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毛泽东

火烧 2017-04-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教育家的贡献,涵盖延安时期扫盲运动、教育方针及对新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突出其在提升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

f9c98c3010ac476bffaed4c75abb60ea.gif

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毛泽东

 

如果说,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思想家、文学家和预言家,那么认同的人一定占绝大多数,甚至其中还包括许多反毛者。但是,如果说毛主席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那么我想反对的人一定不占少数、甚至就连一些拥毛者也不以为然。那么毛主席究竟是否称得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呢?对此,还是让我们以历史事实说话吧……

 

在旧中国,由于受社会等级歧视观和性别歧视观的影响,在国民中占绝大多数的被剥削、被压迫阶级没有主观和客观上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条件和机会。即便属于压迫和剥削阶级中的许多女性也不乏其中。因而使国民素质长期处于低劣的状况。这也是旧中国贫穷落后、懦弱无能之根本原因所在。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实行了形式上的共和。但是封建思想仍然在较大程度上惯性存在并影响着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受教育状况也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实质上的改善。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延安时期(甚至更早),在毛泽东的作用下,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总结了旧中国因普遍没有文化而致愚昧无知、贫穷落后的教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废除或消灭了那些剥夺人民(包括强势群体中的妇女)受教育权的封建因素和社会因素。从而使进入了学龄期的孩子们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到了教育。就连许多不同年龄段的成年文盲也通过夜校的教育形式而接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效果的扫盲性教育。著名的陕北秧歌剧《夫妻识字》便是那个时期这一背景的代表体现。从那时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区域内,广大妇女因此而同男子一样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权。由此而激发了广大妇女的智慧和才能,从而使他们成为建设和发展新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重要力量之一。尽管那时还没有像今天这样产生过如此高密度的高学历者,但是却为后来新中国的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奏响了中国教育制度根本改革的序曲,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教育方针由此而转折……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站在展望中华民族前进的高度而精辟的阐述了他的这一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和体育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从而成为有文化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这一思想实际上也就是对毛主席早年所提倡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之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对从旧中国走过来的成年文盲继续扫盲的基础上,将中国国民的教育推向了较大的广度、深度和密度。国民素质也在这一思想的作用下而得到了普遍而较大程度的提高。

 

以上强调了德育、智育和体育。那么他们的各自基本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呢?其所具有的意义和创造的成就又是什么呢?下面将逐一作出论述……

 

一、德育

 

德育,就是指对人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在阶级社会里,也包括有利于占主要和统治地位之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教育。在无产阶级占主要和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毛泽东时代,通过以社会主义的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思想等对人民的教育,从而将最广大的人民教化成这样较高素质的人——对内,团结奋进、乐观向上、淳朴善良、以助人为乐和无偿奉献为荣、以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为己任;对外,出于热爱祖国的道德意志和信念而努力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等利益而表现出不屈不挠、众志成城、英勇斗争的精神。进而将最广大的接受了这种教化的中国人民打造成一个正义而善良、英勇而顽强、精神上强大的民族体,创造了一个民心超强凝聚、意气风发、精神振奋、豪情满怀、社会治安一片良好、健康祥和的社会景象。

 

毛时代的德育还包括对从旧中国走过来的知识分子和堕落者的改造或拯救性教育。在德育中,毛主席注重对政治思想的教育。在他的理念中,政治思想是第一性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合格的政治思想,那么其再有文化也不能为人民服务、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而为害于人民。这正如他辩证所言,经过改造好的知识分子应当属于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如果走错路线,则知识越多越****。毛主席对政治思想的教育在军队中则尤为突出。早在井冈山时期之著名的三湾改编之际(在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发的途中,这属于井冈山时期的早期或准井冈山时期。)就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从而为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建设打下了雄厚而坚实的基础。进而打造出了一支政治合格、思想进步、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威武、正义、文明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

 

人的本性是高度自私的,但是这种本性却在毛主席德育理念的作用下而被压缩到极小程度。进而将绝大多数人教化成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也是毛主席用社会科学挑战自然、改变自然、征服自然的伟大成就之一。

 

毛主席的德育理念及其具体实施,重铸了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而久违的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净化了这一时期以来而越来越严重堕落、污浊的灵魂。

 

二、智育

 

智育,就是关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和发展人们智力的教育。

 

上世纪40年代初,随着国民党溶共、防共、限共、剿共进入高潮而对陕甘宁边区进行了经济封锁。因此,以延安为中心的边区军民在毛主席的号召和倡导下开展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而这种集农业、轻工业和军工等为一体的大生产运动却在不断的开展过程中暴露出人民军队中普遍存在的主要缺点——缺少文化。因为对于大生产运动的开展没有文化是不行的。在当时的人民军队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来自贫苦百姓。他们当中的受教育率是很低的。就此现象,毛主席深深地意识到,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由此,便在边区的军民中对15岁以上的人进行了突击而有效的扫盲性教育。这种教育运动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上世纪60年代初。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中国的(大陆范围内)文盲率是80%。但是在以后的10年间却一下子下降到52%。这时的非文盲者中包括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经过扫盲教育而脱盲者和新中国学龄期公民中的受教育者。所以,毛主席对于对于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高度重视则由此可见一斑。

 

毛主席教育思想中的智育并非单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课的教育,而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发展性教育。即学工、学农又学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校园,到工厂、到农村、到部队等。不仅这些,甚至还包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是城市知识青年与农民们文化知识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相互交融性教育。将这些概括而言,就是提高国民综合技能的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教学手段。

 

三、体育

 

体育,就是指关于增强人民体质、体能和运动竞技水平的教育。毛主席一再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就不能好好地干好革命工作。由此理论,他发出了这样的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提高警惕则是那个时代政治背景的产物,即便在当今,从国际政治形势而言也具有居安思危意义。这与保卫祖国是相关联的。保卫祖国是需要强健的身体素质的。在此,对于提高警惕则不作讨论。)!

 

在毛主席关于体育之理念的作用下,中国的体育事业逐渐由衰弱而转向强盛。在毛时代,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诸多世界体育竞技的冠军。由此,中国便快步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大国的行列。这对中国人民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毛主席创造性的将教育与文化、宣传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文化成为教育的精神资源,宣传成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教育成为文化和宣传意义的集中体现。从而使真正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而取得了空前的伟大成就。

 

毛主席许多创造性的、简单扼要、深入浅出而通俗易懂的教育哲言鼓舞和激励着广大的中国人民不断进步、进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向雷锋同志学习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前途是你们的,世界的前途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等等。这些教育哲言对推动那个时代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毛主席对中国教育的伟大贡献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制度、教育宗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的改革。而这些改革所产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和国家利益主要表现在——超强凝聚了民心,树立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和正气,大大激发并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创造出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而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列于世界顶级圈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正是:

 

虽非园丁胜园丁,

 

教化神州良尚兴。

 

团结力量民心聚,

 

振奋精神国运兴。

 

大河上下展壮志,

 

长城内外抒豪情。

 

扬眉吐气做主人,

 

昂首挺胸立强林。

 

数亿人民笑憧憬,

 

廿几春秋乐安宁。

 

华夏一派欣欣象,

 

天空四处朗朗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