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丰碑矗立 英雄永生—追忆援越抗美英雄团长程玉山

火烧 2010-09-01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追忆援越抗美英雄团长程玉山,讲述其带领部队击落美军战机,展现英勇善战与指挥艺术,体现英雄精神与历史贡献。

丰碑矗立 英雄永生—追忆团长程玉山

   63支队  黄炳川   

    悠悠岁月带不走我心中珍藏老团长程玉山崇高的形象,滔滔江河流不尽我对英雄的哀思!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国为了挽救其在越南南方侵略战争的失败,又蓄意制造北部湾事件,置我国**声明、警告于不顾,公然对越南北方进行狂轰滥炸,把战火烧临我国边境。应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请求,我国**派兵进行援越抗美。我所在的高炮师,奉中央军委“绝密一○七行动”的命令,从东南沿海前线紧急调到中越边境广西凭祥一带集结,换成越南人民军着装。于1965年“八一”建军节当天,由程玉山团长领着全团官兵,庄严举手,向共和国宣誓:“要把自己一切献给伟大的援越抗美革命斗争,千方百计、拼死拼活地打好仗,为五个伟大增光。”下午挥师跨出友谊关,首批秘密进入越南北方境内参战。当时我在该团二营任指挥排长,有幸在程玉山团长身边目睹他英勇善战、准确判断、灵活指挥,以三十年代的火炮,一架架击落击伤美国六十年代先进战机,取得了辉煌战果,受到了越南国防部多次通电嘉奖,并授予我师 “越南人民军防空第一师”的光荣称号。他胜利的指挥部队战斗,也为后续高炮部队贡献了克敌制胜的可贵战场经验。

首 战 告 捷 振 军 威

    我师入越初期,正值亚热带盛夏,炎热难忍,中午气温高达40多度,敌机又选择在中午时段活动,团长程玉山十分慎重寻觅初战。为此食住在山上临空指挥所,中午不休息,总是汗流浃背地坚持在战斗岗位上。傍晚我们战勤人员都轮换下山到溪河中洗澡消暑,其他首长要换他下山洗澡,他总是回答:“不打下飞机,我就不下山。”他的必胜决心,大大激励了官兵临战前的斗志。

    1965年9月20日,宋化地区天气晴朗,漂浮着朵朵白云,能见度极好,这是敌机进犯的好时机。我们部队也严阵以待。临近中午远方观察哨报告:“敌机F-4、A-4B航向宋化。”团长程玉山“嗖”地跳出掩蔽部,像离弦之箭奔向临空指挥所制高点,命令2营“全部一等”、“搜索14(东南)号”。他勇敢、沉着、机智地从几十架穿梭、盘旋于射程外的敌机中,判断佯攻、主攻航路,大胆压缩开火距离。避免过早暴露火力,选择射击目标,指挥炮连采用近战集火、齐打、齐停、控制点射弹数等高超战术与敌机近距离“白刃格斗”“刺刀见红”的搏杀。这次战斗,敌机共出动14批、37架,对我团二营阵地及宋化铁路桥实施轮番攻击,投弹40多枚,尚有二枚未爆定时炸弹,一时硝烟弥漫,火光四起,爆声震天,尘土飞扬,铺天盖地。由于全体官兵在团长程玉山果断指挥下,沉着、勇敢战斗,一日内全团击落敌机三架、击伤一架。只四连五炮手卢立富右手拇指被弹片炸伤,掩护目标遭损坏。在我援越抗美铁道兵1支队2大队7小队官兵(即铁二师六团)勇敢冒险地进行反轰炸抢修,及时排除定时炸弹,仅影响通车一日。

    战斗刚停,越南当地群众挑着热饭、热菜,扛着水果到各炮连阵地慰问,纷纷伸着大拇指比划说:“毛主席莫南!”(万岁的意思)。首战告捷,大振军威。越南劳动党,中央军委和国防部长武元甲发来贺电,嘉奖我团全体官兵,贺电称:“全团克服困难,英勇战斗,打胜了第一仗,于1965年9月20日击落美机3架、击伤1架。这一辉煌胜利,进一步密切了正在肩并肩决心战胜美国侵略强盗的两支兄弟军队,两个兄弟国家之战斗团结友谊。”9月20日激战胜利的当天晚上,团长程玉山才兑现诺言,下山痛痛快快地洗了一次澡。

