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分配论”批判
“唯分配论”是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常用的一种论调,其基本观点是: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收入差距大,是因为国家分配存在问题,因此,只要不断改进收入分配方式,就可以逐步缩小甚至消灭收入差距。
要批判这种观点,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有些杀鸡用牛刀了,只需要一个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就足够了,这就是生产决定分配。而在生产中,最根本以及核心的问题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的全部或者大部分被哪个阶级占有,社会生产就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
例如,现在是资产阶级占有和控制着生产资料,那么收入差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缩小。这是因为无产阶级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所获取的工资,仅仅能够维持他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极少有剩余;而资产阶级却可以凭借占有的生产资料,无偿的获取剩余价值。你告诉我,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缩小收入差距呢?
其次,列宁明确指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再怎么调整收入分配方式,最终它一定会做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分配,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提高税收以及增发货币,其目的就是为了掠夺无产阶级的财富。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不过是管理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所以,怎么能把缩小收入差距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一个阶级统治工具上呢?
以上是理论的分析,这两天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找到了一组数字,能够更好的说明问题。说在70年代的苏联,集体农庄的庄员每月工资为60卢布,而当时一个普通集体农庄的主席每月工资可达300卢布,有的甚至1000卢布,相差5~20倍。那些鼓吹唯分配论的人们就无法解释:同样是实行计划经济,为什么30年代的苏联就没有如此大的收入差距呢?
很简单,因为30年代的苏联,生产资料掌握在全体劳动人民手里,而到了70年代,苏联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企业的管理权实际已经落入新生的官僚资产阶级手中。这就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当然,虽然生产决定分配,但分配同样会起着反作用。在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所有之后,分配方面依然可能存在问题,这时就需要无产阶级的国家对收入分配方式进行管理和控制。之所以要批判唯分配论,是因为它错在这个“唯”字,资产阶级妄图通过这样一个“理论”使无产阶级不去注意最为根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
只有消灭私有制,把生产资料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让劳动人民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才有可能真正的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最终的共同富裕。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