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一锅糊涂天下
煮一锅糊涂天下
隐函数
今年的考研终于落下了沉重而滑稽的帷幕,说它沉重,只因那些为此苦苦煎熬了几多日夜的莘莘学子,落幕后只能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其中还杂沉着太多的疑惑,不解和愤怒;说它滑稽,出题之偏之怪令人啼笑皆非,其隐藏的深意绝不是那些从没出过象牙塔的天真学生所能及时领悟的,对此,我不得不叹服教育部的老爷大人们的苦心颐指,从娃娃们抓起,培养接班人,不管通不通,先灌输了再说。至于考前出现的漏题嫌疑和此次出题的变态是否有什么潜在的利益关系则智者见智了,出题之偏之怪是否牵扯到教育产业化、经济化、利益化这样的泽被某些时代宠儿的大计,既得利益者知,天地皆知,我等小百姓也不会糊涂到哪去。只是苦了那些不谙世事诚实的孩子,同事的孩子苦熬了大半载,考完英语后竟然萌生了放弃这次考研的念头,一问才知考题出的让他找不到北,大半都答不上来,自己上网一查,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第一感觉就是这题出的刁钻,象同事孩子这样囿于所学专业的辖制加之尚未经世事,这次可真是武林小菜遇见了灭绝师太的师太,即使久经江湖之辈也难免在此盛招之下猝不及防一头雾水。等再一细究还就真闻出了点杂烩火锅的味中之味,这些题出的不但词汇生僻,还大有深意。
以下此例是这次考研英文的大作文题,看图会意作文。译成中文是:
根据下图写一篇160-200个单词的文章,
1、解释它要表达的意思
2、简单描述这幅图 (文化“火锅”, 既美味又营养 火锅图)(注:火锅图里的文字有:佛、功夫、解构、礼、毕昇、儒、后现代、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天鹅湖、启蒙、京剧等),
3、给出你的评论
本人关注此题,不仅因为此题是今年考研英文的大项,关系这些考研学生的命运,也不仅因为其中涉及到相对于许多学生而言较为生僻的理念范畴和词汇从而使其不知所从无处下笔,更重要的是,在这一锅打着美味又营养招牌的一体化文化火锅的杂烩味中,就透着那么一股子罂粟壳的味道,别说我这是无中生有、别出心裁、自以为是。我就生活在这个N种体制改革所带给我的N种滋味(独缺甜味)的时代。我今天就想品一品这锅杂烩的“美味”,体会一下这锅杂烩的“营养”。
单看火锅里的原料。有没有精华?有!但火锅的目的不是一两味原料的滋味(恕我不能不用原料来比喻他们,因为他们给出的示意图如此),而是要烩出一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的滋味,我本人很崇敬爱因斯坦这位科学大师,也不敢数典忘祖,尤其对如毕昇这样立下了泽被苍生后代的大德业者怀有感念和敬仰的心情,对于我民族的国粹艺术更是欣赏有加。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这是一锅烩出的杂烩,因为它的目的不是提升精华而是对精华的糟践和歪曲,反而它真正要的是烩出一锅糟粕和阴毒。这些大师在这里并不是大师,而是被当作一种粉饰和掩盖,这些人类文明的象征在这里不是文明而是成为了一种掩盖其阴毒的辉煌烟幕。为什么?因为:
“佛”在普通人心中可以是人可以是神可以是一切
“道”在普通人心中可以是神秘可以是天道也可以是仙道
爱因斯坦是科学大师更可以是科学的喻示
莎士比亚是文学大师更可以是西方文学的象征
“礼、仁”在这里显然代表东方文化更是中国文化
说起儒家,本人总不免要愤世一把。儒家特别是程朱理学在其延续延展过程中已成为戕害我民族的思想牢笼和罪魁祸首,两千年来由于儒家理论是最合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依统治者的需要更是对其进行了精微而深入的发展,终使其成为了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障碍,成为了套在人们精神思想上的桎梏,使儒家本质上的反动一面达到了它的极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自唐以后雄风渐落,祸根即源于儒家。宋时将儒学发展到了教条化的程朱理学更是确立了如天条似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等纲常伦理,尤其为世袭制的帝制时代的统治者所推崇。儒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统治者为维护中央集权加宗藩政治体制的世袭制服务的,而将这一政治体制推向高峰的正是元明清三代,使这一理论成为僵化保守而走向彻底反动的也正是这三个朝代,尤其是清代更是将这一理论的反动和保守的意义推向了极致。在元代和明末清初我国曾发生过类似西方的文艺复兴式的资产阶级文化启蒙,出现了一大批有进步思想意义的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分子,他们觉天下先、起来揭露和批判这个反动腐朽束缚人们精神思想的礼教,这一时期最具代表的进步文学著作就是清初的《红楼梦》,然而这一进步的思想萌芽在腐朽、不思进取、夜郎自大的清廷镇压和打击下像一颗美丽的流星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上滑落了。元明清三代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他们的帝制世袭集权统治已使这个一家之言成了套在人民头上的枷锁,并用其反动的一面扼杀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萌芽,最终,中国从世界的顶极强国,仅仅经过半个世纪(1796-1840)的时间便迅速跌落成为西方的半殖民地。元明清三代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具有巨大影响的朝代,它们在遵循中国世袭政治政权循环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把已经严重腐朽而束缚人的精神思想的儒家程朱理学的封建礼教和中国世袭政治政权一道连同它的疆域一样,推向了极端,随后迅速衰亡。至孙中山推翻清廷,结束了上千年已是没落腐朽的帝制到“五四运动”发起,已是在宣布儒家思想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而现在总有些人想把它确立为国之正教,把它说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或唯一代表,如今的主流大力提倡儒家理论,动辄就要牵扯一把,仿佛我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文明就剩下儒这一门了,只有儒才是中华文明文化的正宗,我这里就要骂一声:纯属放屁!不过是你们别有用心的手段而已!