活 擒 中 校 震 敌 胆

    宋化是越南北方一个小镇,人口近千人,然而宋化铁路桥是河友铁道线(友谊关至首都河内)咽喉桥梁,位于山地狭谷之中,地形便于敌机隐蔽接近偷袭,易攻难守。炮连难于远距离捕捉目标,十分不利高炮防空作战。此处离我国广西友谊关仅66公里,大量国际援越物资从此通过,运往越南各地。于是在1965年9月以后,宋化这座铁路桥,便成为美国空军和我高炮师攻防争夺战的焦点。老团长程玉山受命率领我团2营在宋化设防,他根据高炮防空作战理论与实战经验,针对敌机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空袭武器,包括百舌鸟空对地反雷达导弹、小斗犬战斗导弹、重磅炸弹、定时炸弹、钢珠弹、菠萝弹、汽浪弹、汽油弹等战术特点,发动官兵反复讨论,献计献策,认真贯彻落实“集中火力,近战歼敌”的作战指导思想,做到集火先集心。并四次修改射击预案,拟好各种复杂情况下的战斗策略,反复进行演练,把战斗取胜谋划于战前。他要求部队“不打则已、打则必歼、炮响敌机落、决不打乱仗、拼消耗。”

1965年10月5日,又一场激烈战斗在我团设防的宋化与有陇地区展开。10时58分,临空指挥所侦察员大声报告:“目标捕捉,32号(西南)A-4B 4架航向宋化”。老团长程玉山立即指挥2营投入激烈战斗,此次敌机共出动20批,68架,采用电子干扰、佯攻迷惑、火力外盘旋吸引、超低空偷袭对防区进行猛烈攻击。老团长程玉山为了便于观察指挥,不顾个人安危,跳出掩体,屹立制高点,俯瞰全战区,运筹胸中,在诡谲万变的战局中勇敢沉着分析、睿智判断、不为佯攻机、掩护机假象所迷惑,准确选择射击进攻机。我军愤怒、猛烈的炮火像无数火龙,组成密集的空中火网,把入侵防区敌机罩住,创造了8次集火、6次取得战果,第一个点射击落敌机的新纪录。当团侦察员报告“命中敌机、飞行员跳伞”时,团长程玉山立即命令团直协理员柳延华带兵前住搜捕。这次战斗从10时58分至14时35分。2营击落敌机5架、击伤1架、活擒敌中校飞行员1名、毙敌飞行员1名、其他敌跳伞飞行员为越南军民所捕获。2营受伤战士2人。当天我团一营也在有陇战斗(与宋化地面距离20公里左右),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10月5日宋化激战,再次以小的代价取得了辉煌成果,进一步坚定了官兵以三十年代火炮战胜六十年代先进战机的信念。战斗的胜负,首先取决于军人勇于献身的精神力量,武器装备优劣固然重要,但不是取胜的决定因素。

在搜捕敌飞行员时,出现了有趣的情景。当团直司机罗有荣发现飞行员躲在深草丛中,端着冲锋枪大喝一声“不许动!”却发现中校飞行员早有准备,匕首放在一旁,左轮手枪退出子弹放在另一边,在附近小树枝上挂着一条白色小手帕,示意投降。被抓时递上一个小铁盒,里面装一只手表、一条一盎司的黄金,同时他展示出一张印有中文等十三国文字的白绸布“投降书”,乖乖束手就擒。团长程玉山胜利指挥这场宋化战斗,后来作为成功经典战例,编为全军高炮教材。

严 训 精 兵 战 力 强

  部队战场的战斗力源自战前的军政素质严格训练,在中越边境集结期间,为了部队能尽快适应东南亚作战地理气候环境以及新的战斗特点,团长程玉山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一丝不苟地进行战前训练、身传言教、培养技术尖子、组织示范、反复演练。入越后,仍然坚持边战斗,边总结经验教训发动官兵搞战评,在胜利面前找缺点。“9.20”战斗胜利的当天,他立即召开了团党委会,专题分析战况,他说:“这个仗打得不理想,敌机没有被打落在阵地 面前,作战指导思想还不够落实。”并找出五条缺点,迅速在部队中组织落实纠正。“10.5”激战刚停,他又立即召开战评会,分析汇集战斗情况,到了下午四点多钟还没有吃午饭。待会议结束,他站起来准备去吃饭时,差点摔倒在交通壕里。其他首长问他:“怎么啦?”他说:“没事,头有点晕。”这些天来,由于忙碌,过度疲劳,而且肚胀、失眠折磨着他,但他一声不吭,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当天,他一直熬到深夜12点多,把战况研究清楚,报告写好后,才愉快地走出指挥所。为了使炮连第一个点射击中敌机、控制点射弹数,作到火炮齐打、齐停、齐转,他选择我团炮五连作为试点反复演练,掌握要领,提高推广,使这个抗美援朝上甘岭战斗的功臣连,再次在援越抗美中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从而推动全团提高战术,越战越强。

