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先生《友邦惊诧论》有感
文章通过重读鲁迅《友邦惊诧论》,反思当前中日关系及爱国游行现象,批判‘理性’先生的言论,强调维护民族尊严与历史正义的重要性。
作者: 林海
日期: 2005-04-26 18:19
“理性”先生们的高论可以休矣
-----读鲁迅先生《友邦惊诧论》有感
密林
前些日子,日本政府和极右势力修改教科书美化侵略历史、单方面宣布钓鱼岛为日本领土、 无端指责中国在东海自己的领海开发石油和支持台独分子等一系列错误行经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反对,不少人自发地上街游行,以表达他们的愤慨之情。这本来是一种民意的自然宣泄,是极为正当和正常的现象。但是,这可吓坏了那些“理性”先生们,他们惊诧了,于是在电台、报纸、网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一大堆“高论”,什么“要做一名成熟的国民”呀,要“理性地对待中日关系”呀,“要稳定”呀,“不要上了别人的当”呀,“不要抵制日货”,“抵制日货会损害中国的利益”呀,他们还“教育”爱国学生“要好好读书”呀,等等,不一而足,至今仍喋喋不休,令人厌烦至极,一副教师爷的样子,好象只有他们才是“成熟的国民”,只有他们才知道稳定,只有他们才知道国家的整体利益。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友邦惊诧论》,赶紧找来重读了一遍,感到历史情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那是1931年10月间,全国各地学生为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到南京请愿的事件。对于这次学生爱国运动,国民党政府于12月5日通令全国,禁止请愿;17日当各地学生联合向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时,又命令军警逮捕和杀害请愿学生,当场打死20余人,打伤百人;18日还电令各地军政当局紧急处置请愿事件。
鲁迅先生不愧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灵魂,他的心始终是同广大人民的心相通的。在这一事件中,鲁迅先生坚定的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对国民党的恶劣行经和对学生的杀戮、污蔑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这篇杂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他说:“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令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12月18号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欧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鲁迅接着愤然道:“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忧,他们就惊诧了!”。
鲁迅先生进一步揭露说:“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象失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权,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
眼前的游行使我们无法不同鲁迅当年说的情形相联系。尽管这次游行和政府对游行的态度和处置与70年前的那次“请愿”有本质的不同,但人民的爱国之心和爱国之情却是完全相同的。令我们值得警惕的是,对待这次游行的态度,“理性”先生们的许多“高论”却同70年前的那次“请愿”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无非是“秩序”呀,“法律”呀,“读书”呀,“稳定”呀。更有甚者,有人竟完全站在汉奸和日本极右势力的立场上,杀气腾腾地说,这是“非法游行”,要“坚决制止”,“绝不容忍”!(《解放日报》评论员《认清本质,违法严究》语)这次,“友邦人士”尚未“惊诧,而他们却惊诧了。日本人要夺走钓鱼岛他们不惊诧,日本人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他们不惊诧,日本政府接见台独分子支持台独势力他们不惊诧,日本人无端指责中国在自己的领海开发石油他们不惊诧,日本极右势力大肆散步“中国威胁论”他们不惊诧,日本人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他们不惊诧,独对几个城市的几次爱国游行他们就惊诧了,而且必欲除之而后快,完全是一副70年前国民党反动派对付学生“请愿”时的腔调。
“理性”先生们是否知道,这次游行不是偶然的,是长期以来被日本政府和日本的极右势力逼出来的。日本整天为侵略战争翻案,杀了那么多中国人还不许中国人说话,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难道苍天还钳恨口,不许长嘘三两声”。日本修改教科书篡改和歪曲历史已经不是一天的事情了,政府解决不了,难道连群众抗争和发怨气的自由 也没有吗?何必象号丧妇一样,在那里整天哼哼什么“稳定”和“秩序”呢!人民对待日本政府和极有势力的恶劣行经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物不平则鸣”,如果强制压抑人民的抗争和愤怒之情,到一定程度,那可是真的要不“稳定”和“秩序”了。现在人民表达他们的情绪,就是要让日本政府和极右势力看看中国人民是不允许他们肆意妄为的,必须悬崖勒马,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也是中国人民客观上为帮助中国政府尽快解决中日关系上存在的若干悬而未决的问题助一臂之力,这正是为了长远的发展和稳定,也是为了中日世代友好的大局。请问“理性”先生们,这怎么会妨碍“稳定”了呢。如果国土沦丧,日本极右势力的阴谋得逞,两国烽烟再起,难道这时就有稳定了吗?
