东正是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希望,所以他们将攻击的矛头集中在毛泽东身上,到现在的袁腾飞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因为他们也知道,只要毛泽东倒了,他们就可以将这种令他们不安的气息扼杀在萌芽状态。他们越恐惧,也就越疯狂!
因此这段时间,各种反毛、非毛的声浪也陡然高涨,某种力量和他们的御用打手利用他们所控制的各种媒体,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网络论坛对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对新中国进行诬蔑和谩骂,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妄图用各种谣言吧历史搅浑,从而颠覆历史,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谩骂最严重的解放战争和妖魔化最卖力的文革也正是他们的死穴和关键所在。
从目前看,这些人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甚至不能排除有成功的希望。但是无论他们怎样努力的反毛、非毛,造谣诬蔑,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他们绕不过去的,那就是解放战争的胜利,除非他们有本事改变那段历史,否则解放战争的胜利——当然对他们而言是失败(袁腾飞不就这么说吗)——就是他们的死穴,一段他们心底挥之不去的痛。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控制了大部分国土,大部分人口,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各种资源和工业设施,拥有400多万军队,还有美国的大力支持,然而三年多的时间就在人民军队的攻击下土崩瓦解,被赶到了台湾岛上,在美国的庇护下苟延残喘。这是为什么?按照他们的理论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的。如果照他们所说毛泽东是经济上白痴,军事上低能,政治上整人,思想上酷爱帝王思想,喜好权术,文艺和军事论著剽窃他人,生活上奢靡享乐,玩弄女性……,就是这么一个人,手提脚扒拉就把蒋介石打败了。如果毛泽东什么也不是,那么某些人口中的“抗日英雄”,“民族脊梁”,“有着海一样的情怀”的岂不是狗屎一样了。
各种对毛泽东的质疑和诬蔑,都可以在解放战争中找到答案。解放战争还是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巅峰,是他政治理论形成的关键时期,里面有着取之不尽的宝藏。所以各种反动派也极端仇视解放战争,他们对这个命门无法驳斥,所以采取了笼统否定和躲避的态度,叫嚣什么“内战只有输赢,没有是非”“内战中国人杀中国人,是一场灾难”“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或者酸溜溜的一句“成王败寇,当然你们怎么说都可以”,却绝口不提内战是谁发动的?占尽优势的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这个为什么不说清楚,某些力量就永远也不会取得真正的胜利。一个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也不肯正视失败,寻出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的失败者,也只配做失败者。
某些力量另一个极力妖魔化的对象就是文革,而中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摆脱悲惨命运,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转机也就在这里。30年来,文革被列为了历史禁区,不允许讨论。听说在80年代,曾经有人向总设计师提议,可否一分为二的看待文革,当即遭到总设计师断然拒绝:文革就是一场浩劫,这一点不容讨论,对文革不能使用一分为二的理论!何其粗暴、蛮横!原来作为客观真理的辩证法,也不是哪里都适用,而要看某些人的需要。共和国历史上的十年时间就这样被屏蔽了。
而一味的否定文革,甚至妖魔化文革,人为地割裂共和国的历史,正是当前诸多乱象的根源。就算文革真的十恶不赦,也要让老百姓明白文革为什么十恶不赦!某些人抓住文革的一些表面现象比如武斗、抄家、剃阴阳头大做文章,全力攻击文革,却从来不敢从思想上、文化上、理论上,用哲学的观点来分析文革。
历史上一个王朝建立之初,都要想方设法稳定局势,巩固自己的统治,也就是把握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逐步牟取更多的好处。毛泽东作为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深知创业的艰难,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在自己的晚年宁可舍去虚名,冒着极大的风险也要发动一场自下而上的文化革命?历史上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要依赖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又是什么力量促使毛泽东首先对身边的官僚集团进行革命?当时的国际形势如何?国内形势又怎样?出现了哪些问题?当时毛泽东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把这场运动定义为文化革命?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为名吗?他有。为利吗?他不需要。为了权力,就更没必要。依照当时的情况,不客气地说,毛泽东即便单身出走,周围人都不跟他,以他的声望,要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另建一个政府,重组百万大军也毫无问题。而离开毛泽东其他人就什么都不是了。
我们无法复制伟人的思想,只能依据自己浅薄的知识进行猜测。中国的文化有精华,当然更有糟粕,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思想文化,积淀了几千年,控制了人们的思想,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鲁迅先生说几千年的历史写满了吃人二字,每一中国人都可以从阿Q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中国的文化必须进行革命,对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必须进行铲除。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了如指掌的两个伟人有着惊人一致的见解。而毛泽东更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预见性提出了走资派就在党内,必须揪出来。然而走资派头上并没有刻着字,当时他们的表现还不是很明显,头上还有各种光环,深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的人民群众还不清楚什么是走资派,也无法分辨谁是走资派。他们有革命热情,却没有分辨能力,只能采取贴标签,抓指标等等简单、粗暴的形而上学的办法,难免造成一些冤假错案,也因此增加了被某些人利用的机率。
毛主席看得过于深远,超越了时代,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又没有跟上,而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又必须依赖一场彻底的文化革命,树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思想。然而落后的思想文化已经影响了中国数千年,早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要想改变谈何容易,何况人的思想是最难改变的。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然而毛主席最缺的也是时间,所以毛主席发出了“多少事,从来急,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感叹。
冒着极大的风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伟人的心境我们已经无从去追寻。大约毛主席此时的心境是悲凉的,也是孤独的。身边的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也包括他曾经的战友。在他们的心中,认为已经建国了,和平了,应该好好地享受了,还折腾什么呢?毛泽东深深了解中国人,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他们身上的惰性由来已久。中国的农民是勤劳的,善良的,但也是最能忍耐的。他们不到万不得已,活不下去的时候是不会反抗的。而一旦他们揭竿而起又无所顾忌,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起义的成果往往被地主阶级窃据,从而变成改朝换代的工具,由此形成了一个历史循环。毛泽东一生最看重的就是人民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贯穿了毛主席的一生。他不断地发动群众运动,就是要通过群众运动教育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让他们关注国际国内局势,培养他们的大局观,关心国家大事,关心自身的利益,把自发的斗争变成自觉的革命,把群众的反抗常态化,频率提高,烈度降低,从而减轻对社会的破坏力。毛主席常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革命无罪,造反有理”,这些话不仅是说给人民群众听的,更是说给那些当权者听的,他把反抗的权利给了人民,让人民以抗为核心,以“四大”为手段,形成对官僚集团强有力的震慑。让他们知道在他们的背后有千万双眼睛在盯着他们,如果不好好给老百姓干活,人民随时会把他们掀下台去。从而把那些官员彻底地变成了人民的牛马,这才是真正的民主监督,这也是毛泽东被某些人刻骨仇恨,从而拼命妖魔化文革的原因。
毛泽东倾其一生之力要把反抗精神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之中,这就为中国人民即使陷入困境之中,也留下了一线生机。而某些人、某些势力也最痛恨这一点,他们叫嚣法治精神,自由民主,普世价值,和平可贵,归根到底都是要把人们的思想搞乱,彻底粉碎那种精神,以自己的东西取而代之,永远抹除劳动人民翻盘的机会。所以这种反抗精神是人民最宝贵的财富,只要它不被摧毁,劳动人民就有希望。
不知为什么,我时常会想起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据说尼克松写过一本书《1999不战而胜》,他预言在1999年前后,现存的共产主义政权将被和平演变而颠覆,资产阶级将会获得胜利,而从1999到2009是十年,恰好是中国文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