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礼赞国魂无名英雄
前言:早在司马迁以重墨泼彩描绘项羽的时候,就已经颠覆了“以成败论英雄”的偏见。如今我们看待辛亥革命,也不必要求先烈们把一切好事都做完。他们之所以名标青史,只因他们做了一件事。就因这件事,而使中华民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够了!推动他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最主要是一种“无名英雄”的精神。
中国古人表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传播到东瀛,则随着樱花的绽放而被日本人发展出他们的武士道精神。“花魁数樱花,人杰数武士。”樱花七日,怒放时光华灿烂;随而凋谢,散落时绚丽壮烈。短暂如一瞬,辉煌照万春,如同一首生命的赞歌。樱花原生于喜马拉雅一带,中国也是樱花的原生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樱花精神,国人固已有之。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二千年帝制,震古烁今,光辉眩目,正是无数民族英杰的生命绽放出来的革命之花。
抗战时蒋介石说日本武士道比不上黄埔精神。有论者以为蒋介石说得不到位,应是赶不上我们的民族精神,因为不当亡国奴的纯朴民族感情,人人有之。军民抗战,不是为了蒋介石,而是为了国家。实则蒋介石在黄埔的言传身教,终究离不开以辛亥革命的壮烈典范所迸发出来的精神辐射为核心。
蒋介石在黄埔演讲中所宣扬的一些的口号,例如:“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公尔忘私,国尔忘家”、“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等等,归根究底都是以孙中山所提倡的“无名英雄”的精神为核心,而加以扩充发挥。例如他曾说:
“我们既是革命党员和革命军人,就要痛下决心,做总理所讲的无名英雄,只知道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而牺牲,不求名不图利,否则,就不配做革命党员和革命军人,就和一般投机取巧的政客以及一般贪官污吏,没有分别。所以我们无论怎样困苦,怎样牺牲,祗要是真为人民的福利,真为国家的生存,真为主义的实现,我们就不求人知,不慕虚荣,更不想升官发财。大家要知道这种做无名英雄的革命精神,就是我们革命党无价之宝,也就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无价之宝。”
“革命军所负的责任,是要把前清腐败的朝廷,和北洋卖国的军阀,积年累月因循苟且所丧失的土地,在我们的手里收了回来。我们革命军人,决不会割一寸土地,签一纸条约,送给日本帝国主义。并且无论国家丧失那一寸领土,不问其丧失原因如何,也无论其是否为革命党的责任,我们应该毅然负起恢复的责任。”
“我们须要以坚苦卓绝坚忍奋斗的精神,来建设一个三民主义的新中国,做世界上最文明最进步最有精神的新国家,这样才算达到我们革命军的任务,尽到我们革命军人的责任。要尽到这种责任,最要紧的基本条件,就是我们自己要有志气有精神,能团结统一。”
辛亥革命由民族精神中的精华所迸发出的“无名英雄”的精神,终于随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耸立而成为“国魂”: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无名英雄”不必是圣人,但他们的生命往往能够在电光石火的一刹那间迸发出璀灿辉煌的不朽价值。在历史关头或任何时刻的关键一搏,他们或者成功,或者失败;但成败都不是他们的真正价值之所在,他们的价值在于搏击于时间之流而涌起的浪花蔚如云霞,虽转瞬即逝而实为不朽。蒋介石说:“我们革命就是要拿少数人来影响多数人,指导多数人,使他们共进于‘善’,所以我们自己的精神,不可不有特殊的锻炼,我们的人格也不可不有特殊的修养。”
蒋介石很早就提倡“国魂”说,但他说的“国魂”是三民主义:“我们要如何才可以建立一个光华灿烂的新国家呢?最要紧的,就是先要以一个崇高伟大,坚强卓越的国魂,来奠定国家之精神的基础!现在我们的国魂就是三民主义!我们要奠定国家的精神的基础,就是要将三民主义的精神,灌注于全体国民,渗透于一切事物,从而不断的充实之,发扬之,俾能光大无极!”但他讲的“三民主义”肯定不是一种“话语权”的霸权,因为与此同时,他也非常强调一种“日新不已,与时俱进”的精神。
“主义”之为国魂远不如“精神”之为国魂。因为“主义”是“器”而“精神”是“道”。“无名英雄”那种将生命的灿烂怒放于一瞬、“半化春泥半化烟”的樱花精神,与纯朴的民族感情在抗日战争中不屈的涌现一样,都是自然德性本能的喷薄。
映日灿烟霞,飘风入梦幻。汪洋大海般,香瓣的盛放,是物华天宝的荣光焕发,自蛮荒时代绵延而来,曾开辟鸿蒙而为天地生色;花雨如幕,殒落时的壮丽,是明山秀水的灵魄翻腾,以亲地精神超升成觉,能横渡生死而为文明指归。“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樱花树下的顿悟,刹那而永恒。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