“理性”先生们在对游行惊诧之余,最拿手,也最容易蛊惑人心的“高论”就是“不要盲目抵制日货”、“抵制日货会损害中国的利益”。请少拿“中国的利益”来暗地里达到为日本辩护的目的。是的,我们明白,抵制日货会在短时期内使“中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失。但是,我们可以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放弃我们的尊严和原则吗;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难道中国不同日本做生意就活不下去吗;日本侵略中国时,日本没有帮助我们(那时也不可能帮我们),我们不是照样把他打败了吗;中日两国建交前,日本对新中国没有什么帮助,新生的共和国不是照样逐步走向繁荣昌盛吗;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中,日本对中国只有索取没有帮助,不是照样有强秦和盛唐吗。我们需要帮助和外援,但这必须在尊重历史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如果低三下四的哀求别人的帮助,那是一种自己作践自己的行为。有人给你一口饭吃然后再狠狠地敲你一棍,让你站不起来,你为了吃这口饭甘愿忍此侮辱,这只能说明你连个奴才不如,连狗不如。
“理性”先生们很爱讲“稳定”和“秩序”,看上去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不稳定就表现出“莫名惊诧”,这很好。那么,你对当今社会日益加剧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怎么就不惊诧,你对多年以来而且群众呼声一直很高的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怎么就不警惊诧,你对仍然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怎么就不惊诧,你对违背宪法的日益猖狂的私有化怎么就不惊诧,你对端着共产党的饭碗而痛骂共产党的现象怎么就不惊诧,而独对一次表达人民爱国之情的游行却使你大大的惊诧了起来。要知道,我说的上述问题,那才是最终影响稳定和秩序的大问题。
“理性”先生们还说“要做一名成熟的国民”。什么叫“成熟的国民”?难道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面对日本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面对日本极右势力对我国领土的挑衅无动于衷,万马齐喑,毫无抗争,甘当奴隶,这就是“成熟国民”的标志吗?我告诉你,“理性”先生,在中国的历史上,正因为你所说的这样的“成熟的国民”太多,所以中国吃了若干大亏。因为太“成熟”,所以当年日本一个小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为太“成熟”,中华民族历史上多次受到外敌的侵略;因为太“成熟”,中国国民应该说的话不能说,应该理直气壮办的是不能办,应该宏扬的正义得不到宏扬;正因为太“成熟”,人们习惯于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正因为太“成熟”,旧的传统的势力难以消除,致使中国的现代化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教育和造就了太多的“成熟的国民”,不期今天,“理性”先生们仍然嫌我们的国民不够“成熟”。我搞不懂“理性”先生们“成熟”的标准是什么,我想,中国人如果都成了想做奴隶、愿做奴隶、会做奴隶的时候,大概这时的中国人就都“成熟”了,离亡国丧族也就不远了。
“理性”先生们想做奴隶,但大多数中国人不愿做奴隶,也不想太“成熟”。因此,我劝“理性”先生们,还是把你们那些“高论”放到一边去吧。喋喋不休的说多了,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2005年4月26日
日期: 2005-04-26 18:19
“理性”先生们的高论可以休矣
-----读鲁迅先生《友邦惊诧论》有感
密林
前些日子,日本政府和极右势力修改教科书美化侵略历史、单方面宣布钓鱼岛为日本领土、 无端指责中国在东海自己的领海开发石油和支持台独分子等一系列错误行经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反对,不少人自发地上街游行,以表达他们的愤慨之情。这本来是一种民意的自然宣泄,是极为正当和正常的现象。但是,这可吓坏了那些“理性”先生们,他们惊诧了,于是在电台、报纸、网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一大堆“高论”,什么“要做一名成熟的国民”呀,要“理性地对待中日关系”呀,“要稳定”呀,“不要上了别人的当”呀,“不要抵制日货”,“抵制日货会损害中国的利益”呀,他们还“教育”爱国学生“要好好读书”呀,等等,不一而足,至今仍喋喋不休,令人厌烦至极,一副教师爷的样子,好象只有他们才是“成熟的国民”,只有他们才知道稳定,只有他们才知道国家的整体利益。