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尖兵:田雪原这个“计划生育之父”来得有点蹊跷
为瓦解集体主义,突出个人主义,宣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思想,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了许多“XX之父”,这些人在名利双收的同时,众多普通劳动者甚至在某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却成为陪衬。如果毛泽东时代的“XX之父”属于实至名归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后的诸多“父亲”纯属滥竽充数,因为他们很少做原创性工作,充其量是某单位或某项目负责人。而媒体为吸引眼球随意标签,使得许多无名鼠辈一夜间当上了“父亲”,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近日,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全面二胎”决议后,中国又突然冒出个“计划生育之父”田雪原。三十年多来,媒体一直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是邓小平人口思想的重要内容”,《兰州学刊》1997年第二期还刊文《邓小平是计划生育的首创者》,《人口研究》2009年第六期发文《全面准确地认识20世纪50年代计划生育》,将邓小平、刘少奇写成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推动者,好像没毛泽东什么事,以至于许多人都认为控制人口增长是邓小平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何默默无闻的田雪原此时成了“计划生育之父”?难道因为邓小平的“汉族一胎化”政策被否定,田雪原准备为小平同志分担责任吗?
事实上,最早提出节育主张的是邓小平,而最早提出计划生育思想的是毛泽东,他在1956年10月会见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时指出:“过去有些人批评我们提倡节育,但是现在赞成的人多起来了。夫妇之间应该订出一个家庭计划,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这种计划应该同国家的五年计划配合起来。目前中国的人口每年净增1200万到1500万。社会的生产已经计划化了,而人类本身的生产还是处在一种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人类本身的生产也实行计划化呢?我想是可以的。”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要研究有计划地生育的办法”,这是他首次提出计划生育概念。
可见,毛泽东提倡的计划生育和邓小平提倡的节育虽然都包含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成分,内涵却大不相同。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提倡节育;二是提倡家庭有计划的生育,家庭的生育计划应该同国家的生产计划相协调;三是人类应该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再生产。可见,毛泽东的基调虽然是控制人口增长,但同时又认为,计划生育并不等于减少人口,而是主张有时多生一点,有时少生一点,有计划地生育,波浪式的增长,因此,绝不能将他的主张片面地理解为有计划地限制人口增长,正如毛泽东1957年3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总而言之,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使他能够停顿一下,有时候减少一点,波浪式前进,实现有计划的生育。”
其实,只有毛泽东才有可能提出计划生育概念,因为他是计划经济的主要推动者和守护神,这才会在思考计划经济时琢磨出“计划生育”概念,计划生育实质上是计划经济思想在人口领域内的延伸和发展。邓小平对计划经济并不热心,怎么可能提出计划色彩很浓的计划生育概念呢?也正因为计划生育是毛泽东提出来的,某些人才极力鼓噪废除计划生育政策。可见,计划生育的发明权只能是毛泽东,邓小平后来提倡的计划生育政策只是借用了他的计划生育的名称,其本质是“汉族一胎化”政策,与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天壤之别。
至于田雪原被媒体捧为“计划生育之父”,纯属天大的玩笑,小平同志早在1953年就提倡节育,难道30年后还需他出谋划策?以前此人籍籍无名,现在见中央否定了小平同志的“汉族一胎化”政策,便急匆匆跳出来顶缸,太及时了!
(201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