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会远去--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奠掠影
英雄不会远去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奠掠影

今天是4月2日,距清明节还有两天。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就已经像迎来盛大的节日,真真是人潮滚动,真真如盛大的游园。此情此景,让人感慨万千。
1.有一种感动叫“莫名”。皆言“一年冷节是清明”,可今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清明,被鲜花簇拥着,却迎来了一个滚烫的“热节”。而且,由于要来祭奠的预约太多,今年这个“热节”,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一热就是15天。
尤其,当你看到一些年轻的夫妇带着孩子,捧着鲜花来祭奠;一些老人坐着轮椅,被家人推着来祭奠;还有一些外地人,专程赶来做祭奠,让你在心中能升腾起一种感动,它叫“莫名”。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占地24万平方米,园内苍松翠柏,气氛庄严肃穆。陵园里安葬着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杨根思;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弟等志愿军烈士。望着陵园里祭奠的人潮滚动,能让人满含热泪的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暖。
2.有一种泛滥叫“历史虚无”。回想自打改开以来,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号,公知精英把握着话语权,利用影视、讲座、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历史研究、自传回忆等等,掀起的“历史虚无”,那是一浪高过一浪。什么打土豪分田地,那是没有人性;抗美援朝根本就没有必要出兵,纯粹是脑袋发热;镇压反革命那是大屠杀,是滥杀无辜等等,虚无的越猛,还越成为大名人。有些疯狂抹黑革命史的文学和影视作品,竟然获得了各种国际电影的大奖,甚至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革命史都被虚无成了罪恶史,那些在革命史中涌现的英烈,诸如,狼牙山武装、刘胡兰、邱少云等,无疑都遭到了公知研究的“新发现”,都被“还原了历史真相”。就连影视作品中的王成等英雄形象,也纷纷遭到了炮轰。
反而,什么蒋介石、汪精卫、马步芳、张灵甫、刘文彩、周扒皮等,都被粉墨成“光彩照人”的先贤和民族英雄登场了。甚至连秦桧也“翻案”了,潘金莲也成了“妇女争取解放的先驱”。又是建遗址展馆,又是举办研讨会,又是搞纪念节,真如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那是乌云翻卷,那是气势磅礴!
3.有一种坚守叫“不忘初心”。在“历史虚无”的各种“新思想”、“新发现”的冲击下,就连大批的中共党史工作者,都不知该怎么书写中国革命史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了,甚至很多省的党史撰写都搁笔了。“历史虚无”的猖獗泛滥,造成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面临一场空前的思想危机。
要不要坚守革命史,要不要维护革命先烈?换言之,就是要不要坚守共产党的根基,要不要坚持红色江山的本色!万分紧要的历史关头,习总书记一言九鼎: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不能搞历史虚无!人民自发地开展了绝地大反击,纪念毛泽东、纪念革命先烈,就成了这场大反击的主战场。这是一场就如坚守上甘岭般艰难的争夺战,也是一场事关能否守住千秋大业的大决战。
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从哪里出发;老百姓“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记先烈!看看今年清明节,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迎来的“热节”,这一热就是15天,则清楚地表明:共和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特别是孩子们没有忘记。英雄活在孩子心中,就一定会世世代代活在人民心中。
或许,这是公知精英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最害怕看到的,可中国革命史,那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最有资格撰写自己的历史!
英雄不会远去,因一个伟大的民族注定会崇拜英雄,并会不断创造出自己的英雄;英雄不会远去,因一个伟大的民族极为需要英雄去照亮历史,更需要英雄去引领未来;英雄不会远去,因一个伟大的民族极为需要在历史的紧要之处,牺牲自己的英雄去开辟历史前行的通道!先烈能永垂不朽,因先烈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先烈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那不仅是表达一种感恩,表达一种忠诚,更是让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成为民族前行巨大的驱动。
在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志愿军英雄永垂不朽!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为反对内外敌人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就在今天的清明陵园祭奠活动中,有几位抗美援朝的老英雄,更成了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和孩子们追捧的“大明星”,笔者顺手拍摄了几张图片,以表对英雄的共同崇敬,以表对先烈的共同缅怀。)

(几位老英雄成了陵园活的丰碑)

(听老英雄讲那壮丽的史诗)

(老英雄的军功章,吸引了崇敬的目光。)

(与老英雄合影,成陵园祭奠的一道风景)

(英雄活在孩子心中,就会世世代代活在人民心中。)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