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友邦惊诧论》,赶紧找来重读了一遍,感到历史情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那是1931年10月间,全国各地学生为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到南京请愿的事件。对于这次学生爱国运动,国民党政府于12月5日通令全国,禁止请愿;17日当各地学生联合向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时,又命令军警逮捕和杀害请愿学生,当场打死20余人,打伤百人;18日还电令各地军政当局紧急处置请愿事件。
鲁迅先生不愧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灵魂,他的心始终是同广大人民的心相通的。在这一事件中,鲁迅先生坚定的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对国民党的恶劣行经和对学生的杀戮、污蔑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这篇杂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他说:“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令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12月18号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欧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鲁迅接着愤然道:“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忧,他们就惊诧了!”。
鲁迅先生进一步揭露说:“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象失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象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权,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
眼前的游行使我们无法不同鲁迅当年说的情形相联系。尽管这次游行和政府对游行的态度和处置与70年前的那次“请愿”有本质的不同,但人民的爱国之心和爱国之情却是完全相同的。令我们值得警惕的是,对待这次游行的态度,“理性”先生们的许多“高论”却同70年前的那次“请愿”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无非是“秩序”呀,“法律”呀,“读书”呀,“稳定”呀。更有甚者,有人竟完全站在汉奸和日本极右势力的立场上,杀气腾腾地说,这是“非法游行”,要“坚决制止”,“绝不容忍”!(《解放日报》评论员《认清本质,违法严究》语)这次,“友邦人士”尚未“惊诧,而他们却惊诧了。日本人要夺走钓鱼岛他们不惊诧,日本人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他们不惊诧,日本政府接见台独分子支持台独势力他们不惊诧,日本人无端指责中国在自己的领海开发石油他们不惊诧,日本极右势力大肆散步“中国威胁论”他们不惊诧,日本人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他们不惊诧,独对几个城市的几次爱国游行他们就惊诧了,而且必欲除之而后快,完全是一副70年前国民党反动派对付学生“请愿”时的腔调。
“理性”先生们是否知道,这次游行不是偶然的,是长期以来被日本政府和日本的极右势力逼出来的。日本整天为侵略战争翻案,杀了那么多中国人还不许中国人说话,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难道苍天还钳恨口,不许长嘘三两声”。日本修改教科书篡改和歪曲历史已经不是一天的事情了,政府解决不了,难道连群众抗争和发怨气的自由 也没有吗?何必象号丧妇一样,在那里整天哼哼什么“稳定”和“秩序”呢!人民对待日本政府和极有势力的恶劣行经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物不平则鸣”,如果强制压抑人民的抗争和愤怒之情,到一定程度,那可是真的要不“稳定”和“秩序”了。现在人民表达他们的情绪,就是要让日本政府和极右势力看看中国人民是不允许他们肆意妄为的,必须悬崖勒马,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也是中国人民客观上为帮助中国政府尽快解决中日关系上存在的若干悬而未决的问题助一臂之力,这正是为了长远的发展和稳定,也是为了中日世代友好的大局。请问“理性”先生们,这怎么会妨碍“稳定”了呢。如果国土沦丧,日本极右势力的阴谋得逞,两国烽烟再起,难道这时就有稳定了吗?
