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国父君父与人民领袖

火烧 2016-11-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探讨孙中山被尊为国父的由来,分析其称谓的西方来源与历史背景,对比其他国家对国父的定义,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指出国父称谓与人民领袖的差异。

  近日,中央高规格隆重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有人不解,有人困惑,群里网上,纷纷议论。有人说这是共产党走错了家门,错拜祖宗,错认国父。今夜,作者就来试着谈谈所谓国父这个称谓。这是一个困扰左翼许久,早就应当弄清楚的问题。

  首先、.国父这一称谓,不是中国的原产,而是近代以来由西方传来的一个专用名词。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的这个“国父”,显然又是主要缘于基督教的“圣父”概念。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讲,这种称谓,有两个主要的直接来源: 一是华盛顿被称为美国国父(不管我们喜欢与否,这个名副其实。因为在他之前,地球上还没有美利坚这个民族国家);二是国民党曾通过正式立法,将孙中山尊为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个,稍微勉强一点。因为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孙先生在救亡中所努力再造的,是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现代民族国家中华民国)。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像邱吉尔,戴高乐这样在二战中力挽狂澜的民族英雄,后来又成为其首相或者总统的伟人,也从未被英国或者法国人民称之谓国父。除了上述两例,还有一个在所在国的历史上,被其普通人民公认为国父的,这就是土耳其的开国领袖凯末尔。其他的,即便是甘地之于现代印度,曼德拉之于今日南非,也很少有人用国父来歌颂与赞美他们。道理很简单,能被历史与人民公认为国父的人,必须是这个国家,甚至是这个民族的缔造者,而不仅仅是引路人。而在甘地和曼德拉之前很久,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印度与南非,早已在历史上存在着。

  再次、在中国的历史词典上,曾经有一个专用政治名词,与国父这个专用敬词很相近,那就是“君父”。这是个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敬词。我不知道,那些一提起中国传统文化就切齿痛恨的人,又为什么会欣然接受和如此喜欢“国父”这种同样带有封建色彩与个人迷信的称谓呢?其骨子里透出的,难道不正是儒家中国礼制文化的隐性传承吗?

  第四、作者曾经在自己为毛主席诞辰120周年而创作的文章《人民呼唤与呼唤人民》中讲过,相对于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类由外来价值与语言编织的桂冠,毛主席让中国人感到亲切自然的称谓,是伟大导师与人民领袖。尤其是后者,才是中国人民与中国历史赋予毛泽东同志的专用名词。主席身前,从来都是坚决反对天才论,反对英雄史观的。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毛主席健在,是绝不会接受国父这种尊称的。因为,这不符合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关于领袖与人民的辩证关系和基本原理,这也不符合这个5000年古老民族与国家早已存在与发展的基本事实。没有昨天的中国,那有今天的中国。事实上,早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制定五四年宪法时,连国家主席就是一个国家的元首这样的现代各国通行的表述,毛主席都是坚决反对的。他说,这不是什么谦虚不谦虚,而是一种对科学认识与表述的正确坚持。

  第五、综上所述,在作者看来,人民领袖和革命导师,应该是我们对毛主席的最准确也最亲切的称谓。我们不需要用什么国父之类的鹦鹉学舌,来赞美自己的导师和领袖。所以,什么错认国父之类的议论与抱怨,都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无事生非的。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国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近代以来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国共产党人肝胆相照的伟大朋友;而我们的毛主席,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民族英雄,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与人民的伟大导师,是中国各族人民心中永远的伟大领袖。

  作者: 晓泉(夫子)     2016年11月15日于成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