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人员全面实行绩效工资的负面影响与对策
事业人员全面实行绩效工资的负面影响与对策
周玉平
2010年1月11日
国务院已经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所有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要求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据了解,宜宾县已为此完成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做好了实施准备。全县有事业单位人员一万多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已于2009年1月起实行绩效工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也已于2009年10月起实行绩效工资。2010年1月起实行绩效工资的,主要是县、乡政府和部门内的事业人员,高中和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师,县级医疗机构的事业人员。
事业人员实行绩效工资,增加了事业人员的规范性收入(宜宾县人均1万元),基本消除了县级部门、乡镇机关内部的公务员与事业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对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动事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从调查了解到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的实际情况、即将实行绩效工资各类事业人员的反应来看,事业人员全面实行绩效工资也会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
一、事业人员实行绩效工资后的负面影响
1、向管理者倾斜,挫伤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已实行绩效工资的义务教育学校,预留的30%绩效奖现在还没有兑现,但分配方案中首先提取了管理人员津贴等,未担任管理职务的一线教师能够分配到的金额较小,已出现了矛盾苗头。因为管理者虽有管理工作,但已相应地减少了教学工作量。而向基层村小、向商州等艰苦地区的倾斜,教师们都没有大的意见,认为应该这样。
2、收入不升反降,出现抵触情绪,事业发展可能会受影响。最突出的可能会是高中教育、县级医疗机构的骨干医生。由于收费来源、分配制度等原因,他们原来的收入很高。实行绩效工资后收入肯定会减少,必然会有部分人员难以正确面对,工作责任心会下降,工作量会减少、工作质量也会降低,我县的高中教育、医疗质量很可能会出现滑坡。
3、与翠屏区、市级单位和市外地区相比,绩效工资水平差距太大,骨干人才将会大量流失。
4、绩效难以真正科学测度和考核,平均主义将会盛行,多劳难以多得,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可能下降。
5、实行绩效工资,规范了收入分配,收入差距从隐蔽转向公开,矛盾全部集中于收入方面并可能激化。虽然一线职工的收入比以往增加,全体职工的平均收入也增加了,但单位内部的矛盾反而集中于收入差距,并可能在年终分配时激化。
二、原因分析
1、对过去收入和绩效工资的认识有偏差。一些人认为收入不能比过去低,而不管过去的收入来源是否合规、收入水平和分配是否合理。如果过去的收入机制和水平都是合理的,又何必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一些人认为人均绩效工资就是自己的,不能再分配。没有认识到基本工资就是对完成基本工作量的补偿,绩效工资本应全部用于最终绩效的考核评价。
2、机关内部的事业人员与公务员的差别仍然客观存在,同工不同待遇,影响事业人员积极性。公务员现在仍然是录用制、退休工资从财政领取且比社保养老金高、津补贴全部按月兑现到个人不与绩效挂钩。而事业人员即将全面实行合同聘用制、参加社保从保险机构领取退休金、绩效工资中已划出一定比例用于绩效考核奖励。
3、过于强调了绩效工资对管理和事业成效的促进作用,人为地把矛盾集中于绩效工资制度。弱化了其他管理措施的作用。
4、事业单位仍然出口不畅,难以真正实现有效的绩效考核和辞退、解聘不合格人员。事业人员同公务员一样,感受不到全社会的巨大就业压力,和近乎无限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供给对现有事业人员的替代作用。
5、一些单位的绩效工资方案不尽科学合理。一方面,绩效工资制度是新事物,才实行第一年,制度有一个逐渐积累经验、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确实有限,方案设计时并没有真正听取群众意见民主决策、不完全适应单位自身实际,考虑得并不科学合理。
6、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外部监督不力。职工害怕单位负责人拉帮结派、打击报复,也难免出现单位负责人以权谋私、独断专横等问题。
7、我县财政收入水平低、发展任务重,绩效工资与翠屏区、市级机关差距过大。从事同样的工作、付出同样甚至更多的劳动,却得不到基本相似的报酬。有时难免让人产生不是一个世界的错觉。工作积极性肯定会受挫,人才肯定会流失。
三、对策建议
1、加强事业单位改革和绩效工资制度的宣传。特别要强调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资金来源减轻老百姓负担、同最终绩效挂钩三个方面。
2、绩效工资方案要充分征求单位职工意见、反复调研论证、定期调整优化,使其尽可能公平合理。方案中应该明确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职能区分,考虑管理人员与执行人员绩效考核方式的区别,要向一线岗位、向艰苦偏远地区倾斜。
3、加大绩效工资中奖励部分的比例,体现绩效工资的真正作用。注意综合运用绩效考核和其他管理措施,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4、改革公务员的津补贴发放方式,拿出与事业人员的相同比例来进行目标(绩效)考核。既实现公务员与事业人员的相对公平,又发挥绩效考核对公务员的激励约束作用。
5、尽可能缩小绩效工资水平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在财力逐步增长、能够承受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缩小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人员绩效工资水平与周边地区的差距,以实现收入公平、减少人才流失。实际上,很多单位在规范津补贴后也在想方设法增加职工的收入,财政支出中实际用于人头的支出并不少。还不如开前门、堵后门,减少大家因采取变通办法而违规违纪和一些人混水摸鱼的可能。
6、事业单位尽快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真正实现按编定岗定责定薪、以岗聘人,年度考核决定去留,健全社会保险疏通出口。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制度在这种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7、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民主管理、外部监督。避免单位负责人管理的随意性,预防管理者以权谋私和打击报复。
作者博客地址:新华网http://zhouyuping.home.news.cn/blog/
博客网http://zhouyuping.bokee.com/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