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老田简介及发文目录

火烧 2009-09-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老田聚焦中国发展战略与资源分配,提出适度发展理论,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及国与国关系的和谐,结合自身农民与企业经历,分析中国第三世界地位与资源不足问题。
老田原籍湖北蕲春。高中毕业后当过三年职业农民,后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后在深圳外资企业打工,后进入一家国有企业担任推销工作,1999年开始大幅减少商业事务,主要时间与精力专注于中国发展战略与宏观管理问题研究。

老田研究援引的思想资源主要为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和毛泽东思想,主要关注方向为国家发展的资源问题与基本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由于全球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最终全人类最终都必须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走适度发展之路,由于中国人均资源不足,而且无法改变在全球资源分配中间的不利地位,因此必须第一个走适度发展之路。

   适度发展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人们拥有的技术对自然的开发能力已经远远超过自然能够容许的最大限度,要在自然资源许可的范围内来安排人们的生活水平,需要适度产品和适度技术与之对应;二是人与人关系方面,需要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作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前提和保障;三是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由于今天的国际贸易规模的深度发展,一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的不是自己国土上的资源,而是决定于在世界资源分配上的地位,因此发展的基础就具有全球性,由于中国的第三世界地位,中国的发展之路必然需要一种经济和军事上的防御态势,国门洞开的开放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

适度发展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国际政治问题三大层面,在思想资源方面涉及到历史与文化领域,在联系中国现实方面需要总结中国前三十年与后二十年的基本经验与教训,在人地关系上涉及中国的资源与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

跟那些精英们显著不同,由于老田在上大学之前曾经做过三年职业农民,后来又长期在企业里面讨生活,因此老田在分析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时,就常常摆不脱这样的“个人特色”。这从坏的方面来说,是有很明显的“狭隘经验论”倾向,对“普世价值”注意得很不够;从好的方面来说,是对中国的经济运行现实有一些切身体会和现场把握,能够多那么一点点“实事求是”的味道。

老田在思考问题方面,最大的特点有二:一是比较注重中国的第三世界国家地位,特别是中国经济处于国际分工底层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二是在理论界普遍不大关心的资源分配领域,格外看重中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现实,以及由此必然会引发的社会关系紧张。由于自己的思考,总是要“加上”这两个重大的视野,又有着职业农民和企业职员的经历,因此在一些基本判断上面,就与主流学界有很大的落差。换句话说,老田总是局限于自己的经验判断,不太相信主流学界反复论证的“制度万能”论断,老是喜欢追问“非制度因素”和“制度的前提”。

 

乌有之乡电子杂志2007年3月以前及2009年整年部分文章:

 

老田:中国精英们怎样以实际行动去催化民间的"毛泽东热"

老田:中国历史的三个阶段与社会性质的两次转型

老田:国有企业到底是怎样垮台的?
老田:“三农”研究中的视野屏蔽与问题意识局限
老田:妖魔化毛泽东时代的方法论问题初探
老 田:毛泽东主义与中国式道路的几个问题
老田:读钟庆新书《刷盘子,还是读书——反思中日强国之路》
老田:文革后“记忆改造工程”的成就――张德元教授农村文革回忆文章读后感
老田:作为文革标志的群众大民主运动:造反派与当权派进行政治博奕的七个回合
老田:河南兰考文革口述史——杨捍东访谈录
老田:喜看中国著名“贪官买办奸商集团头子”陈良宇的倒掉
老田:企业管理的政治学分析――读李江和宋德大的文章有感
老田:《夜宴》――中国精英们“娼盗文化理想”的最新讲述
老田推荐书摘:莫里斯·迈斯纳对中国革命的研究
老田推荐书摘:马克·塞尔登对中国革命的研究
老田推荐书摘:巴林顿·摩尔对中国革命的研究
老田:毛泽东亲手设计的资源分配规则和国家管理模式
老田:从管理成本角度重新思考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发展过程
老田:从富士康虐杀孙丹勇回顾刘汉黄杀人案

老田:资本积累进程中的高昂社会成本——以陈国军被围殴致死为例

老田:如何当少数派:以党内集体农业政策上的政见分歧为例

老田:说说林彪这个人

老田:毛泽东与五四运动左翼的内部分裂——冷评五四运动九十周年

老田:对“非毛化”阵营的一个初步考察——简谈以《炎黄春秋》为阵地的“黄春派”党史学起源104

老田:扁平化管理——毛时代先进劳模制度内涵

老田:从“炮击新星号”事件看黑社会资本主义

老田:胡星斗教授比康生可怕一百倍——从文革期间的“动力现象”说起

老田:新中国政治和管理——也谈如何理性地看待历史人物

老田:毛泽东的农民知音们——兼谈毛时代各种先进典型的制度内涵

老田:解析“毛泽东效率”的奥秘... 125

老田:从“鞍钢宪法”看党内分歧和干部蜕化趋势

老田:非毛化时代“影射史学”是如何发扬光大的 

 

2008年12月——2007年4月部分

老田: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个理解

老田:重新审视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及其前途——一个政治社会学的观察(讨论稿

老田:在火车上遭遇两个“毛时代”的遗民

老田:“农村政绩工程”与“杜润生-林毅夫假设”

老田:毛泽东对“党的领导”的理解

老田:《读书》主编“人选”悠关“铁三角”精英同盟的千秋大业?

老田: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主流学术:两种“反社会学”的“无主体”制度逻辑的生成

老田:右翼造反派对“《读书》两主编”的“造反策略”赏析

 

截至2009年9月22日乌有发文合计224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