     他严己宽人,爱兵如子,身先士卒的事迹多得不胜枚举。边界集结时,不论是雨天酷暑、白天黑夜,他常常出没在阵地上,有时还扎着腰带,亲自率领官兵负重行军,练耐力、练体质、练令行禁止作风。团政委李万安长期有病,他主动承担党委的大量工作。入越后为了让政委休息好,让他单独住一个小帐篷,自己却和股长、参谋、公务员住在一起。部队出国后,后勤供应困难,吃的是国内带去的干菜,战士一天的伙食标准仍按国内每人四角三分执行(1965年底才提高到每人八角),他看到战勤人员咽不下饭,便将上级照顾首长营养的皮蛋拿出来分给大家佐饭。他入伍二十多年,职位、经济条件不断上升,却始终保持普通一兵的革命本色,始终秉承老八路的光荣传统。他在长期战争中锤炼成这种兢兢业业、忘我奉献、精忠报国的崇高精神,在部队中广为传颂,激励着官兵奋勇杀敌。

疆 场 损 躯 名 永 垂

    美国空军不甘心在宋化机毁人亡、飞行员跳伞被擒、河友线畅通、二战二败的战斗态势,仅隔一天,又于10月7日重新组织力量,改变战术,进行更加疯狂的反扑。派出几十架不同技术性能的先进战机,再次对宋化铁路桥及二营各炮连阵地进行猛烈攻击。老团长程玉山发挥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在瞬息万变恶战中,冷静、勇敢、沉着指挥,尽管敌机进攻手段狡猾、凶残、虚实相间,他果断指挥全营仅仅7分钟就连续击落敌机2架,其余敌机惧怕被歼,没目标慌乱投弹,溜回交差。

    10时38分,二架敌机趁各炮火跟踪邻近敌机激战之际,利用宋化东边的低山脊向北偷偷窜入临空指挥所上空,投下四枚重磅杀伤弹,一阵撕心裂肺的爆炸声,万恶的敌人夺走老团长程玉山宝贵的生命。

    此时在2营长邢国志指挥下,激战仍在继续。各炮连阵地上“为首长报仇”、“向敌人讨还血债”的怒吼声此起彼伏,报仇雪恨的口号在山谷中回荡。他是我军十多万援越高炮部队中在战场上牺牲级别最高的指挥官。

     群山肃立、江河呜咽,为我军失去优秀指挥员,为中国人民失去优秀儿子而同悲。

     老团长程玉山1921年出生于河北魏县,20岁参加八路军,22岁加入中国共产党,35岁升任高炮团长。入伍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身经百战、智勇双全、多次负伤、屡立战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他的英勇指挥下,我团从1965年9月20日至10月7日,仅仅18天就击落敌机16架,击伤2架,活捉敌中校飞行员1名,毙敌飞行员2名,取得3战3捷的重大胜利。为展现我军威武之师奏响一曲国际主义胜利凯歌。因此,全团被军委授予集体三等战功,2营被授予集体二等战功,5连被授予集体一等战功,高机连被授予集体二等战功。

     为了彰扬他在援越抗美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上级追认他为全军一等功臣。于1965年10月12日,接来他的夫人任化峰女士,在广西军区礼堂450多位党、政、军及各界代表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广州军区首长和机关都献了花圈,对他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值此援越抗美45周年之际,回忆在老团长程玉山指挥下的战斗岁月,思绪久久难以平静。他的生命虽然如清风明月飘逝在万里长空,然而他献身于伟大光辉的援越卫国战争,热爱和平正义,憎恨侵略邪恶,对共和国无限忠诚、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将永远被中国人民、越南人民所传颂,也将永远激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的仁人志士。

                                                               63支队  黄炳川

作者简历:退休干部、原在高炮63师任过战士、指挥排长、付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干事。

参考文献:  人民网                     2002年5月21日

援越抗美—中国支援部队在越南    军事科学出版社

防空劲旅                              中国社会出版社                                                                        

绝密“一O七”行动                 中国社会出版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