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多气少”的中国奥运军团 “金多气少”的中国奥运军团
“金多气少”的中国奥运军团
望长城内外
尽管里约奥运会还有几天才结束,但中国奥运军团兵败里约已成定局:中国在本届奥运会的金牌总数只有20枚左右,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获28枚金牌)以来5届奥运会中最少的一届。
在前几日的奥运会比赛中,中国众多的“双保险”纷纷失效,有的中国传统的优势项目甚至一败涂地,如体操14个小项竟然无金无银,只拿了2枚铜牌。
我觉得,一些卫冕冠军的失利并不是中国奥运军团兵败里约的真正原因,因为奥运会的体育比赛相对来说还是很公正的,夺金掠银靠的是实力,卫冕失败只能说明是你的实力下降了,技不如人嘛。如果卫冕都那么容易,也能世袭,人类的竞技体育事业又怎能发展进步呢?
那么,中国奥运军团兵败里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问题主要出在“金多气少”这四个字上。
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在体育事业特别是竞技体育上的投资不断增多,中国在许多竞技体育项目上也渐渐“财大气粗”起来,不仅用重金聘请外国教练,化大钱送尖子运动员到国外训练,甚至一些在国内基本没人玩的竞技体育项目如马术、帆船、曲棍球等,也投入大笔的资金培养尖子运动员。
由于把市场经济机制也引入了体育界,中国的体育界也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一方面,少数体育明星拥有上亿的财富,另一方面,许多运动员仍然在为脱贫而拼命。
市场经济的侵蚀,使中国的体育界也出现了严重的腐败。中国的男子足球化了那么多的钱,为什么连奥运会和世界杯赛场的大门都进不去?主要就是因为腐败。大家想一想,国家体育局主管足球的官员只想为自己捞钱,运动员进入国家队竟然要靠行贿,这就像要靠行贿才能当将军的军队一样,能够打胜仗吗?至于说使用兴奋剂,贿赂裁判,谎报运动员年龄和籍贯,教练员贪占运动员的奖金等丑闻,更是经常见诸于媒体,国内的一些运动会甚至成了丑闻频出的“黑色运动会”。
“金多气少”就是市场经济给中国奥运军团带来的严重恶果之一。我们不能以是否夺金拿银作为衡量运动员、教练员的表现的唯一标准,但国家和人民花了那么多的钱,把你们送到奥运会的赛场上,能争的奖牌不去拼命争,这总说不过去吧?从中国奥运军团在这次奥运会的总体表现来看,不少运动队和运动员之所以成绩不佳,主要还是缺了那么一股子气。什么气?就是为祖国争取荣誉、与对手拼搏到底的英雄之气。
媒体的一些报道,不禁让人们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有的明星运动员靠做广告成了大富翁,在这次奥运比赛中成绩很差,而他对此却没有丝毫的惭愧和歉意,依然象个没事人一样,不能不令人气愤!
有的运动员队,队员一个个都是80后、90后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自我得十分厉害,可与外国人比赛却没有一点自信心,5场比赛竟然一场未赢,不能不令人鄙视!
有的运动员在夺得金牌后的感言中说,他(她)争金牌的动力竟然是为了家庭脱贫,又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
总之,被铜臭污染的中国体育,必然会有一个“金多气少”的奥运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