再看看这个“启蒙”,不用说,但凡有点常识的人就知道这个“启蒙”不是那个巴黎公社的共产主义运动启蒙,对此,我想对某些人说,即使你们恬不知耻暗示他人,希望他人也将你们看成是中国现代的资产阶级启蒙者(恕我这里多心一次),恐怕也是枉费心机,骡子就是骡子,加个金鞍子也成不了马。当然,这里的“启蒙’更多的就是要启蒙不谙世事的孩子们要知道历史上的资产阶级启蒙之辉煌之伟大之丰功。
至于这个“解构”,何为解构?即“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的雅克·德里达,其主要立场就是反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打破在他看来被社会当作真理、唯一或者说是具有单一统合性的东西,解构主义提倡的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一切是不确定的,没有界限可言,不承认运动中的相对静止,反对真理的客观存在,没有什么是可信奉的。我就纳闷了,这世上这主义那主义太多了,单挑一个“解构”,让我这个“多心人”费解了,难不成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社会主义还要熟悉的词汇,难不成中国的大学生个个都是哲学家,抑或在暗示这个世界不是黑白分明的,大家见面不要再打哈哈,“今天天气不错,艳阳高照”,无暗无明,何来“艳阳高照”,无黑无白,何来昼夜之分。反权威不是件坏事,可以推动历史的进步,我只是不明白今天的中国谁才是垄断一切的权威,不是早就“祖宗不足法”了吗?所以劝尔等不要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反来反去反到自己头上,培养出一批叛逆来。世界也当然是不停运动的,恐怕小学生也知道,但没有相对的静止,自我生存上就说不过去,见过谁整日整夜的运动不睡觉,自然这样的白话是不会说的,说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绕着星核转,皆有明晰的轨迹可寻也没错,但同样是围着核运动,微观世界的电子轨迹可就难寻,那就是一个神出鬼没的样态,宏观世界的规律是不能硬套在微观世界上的,但谁能反对宏观世界的规律不是它遵循的真理,同样微观亦如此,真理当然有它的相对性,但同时也有它的绝对性,因为不同的境况就必须遵循不同的规律,这就是世界的存在实况,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一个“解构”理论看似很超前,很和谐,但抹杀不了宏观世界中我们视觉中黑白两色的天然存在。同样,人类历史处于阶级发展的阶段中,阶级存在就是它的天然实况,我们尚未迈出阶级时代的门槛,否认阶级否认阶级社会必然遵循的真理—阶级矛盾是其运动的动力,就是包藏祸心,绝不是什么“普世”“仁爱”这等虚伪的华丽帷幕可遮掩的,阶级社会就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社会。
当然,这世上提倡的主义是太多了,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主义,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主义,这自然是个立场问题,但也是一个真理和谬误的最终划分问题,无论有多少‘解构’试图潜移默化引导人们模糊是非标准,也不能改变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切身感受,阶段历史中社会遵循的规律是这一阶段客观的真理,我坚决相信在阶级社会的历史阶段,对于真理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唯一的标准:即哪一种主义是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和服务,哪一种主义就是阶级社会的真理,人人都不愿再回到奴隶社会,原因是人人都不愿做奴隶,奴隶主总是少数的,猛然再回到那个时代,保不齐今天的“人上人”不是奴隶,既然自己不愿尝试被奴役的滋味,满口“仁爱”的“君子”们难道要抛弃你们大力推崇的宗师教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道。今天的人是反对奴隶制的,至少那些在心里很愿意做也正在做着今天奴隶主的人也堂而皇之的反对奴隶制,原因就是社会整体的道德意识进步了,在这种境况中说出有悖于社会整体意识范畴的话就是一种愚蠢行为,同样斯巴达克斯也被誉为奴隶时代反抗压迫的英雄从而光照千秋,他再也不是被那个时代钉上十字架的叛逆了,不会再被那个时代的主流污蔑为“反贼”或“刁民”了,他代表了被压迫者,代表了绝大多数,他的反抗动摇了奴隶制的根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可见,被压迫者总是绝大多数,总是倾向更公正更道德更人性化的进步力量,难道人类否认进步不是必须要信奉的真理吗?一句话,阶级社会中真理总是站在被压迫的绝大多数一边,尽管今天的人类仍未迈出阶级社会的门槛,压迫与被压迫的形态变了,但本质未变,虽然不是一种直观上赤裸裸的残酷和血腥,但这残酷和血腥的本质未变,正如马克思所言:“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资本主义以其前所未有的对人类生产力高度解放的这一现象为自己的进步作为能够永存的辩护辞,但它却将人类分化成鲜明的两极、使一部分少数人以资本的力量残酷奴役和压榨绝大多数的人,这是它给人类文明究竟是否带来进步而难以自圆其说的致命缺陷。很明显,纵观历史,社会及其文明是否进步的评判标准总要落实在社会整体的道德意识觉悟的提高与否上,而这种意识形态决定于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一边是金融大鳄们为手里的热钱找不到更好的投资对象而发愁;一边是穷乡僻壤的拾荒者的无望,一边是窃国者的暴富;一边是争扎在生存线上被剥夺了本属于他们权益的劳而固穷者,天地悬殊般的不对称,不是两级分化又是什么?不是黑与白的鲜明对照又是什么?