“理性”先生们在对游行惊诧之余,最拿手,也最容易蛊惑人心的“高论”就是“不要盲目抵制日货”、“抵制日货会损害中国的利益”。请少拿“中国的利益”来暗地里达到为日本辩护的目的。是的,我们明白,抵制日货会在短时期内使“中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失。但是,我们可以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放弃我们的尊严和原则吗;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难道中国不同日本做生意就活不下去吗;日本侵略中国时,日本没有帮助我们(那时也不可能帮我们),我们不是照样把他打败了吗;中日两国建交前,日本对新中国没有什么帮助,新生的共和国不是照样逐步走向繁荣昌盛吗;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中,日本对中国只有索取没有帮助,不是照样有强秦和盛唐吗。我们需要帮助和外援,但这必须在尊重历史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如果低三下四的哀求别人的帮助,那是一种自己作践自己的行为。有人给你一口饭吃然后再狠狠地敲你一棍,让你站不起来,你为了吃这口饭甘愿忍此侮辱,这只能说明你连个奴才不如,连狗不如。
“理性”先生们很爱讲“稳定”和“秩序”,看上去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不稳定就表现出“莫名惊诧”,这很好。那么,你对当今社会日益加剧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怎么就不惊诧,你对多年以来而且群众呼声一直很高的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怎么就不警惊诧,你对仍然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怎么就不惊诧,你对违背宪法的日益猖狂的私有化怎么就不惊诧,你对端着共产党的饭碗而痛骂共产党的现象怎么就不惊诧,而独对一次表达人民爱国之情的游行却使你大大的惊诧了起来。要知道,我说的上述问题,那才是最终影响稳定和秩序的大问题。
“理性”先生们还说“要做一名成熟的国民”。什么叫“成熟的国民”?难道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面对日本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面对日本极右势力对我国领土的挑衅无动于衷,万马齐喑,毫无抗争,甘当奴隶,这就是“成熟国民”的标志吗?我告诉你,“理性”先生,在中国的历史上,正因为你所说的这样的“成熟的国民”太多,所以中国吃了若干大亏。因为太“成熟”,所以当年日本一个小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为太“成熟”,中华民族历史上多次受到外敌的侵略;因为太“成熟”,中国国民应该说的话不能说,应该理直气壮办的是不能办,应该宏扬的正义得不到宏扬;正因为太“成熟”,人们习惯于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正因为太“成熟”,旧的传统的势力难以消除,致使中国的现代化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教育和造就了太多的“成熟的国民”,不期今天,“理性”先生们仍然嫌我们的国民不够“成熟”。我搞不懂“理性”先生们“成熟”的标准是什么,我想,中国人如果都成了想做奴隶、愿做奴隶、会做奴隶的时候,大概这时的中国人就都“成熟”了,离亡国丧族也就不远了。
“理性”先生们想做奴隶,但大多数中国人不愿做奴隶,也不想太“成熟”。因此,我劝“理性”先生们,还是把你们那些“高论”放到一边去吧。喋喋不休的说多了,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2005年4月26日
很赞哦! (1034)
相关文章
-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负荆请罪故事中的廉颇蔺相如最后结局怎么样?
-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大家都知道「負荊請罪」,那藺相如和廉頗最終的下場呢?
-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学过负荆请罪的故事,却不知廉颇和蔺相如结局?为何一个比一个惨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 廉颇蔺相如列传特殊句式,廉颇蔺相如列传特殊句式
-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廉颇为何要向蔺相如请罪?负荆请罪是怎么回事?
- 子路怎么死的故事 【蔺相如】蔺相如什么时候死的呢 蔺相如怎么死的
-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负荆请罪中的廉颇与蔺相如,最终结局如何?课本上肯定没告诉你
-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廉颇为何要负荆请罪?廉颇与蔺相如之间有何故事?
-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负荆请罪故事里的廉颇和蔺相如,后来结局如何?
-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负荆请罪中的廉颇与蔺相如,最终有怎样的结局?语文老师没有告诉你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