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不能只局限于经济领域
供给侧改革不能只局限于经济领域
最近,中国的媒体上出现了两个热点: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毛泽东热”的升温。
先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因为,“供给跟不上需求”、“供需不匹配”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通俗地说,目前在我国,一方面,一些行业和许多企业产能过剩,库存居高不下,生产了大量卖不出去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大家想买的许多商品,国内市场却买不到,只好到国外去抢购。过去,我国为推动经济增长,主要采取的是加大投资、扩大出口等刺激需求的办法,但现在这一套办法越来越不灵了,而且当前多个行业、多个地区的产能过剩很有可能引发通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风险。因此,只有“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习近平语),使供给跟上需求,与需求相匹配,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再说“毛泽东热”的升温。今年12月26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2周年纪念日。最近,海内外许多地方都举行了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2周年的活动,互联网和微博、微信等媒体也发了大量的纪念毛主席诞辰和怀念毛主席的文章、言论、照片和视频,掀起了一股热潮。值得注意的是,民众纪念毛主席的内容,大都是对毛泽东时代美好光景的怀念。
供给侧改革与“毛泽东热”的升温,看上去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仔细想一想,这两者却大有关系。
毛泽东已去世近40年了,为什么广大民众至今还深深地怀念毛主席、怀念毛泽东时代,而且还越来越甚?实际上,大家怀念毛主席和毛泽东时代,不仅是对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真正的人民领袖的充分肯定、无比热爱和深切的思念,而且也是对人民当家作主、官员清正廉洁、社会公平正义、风清气正、国土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等美好事物的期盼。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等需求,是级别最低、最具基本的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资源和就业保障、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需求,位于第二层次,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第三层次是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等,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第四层次是尊重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包括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当前面四项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时,最高层次的需求方能相继产生,因此,尊重需求是一种衍生性需求。
尽管世界上对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还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基本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求生也是人的本能,生理需求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但人不是动物,人还有更多方面和更高层次的基本需求,其中就包括对安全、情感、尊重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就应该努力满足民众各个方面和层次的基本需求。
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除了努力满足民众各个方面和层次的基本需求外,还应该“打社会主义的旗,走社会主义的道”,特别注重在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当家作主,铲除各种丑恶现象等方面努力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
然而看看中国眼前,不仅民众对“社会主义”的许多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连民众对生存环境、公共安全、社会风尚等方面的不少基本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对占社会大多数的广大劳动者和中低收入者来说,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社会地位等方面,也与广大民众的希望相差甚远。这也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已去世近40年了,广大民众却至今还深深地怀念毛主席,怀念毛泽东时代人民当家作主、官员清正廉洁、社会公平正义、风清气正、国土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等美好光景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在今日之中国,供给侧改革必须搞,但不能只局限于经济领域,而应在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努力满足广大民众各个方面和层次的基本需求;特别是要坚持“打社会主义的旗,走社会主义的道”,注重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公平正义、铲除各种丑恶现象等方面努力满足广大民众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