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领袖与人民

火烧 2017-04-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区分唯我独尊与非唯我独尊的领袖类型,强调毛主席作为人民领袖的典范,突出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

 

ce204f56b43e04e851ae556d0db15b95.gif

领袖与人民

 

有人说,“领袖越伟大,人民越渺小”。这种说法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但是不能和所有的领袖混为一谈,因为领袖是分多种类型的。领袖,就是指在政党、国家、社会团体或某一领域中具有超群的的才能和凝聚力,具有最高威望、地位和权力的人。这是领袖的基本属性和各种类型领袖的共性。抛开这种共性,那么领袖之间也就不尽相同了。抛开共性,领袖主要分两大类——唯我独尊的个人英雄主义领袖和非唯我独尊的个人英雄主义领袖。

唯我独尊的个人英雄主义领袖

在事业未取得成功之前,具有本质属性的领袖通常都能够同群众打成一片、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而不断地博得群众的爱戴和支持,但是一旦他们的目的达到、事业成功以后,他们就会不知不觉的脱离群众、远离群众。导致他们脱离群众、远离群众的根本原因就是——

认为当初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主要是取决于自己的智慧、才能和作为,而非群众的支持和共同奋斗的结果。认为群众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实践自己的思想而实现宏伟事业的工具。认为如今的权力仅仅是自己的、而非群众赋予自己的,群众应当无条件的服从于自己的权力。

脱离群众、远离群众之领袖通常表现为:自以为是、对群众的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声音充耳不闻而置之不理、越来越藐视群众、把自己的利益看成高于一切。这就是“唯我独尊的个人英雄主义领袖”。在这种领袖的意识中,他和人民群众的形象是成反比的,即“领袖越伟大,人民越渺小”。这种领袖尽管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地位,但他的脱离群众的思想和言行将不可避免的导致人民越来越和他离心离德、进而失去人民的拥戴和支持,最终导致自己的权力的削弱、颠覆甚至失败乃至灭亡。

历史上这样的领袖很多,如项羽、李自成、洪秀全等。

非唯我独尊的个人英雄主义领袖

无论是事业取得成功之前还是之后,都能够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在人民群众中调查研究、谦逊而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声音,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刻为人民群众着想,将人民群众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这就是“非唯我独尊的个人英雄主义领袖”。毛主席,就是这样的伟大的人民领袖。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年代,毛主席就是以其这样的伟大人民领袖的独特魅力领导中国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和严峻的形势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建立了新中国、进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丰硕而辉煌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从而在他的有生之年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革命的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兵民是胜利之本;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为人民服务。这些话充分反映了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高度欣赏、信任、重视和关爱。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数十万人民群众高呼出响彻云霄的“人民万岁”。这句话足以说明毛主席至少已经在思想上将人民放到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了。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建国后,人民真正的当家做主、扬眉吐气、意气风发、振奋激昂、乐观向上,以国家主人翁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复兴中华之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之中。为了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而有效进行,毛主席常常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进行调查研究。他的足迹遍布了神州大地,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人民领袖对人民直接的深情厚爱。由此,一首脍炙人口而久唱不衰的《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歌曲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幸福憧憬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高潮中应运而生了。

为了维护人民的团结、避免人民内部可能产生或业已存在的矛盾的产生或激化而导致内部斗争和分裂,毛主席审时度势、睿智而严谨的写下了精辟的政治雄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主席说,“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后来这句巨幅标语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而存在于中国各个医疗单位的许多地方(尤其是正门口),这足以反映了毛主席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对人民关爱的领袖情怀。有一次毛主席外出时,身边的工作人员提出要带警卫人员随行,毛主席未予批准,他认为人民是不会搞他的。50年代初,当毛主席听说“淮河发大水,有些老百姓为了逃生而爬到了树上却又被蛇咬死”的时候,恻隐而怜悯之心使他落下了一个政治强人的男人泪。随即,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淮河”的伟大号召。随着这一伟大号召的发出,治淮工程的建设便雷厉风行而立竿见影的进行了。治淮的成就在今天仍然至少为淮河流域的人民所享受着。50年代中期,当毛主席听说长江下游地区古往今来一直肆虐着这里人民的血吸虫病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的时候,他以一个伟大人民领袖的爱民情结奋笔写下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这九个大字。随后,在这九个大字精神的召唤和鼓舞下,新中国的医学工作者们终于将血吸虫抑制在不萌发、不为患的程度内,进而消灭了血吸虫病而使患病区的人们平安健康至今。当毛主席听说某地因搞建设而拆迁民房一事引起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愤怒时,便立马站在被拆迁户利益的角度攥写了一篇具有较大说服力、震慑力和制约力的相关文章。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毛主席作为党、国家的最高领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为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而主动要求将自己的生活标准降低到最低程度。由于上行下效的意义和表率作用,他的行为使全国绝大多数干部都能够在主观上或客观上和人民共度难关。1976年夏天,唐山爆发了7.8级特大地震。处在病危之中的毛主席惊闻噩耗后便寝食不安地时刻关心着唐山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情况和抗震救灾的情况。

毛主席,就是这样时时刻刻的欣赏人民、信任人民、重视人民、关爱人民。他对人民的欣赏,激发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他对人民的信任,凝聚了人民的智慧、团结了人民的力量;他对人民的重视,提高了人民的社会地位、增强了人民的社会主人翁感和社会责任感;他对人民的关爱,增强了人民的社会优越感和幸福感。这一切,使毛主席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具有超强人格魅力和凝聚力的伟大的人民领袖而赢得了人民的衷心爱戴,同时也使人民成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伟大的人民;这一切,将共产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推向至高无上的境界而使人民与共产党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无怨无悔的艰苦奋斗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之中。

毛主席,作为伟大的人民领袖,他的伟大形象和人民的形象是成正比的。毛主席越伟大,则人民越伟大;人民越伟大,则毛主席越伟大。毛主席和人民之间是鱼水相依、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关系。雁无头不飞,群龙不可无首。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是不能没有领袖的。只有像毛主席这样时刻欣赏人民、信任人民、重视人民、关爱人民,与人民鱼水相依、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伟大人民领袖,才能使这个政党立于崇高而绝对的执政地位,才能使国家和谐、康宁而处于真正的太平盛世,才能使国家的人民活得有尊严、有信心、有骨气、有道德、有良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