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说说治国如烹小鲜

火烧 2016-11-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治国如烹小鲜’比喻,探讨治国需因地制宜,强调毛泽东时代实事求是、基层经验的重要性,批判现代过度依赖西方模式带来的问题,呼吁回归传统治理智慧。

  说说治国如烹小鲜

  谢立勋

 

  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说过“治国如烹小鲜”,也就是治国的道理很简单,正如我们作菜,味道调到适合自己的口味就是最好的,无须许多佐料和调味品。为此伊尹也为商汤说过治国如烹调,盐多则咸,盐少则淡,适中才可口,治国就是如何适中。我们治国用能人,用贤者,根据时势而确立治国方略,无需许多大道理。商汤采纳而商国兴旺,最后夺取了夏桀的江山,建立了商王朝。

  过去我们的大厨师傅,就是用的菜园中的各种菜蔬作为调料,将各种菜的原汁原味烹调出来,真是美味。他们没有今天专家们一大套说辞,也没有今天科学发展的理论,他们就是专心研究各种菜蔬的搭配,从而很科学地调出了各种菜自身的美味,我们对过去的那种美味一再回味,且百吃不厌。

  今天科学发展了,理论也完备了,各种调料做得现成的了,因此大厨们不需要很费力,不需要自身的智慧和业务的钻研,只需要按比例购置配备就能调出各式需要的口味来。我们不禁叹道,真是科学发展了,连菜的口味也调上来了。不过久了,人们觉得这些科学的调味,让人觉得口舌不清爽,吃不出菜自身的口味来,让本来好吃的丰富的菜味也变得千篇一律了,没有菜的本味,只有调料的味。不过许多人刚开始还说现在的口味好,久后,还是想再吃过去那种传统朴实作法的菜。

  毛泽东治国无需别的,就是吸取历史的教训,实事求是,没有时髦的名词和术语,因此充分调动了全国人民的内在积极性,犹如将菜的本身味道激活了,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以至于我们今天仍在享受着毛泽东时代吃苦而获得的成果。一个让世界不敢再小看的国家建立了,一个有自己独立经济发展体系的国家诞生了。一个让外国来朝拜的的国家确立了。毛泽东用的就是如何根据国情来办理国事,而不盲目崇拜国际的先进经验。毛泽东的文化革命,就是要人们从思想上革除那种崇洋媚外的思想意识,不能言必称希腊,当时我们动不动就是苏联老大哥如何做的。也就是我们不要盲目用苏联老大哥的模式来治理中国,否则我们就会受到桎梏,而束缚手脚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因此毛泽东时代用人,一般多是从基层来。他们有基层经验,他们会根据基层实际确立自己的治理方法。他们是在基层干出成绩后提拔上来的,他们是群众中的能人和贤者,因此那时的干部在群众心目中有地位,干部和群众是鱼水情,整个社会风气好得很。

  现在我们的干部自毛泽东逝世后,多是通过捷径走上来的,也就是通过上层路线才成功的。他们不一定是基层的精英,也不一定有基层治理经验。为了不使他们失误,于是就提出了一套套教条来,干部们不需要思想和根据实情考虑,只要如算盘子一样按上级的条文办理就够了,上级就放心了。这也正如我们今天有许多人吃惯了传统菜,也想吃一些用调料做出来的菜一样,否认毛泽东思想,要用西方的理念和模式来治理中国。结果我们表面上看经济发展了,结果是泡沫多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大了。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不是实质性的,因此我们的工资收入的增长赶不上物价的上涨。这是必然的,因为经济没有实际性的增长,那么用什么来维持呢?因此只能用通货来膨胀来蒙混大家的双眼,悄悄地从百姓手中获得利益,还让大家觉得经济宽裕了,以求得得过且过。最终这些时髦菜会让大家的脾胃坏掉的,最后坏掉整个身体。

  我们今天大力提倡法治,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法治就是基本否认人的灵性,而以机械的条文办事。结果法治就是不管实际,只要合乎条文即可,哪怕都说不合理不合情,法治者仍会堂而皇之地说“合理不合法,合情不合法”等来否认普遍的人情和天理。因此我们今天的法治之国,社会风气日下,道德沦丧得近乎动物世界,还谈什么文明。甚至那些汉奸们能在社会上招摇过市,在媒体上大放厥词,也没有人去进行有效制止或打击。这样下去,民族的结局真令人担忧!

  《人性的解读》说:人具有趋附性。即有时人们是不会自己思考的,会随群活动,所谓羊随大群不挨打。明明我们的中医是一种哲学的整体治疗方法,但中医必须要有头脑的人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我们许多盲目的人就随着所谓精英去依附西医,结果导致今天的科学和养生越发展,而我们的病人越多。

  看来我们的治国,还是趋简吧!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干好了就上,干不好就下!以适应为宜,不要搞什么“扶上马送一程”,不要搞什么新名词和新套路,从而减少投机。社会上投机的多了,社会就混乱了,老实人就吃亏了,邪恶就会盛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