“后现代”即“后现代主义”,上文所提到的解构主义就是后现代主义里的一个基本主张,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本身源于对越来越极端化和畸形化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不满,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现代科技和理性,科技应为人造福,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但资本主义发展把科技和理性推向了极端,走向了人的对立面,理性变成了纯粹的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变成了部分人掠夺他人的御用工具,人沦落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同时资本主义以其掌握的先进科技和高度的生产力加剧着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破坏,资产阶级依靠科技建立了庞大的工业生产体系,并使科技和理性变成了获得私利和殖民掠夺的工具,加深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
鉴于种种不能化解的矛盾存在,尤其是二战对世界的破坏力度及后果,促使人们追究这一切的根源,从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表象上看,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是某种严格而规范的理性,故开始追根溯源,把现代社会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归于西方几千年以来的规范而严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针对传统哲学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行近乎“疯狂”的批判和解构,推翻一切固化的、逻辑的、理性和确定的东西,认为只有如此才能释放人的本源,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或自然意义上的人。我们知道形而上学坚持极端的“二元论”, 相信绝对的静止,而后现代与其正相反,主张事物没有质的不同,一切都处在无时无刻的流变中,这样人们就只能面对一个虚无的、不确定的,没有质的差别的无序化世界,后现代主义本意上是针对形而上学的彻底颠覆,从而以无质差别的知识甚至感知解释周遭,所以,后现代主义只是表征着对当代社会的一种知识态度而已,不能从根本上为当代社会医治病根。
后现代主义对资本本主义所带来的种种后果的强烈批判,对此种社会继续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已严重怀疑,这本是资本主义自我发展中被自我否定的一种必然现象。但人们可能要提出疑问,既如此,资改代表们(恕我直言,本人认定能攀爬到xx部并有权审定各项高等考试命题的官爷们非右即资,不如此是坐不上那些高位的),为何在火锅里加上个“后现代”,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的确有这点味道,这也应了一切反动逆行者总也逃不出他们的逻辑怪圈的必然结果。但别以为这是一种愚蠢行为,至少他们不这么想。因为后现代主义虽然是资本主义畸形膨胀下一种不满的结果,但其主张可以被资本主义、至少被中国的资改派们用来反对真正能为他们掘墓的真理主义,为什么如此说呢?后现代主义否定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质的差别从而是一事物成为一事物而非他事物客观现实,这正是资改派看重的核心,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可确定的东西,没有能为之献身的真理,所以一切都融化在不分彼此,没有等级,没有疆界,当然更没有阶级的分化中,故此,科学(爱因斯坦)和神佛联姻(好在次题文中还没出现真主和基督)、现代社会可以和提倡“仁义廉耻”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择取同样的价值观。
实质上奴隶主和封建统治者欺民愚民的本质和资改右右们的心态是一样的,“礼”永远都是那个“刑不上士大夫”的礼;永远都是奴隶必须要逆来顺受的“礼”,当义和团违反了这个“礼”后,直到今天还被骂为最丑陋最愚昧的暴民,中国历史上被“正统”贬为乱民暴民的就是这些个不守礼的“反贼”、“流寇”,总是这样被骂被定性,小民们哪敢轻易“不顾廉耻”,所以就全世界来说,中华民族最出类拔萃的品性就是“韧性”、超强的忍耐力,这一切宣扬说到底是让你成为一条软体动物、也或者是让你成为只知吃喝玩乐、浑浑噩噩的家养猪,倘若真做了猪你还是幸福的,起码不为吃喝发愁,还能有一窝居栖身,怕只怕连猪都做不成,因为中国的富人和西方的富人在对待奴隶的问题上,其手段伎俩不是一个等量级的,水平太凹,更何况他们还要做西方富人的奴才,有苦难言,所以要听从洋主子的密授计艺,为国人带来个现代价值——“普世价值”(估计西方人民也未必知晓),从此不分你我彼此,四海皆一家。经年累月的“启蒙”,让小百姓在这两个字上耳濡目染,时间一长自然产生某中联想,西方资本主义启蒙运动中先觉者的功德理所当然也将是当代中国资改派的历史评价,至于资本主义由于有了启蒙运动自然永远“功德无量,恩泽万代”。
这锅杂烩的目的就是混淆是非,惑乱心智,让你渐入为奴的境界尚不自知,心甘情愿地去争取做稳奴隶。提倡无疆无界,让你在毫无设防的心态中洞开国人大门,让强盗们自由出入。这就是所谓的“美味”,这就是所谓的“营养”。
煮吧!翻腾吧!煮一锅糊涂天下!
