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加班的秘密

火烧 2022-01-29 00:00:00 网友时评 1036
文章深入剖析加班现象背后资本逐利的本质,揭示劳动力商品化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探讨加班文化屡禁不止的原因,结合马克思理论分析劳动法执行与监管漏洞的局限性。

  昨天,两则关于加班的话题冲上热搜,一则是“加班文化为何屡禁不止”,另外一则是“应届生因加班问题怒怼腾讯高层”。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的加班现象再次引发关注。

  新浪财经把加班问题屡禁不止归咎于劳动法执行不力以及监管存在漏洞,这种说法显然没能触及问题的实质,因为任何法律都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要知道这一点,甚至都不需要学过马列毛主义,只要学过一点法学的基本常识就足以了。由此可见,加班现象的根源绝不仅仅在此。

  要明白加班现象为何屡禁不止的根源,我们需要弄清楚劳动力商品化以及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的本性在于逐利,也就是赚钱。马克思对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敢犯任何罪行。”

  可是,利从何来呢?资本家既不能把自己手中的货币一直锁在保险柜里,因为这样就算存了一亿年,那些钱也不会多出任何一分;又不能通过低买高卖来获取额外的价值,因为你多获得了10元,对于其他资本家来说就损失了10元,这就是说,对于整个资产阶级来说,价值仍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要获得额外的价值,资产阶级必须要寻找到一种商品,它既能够补偿自身的价值,又要能够创造出比自身还要大的价值。这种商品是什么呢?就是劳动力。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这是任何一个健康、正常的人都具有的一种能力。那么为什么这种无形的能力也会变成可以买卖的商品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所谓生产资料,就是指机器、厂房、生产工具等等这样一些可以创造价值的物品。由于这些东西被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私自占有,无产阶级就除了自己的劳动力而外一无所有,为了不被饿死或冻死,就只能向资产阶级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换取生活资料。而劳动力的使用除了能够补偿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还可以创造出比它自身大的多的价值。举个例子,今天你只需要吃一碗面条就可以干工了,但是你工作一天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必定要大于你吃的这碗面条的价值。这两种价值之间的差额,马克思把它叫做剩余价值,而资本之所以可以不断的增值,依靠的就是这种剩余价值。

  那么剩余价值是如何实现的呢?很简单,只能通过出卖商品,把商品转化为货币才能够实现。但是,用于生产商品的机器、原料等等这样一些资本并不能创造出额外的价值,它们只能把自己的价值原模原样的转化到商品中去,马克思把这类资本称作固定资本,用字母c表示。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只有劳动力,马克思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这一部分资本称为可变资本,用字母v表示。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来揭开资本剥削的秘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者的劳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偿还工资的价值,马克思把这部分劳动称为必要劳动;另外一部分劳动则是为资产阶级无偿劳动,即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把这部分劳动称为剩余劳动。而劳动的量又是以劳动时间来计量,因此,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也同样分为两个部分。

  那么怎么衡量无产阶级被剥削的程度呢?这就要依靠剩余价值率。其公式为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数字越大,则无产阶级被剥削的程度越大。下面来举例说明。

  假设正常劳动时间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也是6小时,根据公式,此时的剩余价值率为100%。现在,资本家把劳动时间延长到16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仍是6小时,此时剩余劳动时间就延长到10小时,根据公式,此时的剩余价值率就变成了166%。马克思把这种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获取的剩余价值称为绝对剩余价值。而延长劳动时间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加班吗?

  由此可见,之所以加班现象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存在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及以此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为没有无产者通过加班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就不可能活下去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