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和群众的关系
领袖和群众的关系
最近看到有些网友们讨论,是英雄还是人民创造历史的话题。有的网友说的很好,鉴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对当前的改革开放,很有现实意义,本人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共鸣。
记得小时候有篇课文,讲的是三只动物拉车的故事。因为年代久远,无从查找原文,网络上有好几个版本,引用一个来看。话说,一辆货车陷进了水坑里,小马往路上使劲拉,天鹅往天上飞着拽,螃蟹往湖里横着拖,大家都尽了力,但货车始终没有出水坑。
这仅仅是一则童话故事,告诉少年儿童们一个道理,就是要团结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好。对儿童的教育,是很有意义的,已经足够了。
童年时候接受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是有很大影响的,对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是决定性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我发现很多成年人,仍然津津乐道,还在引用这个故事。“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对于成年人,拿这个故事来引用一下,也是可以的,但要去掉童话的成分,毕竟成年人的认识和分析能力,要较儿童们成熟了许多;如果还是照抄照搬童话故事的话,真要误人子弟,贻害非浅了。
从成年人的角度,我对这个故事,做了如下改动:
话说有一个地球村,村里住着很多动物,村的西边有一个大湖,湖里也有很多动物。出村子,沿着湖边有一条向北的小路,不很平整,直通北边的农贸市场。
小马是地球村里的采购员,负责供应村子里的日常生活用品。有一天,他为村里买了一车蔬菜,拉着回村。路上,天下了一阵大雨,路上有了积水,到湖边的时候,车子陷进了一个积水坑里。
小马对这条路是很熟悉的,知道水坑并不深,于是尽力往前拉。眼看就要出坑了,这时右边的湖里爬上来一只大螃蟹,大喊着,“等一等,我来帮你一把!”不由分说,大螯夹在了车轮上,车子向右一拧,又滑进了水坑。
这时,暂住在地球村里的一只天鹅,刚从湖里洗完澡,飞过小马和货车的头顶,看到这种情况,于是也下来帮一下忙。不成想,越帮越忙,螃蟹往右拧车轮,天鹅往上拉左轮,可想而知,车子加剧拧向右边的湖里方向。
小马真得生气了,先把螃蟹一脚蹬到一边,右边的力道一减,小马调正方向,猛一用力把车拉了出来,把天鹅闪了一下。天鹅这下飞到了右边,拉住车子的右辕。
菜车继续前行,由于天鹅不停地一起一落的拉右辕,既干扰了车子的平稳,一些干净新鲜的蔬菜抖落掉到了泥泞的地上,有些瓜果摔坏了不能吃了。
趁着小马停产到后面捡菜的时候,天鹅一个飞腾,车子急剧右拐,眼看就要滑进了湖里,蔬菜滚落了一地。只见小马眼疾手快,一下按住车子,朝村里大喊着,“快来人啊!运菜的车要掉进湖里啦!”
地球村里的动物们,听到了小马的呼唤,小牛,小狗,小猪,小羊,等等一个接着一个的跑出村来。小牛帮着驾辕,稳住车子;其它的动物们,怒不可遏,上去把天鹅掠下来,历数天鹅的罪状,想把大家伙儿的粮食,以及赖以运粮的货车毁掉;甚至有的小动物回忆起,天鹅以前就不是好东西,有一次在湖里潜水时被河马逮住,天鹅苦苦哀求,答应以后有机会一定给河马偷点地球村的蔬菜来,河马才放了她,怪不得放着地球村里干净的温泉不去,三天两头地往那个脏兮兮的湖里跑;小动物们气急眼了,痛打了天鹅一顿。
这时,小马和大家伙儿一块将地上的蔬菜捡起来,重新装好车。小马在前,小牛在后,两人驾辕,其它小动物们,拉的拉,推的推,因为是大家伙儿的粮食和车,所以大家都格外卖力,不一会就把蔬菜送回了村。
整顿好以后,小马对大家说,天鹅毕竟也是咱们地球村的人,还是把她接回来,让她反省反省吧。小动物们不情愿地把天鹅抬回来,由于太恨她了,就不告诉小马,悄悄地把天鹅关在了一个偏僻的小屋里。谁见了天鹅谁就骂她一顿,可怜的曾经美丽的天鹅,自知做错了事,又羞有愧,悔恨交加,不久便发病死了。
故事并没有完。
那只被小马踹下去的螃蟹,大家都知道,螃蟹皮是又厚又硬,两只凶残的大螯也很有力,一贯横行霸道,小动物们还是很怕他的。小马、小牛也知道他有一些本事,有时也让他做一些打扫卫生的事;更何况他很会拍小马、小牛的马屁,偶尔小牛路过湖边,给小牛磨过鞋掌,以前还用它那稚嫩的小螯给小马梳过马尾,因此博得了小马和小牛的好感,总觉得它还不是太坏;每次犯了过错,踹它两脚,螃蟹也会来事,每次认错态度都很好,于是再给它次机会,等它改正。
就这样,这只螃蟹,在村里和阴沟里不断地来回折腾,有时候在阴沟里蛰伏很长时间,它的双螯也养得更加有力,更加阴毒。它终于等来了机会。等大的动物们都老没了,是它横行霸道的时候了。
故事到这里,暂告一段落。个人觉得,这才像是成年人的故事。
返回头总结一下。
开始,小马当然是英雄,是他把车最终从泥坑里拉了出来,并行进在路上,虽然还有螃蟹和天鹅的掣肘,毕竟还是按小马的路线行进着。
需要指出的是,小马虽然是个英雄,但毕竟是个人英雄主义。因为他的力比天鹅和螃蟹大,所以还能艰难的前行;假如螃蟹换成了河马,那货车岂不是要被河马拉进了湖里了吗?所以,小马开始时,只是英雄,还称不上领袖。
但是到后来,小马不仅是英雄,而且成为了领袖。领袖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既是群众,又是群众的向导。
领袖首先是群众,只有他和群众的利益、目标一致,群众才能认可他,和他一起向目标进发。小马当然和地球村的动物们,利益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拯救大家的粮食和运粮车,所以大家会一起朝同一个方向努力,并且货车会稳健的向前行进,车上也不会再掉东西。小马既是领袖,同时又是马、牛、狗这个群体的一员。
试想一下,如果小马只是驾辕,让小牛和小狗出力,而自己不出力,时间久了,小牛和小狗们累挺了不说,他们也会看穿小马没有出力,从而反对小马。
领袖其次要站在群众的前头,为群众指明前进的方向和需要防范的危险。
领袖的出现和存在是相对的。领袖在斗争的实践中是必然产生的;领袖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达到共同的目标,必然会在斗争实践中教育群众,从而产生更多的领袖;等到群众全部觉悟,人人都变成了领袖,领袖就自然会消失了。
这和由于经济地位不同,而产生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一样,人类思想觉悟的差别,也会导致阶级的产生。只有全人类的经济地位和思想觉悟都一致了,阶级才能彻底地消失。领袖的作用和重要性,正在于此。
只有忠于全人类的领袖们,持续不断的努力,领导全人类持续不断的斗私批修,才能首先消灭经济地位的差别,最终消灭思想觉悟的差别,实现无差别,无阶级。
总之,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群众变领袖的历史。人民群众不能自觉地创造历史;领袖离开了人民群众,也无法创造历史;个人英雄主义,不但创造不了历史,甚至还会阻碍历史的发展。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领袖与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的,直至全人类人人都成为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