已不敢奢想火锅里能飘出沁人心脾的芬芳,那屡幽香只能在心头流淌。
附1
再看看今年考研英语中的小作文题,题目是:
以研究生会的名义写一封通知,通知的内容是为全球一体化的国际会议招募志愿者,这个通知必须包括申请者的基本职位要求及你认为相关的其他信息。
写100个字左右
看到这一题目,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大小作文题配合得天衣无缝,首尾相顾,相互呼应,我不想在关于对考生文体能力的技术考核方面深究,但就内容而言,你开什么会,可以有多种选择,他就偏要开个“全球一体化”的国际会议,真是“别具匠心”,难怪某些被这“全球一体化”侵夺了自己权益的受害者也认为这个时代理所当然全球一体化,因为这种氛围、这种浸润、这种渗透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至今还不懂这个理念,甚至反对这个理念的人简直就要该逐出地球了,尔等小民不是石器时代的蛮人,我等小民自然争先恐后的显示我等不是石器时代的蛮人,再说了,放眼望去,在中国吃喝玩乐穿哪样不是国际化的,真正的世界大同了,普世了,和谐了,东方也罢西方也罢,资方也罢社方也罢,富的穷的,高的低的,黑的白的在本质上都一回事,从来就没有国贼汉奸一说,自然也没有忠义一论,只有人性,就人性而论,人家已经跪了千年了,违反人道人性,凭心而论身同感受,该让人家站起来了,人人都要信奉礼信奉大爱无疆信奉普世信奉不确定原则,谁要再提单元化,想要确定方的不是圆的,尔等便是逆历史潮流,轻了说就是遭人耻笑,大了该不会被历史车轮碾个粉碎吧!
附2考研政治题,题目如下: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毋庸置疑, 梅先生是国人公认的艺术大师,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做出了贡献,我们叹服其深厚的精湛的艺术功底,临危而不乱,化腐朽为神奇。
但我想问一问,资改精蝇们,你们是大师吗?中华民族授予你们这一荣誉了吗?从过河论,不争论,特色论一路趟过来了,你们做了什么造福国家黎民的德业?你们所作所为的一切有哪一项能流芳后代子孙?但凡被誉为大师的人,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为人类的文明真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造福了人类。二、其贡献是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独创。请问,自喻为大师的资改派们,这两项你们满足了哪一项。
请问“大师们”: 你们的贡献在那里?我只看到你们对我共和国三十年艰苦奋斗结出的果实蚕食鲸吞,祸国殃民,为求自保,又引狼入室,欺天罔地,自毁长城,将一个已站立起来的民族再次打入被被列强资本奴役的地步,将一个国家再一次推入强敌环伺、狼贪虎视的境遇,将一个民族再次置入危机四伏的时刻,这就是你们的失误?不错,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但失误和罪过是两回事,错误和罪恶岂能相提并论,我们不能原谅历史上的一切汉奸败类卖国贼,因为那不是失误和错误,那是对我民族的犯罪和背叛!那是祸遗子孙、遗臭万年的弥天大罪!这个大罪你“失误”不起,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对这样的罪恶亦无权赦免,因为我们不能再犯第二次“失误”的罪过,对这种罪恶你们即使有通天的本事也难再“化腐朽为神奇”!即使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去暗喻、去诱引那些不谙世事孩子也做此想,在此我正告你们,你们纯属痴心妄想!只要这些孩子们身体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就终将成为审判罪恶的强大后续之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