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论股份公司及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

火烧 2021-12-17 00:00:00 思潮碰撞 1033
文章探讨股份公司如何应对社会化生产与私人占有矛盾,分析员工持股计划的实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委托代理问题及工人阶级权益受限的现状。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刚刚产生时,资产阶级常常是以阶级中的单个或几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因为那时还没有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如此巨大的发展。但自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了这样的革命。于是“资产阶级在不到一个世纪内创造的生产力比之前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框架内已经容不下这种生产力了。而且由于工业大机器的发展,使得生产过程越来越融为一体,在互联网和全球化大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这是我一个人生产的产品“。于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就开始显现并日益激化——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同社会化的生产力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具体表现就是自1825年以来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

图片

 

  怎么办?为了适应日益社会化的生产力,挽救资本主义制度,一方面,资产阶级只能在不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框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另外,像铁路这样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不仅投资成本高、承担的风险大,而且丝毫没有什么利润可言,单个资本家是不愿意担负起这样的责任的。于是也就只能组成一个资本家集团,以减少成本。于是股份公司这种形式就这样应运而生。

  所谓股份公司,就是一群资本家组成一个集体,各自对这个公司进行投资,并按照投资份额大小,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管理的一种盈利性组织。

图片

 

  不错,股份公司的出现确实满足了一部分社会化的生产力,毕竟,无论是它的规模还是它的资本总数量都要比单个或者数个资本家大的多。但这种形式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占有的形式,它仍然为资产阶级私自占有——只不过由单个资本家变成了资本家集团,工人阶级依然是资产阶级用来赚取利润的工具。

  那你可能要说了“很多公司也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啊,持有股份的工人已经不是单纯的雇佣劳动者,而是变成了企业的管理者和持有者了!”不错,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关于所谓的员工持股。

  这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改良手段。资产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麻痹工人阶级的斗争意识,也会让工人阶级象征性的持有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但是,这里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工人所持有的股份数量一定很少。而股份公司正是根据股份数量和份额的多少来决定管理公司的权利的。这意味着工人阶级不可能真正获得企业的管理权,在一些涉及公司核心或机密的问题上工人阶级根本插不了手。而且,工人阶级的管理权是以不危害到这个资本家集团根本利益为前提的。假如工人阶级的力量强大到威胁资本家集团赚取利润或是直接威胁它本身时,那么他们一定会动用各种手段——直接的或间接的,把工人阶级的股权收回。这就是所谓员工持股的真面目。

图片

  下面要讲的一个问题就是委托代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委托代理问题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制度日益走向腐朽的表现,随着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这一问题日益严重。这一问题指的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了。公司的实际所有者已经不再实际的管理公司了,而是把它交给所谓中层管理者——经理来进行管理。

  既然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是分离的,经理所管理的并不是他自己的公司,那么他就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用心管理公司,但是,公司的所有者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自然是希望经理能够用心管理和经营公司——这样,矛盾就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

图片

  那么公司的实际所有者干什么去了呢?很简单,人家去过逍遥生活去了。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生产日益被少数垄断资本家集团控制,他们可以任意确定市场价格,从而获得数量极其巨大的垄断利润,而这就使得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可以完全脱离生产过程,而专靠“剪息票”为生(即无偿占有股票差价)。列宁同志深刻指出“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依靠剪息票为生的人,这是帝国主义腐朽的标志。“

图片

 

  通过我的叙述你可以明白,委托代理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无法根本获得解决的,这是因为只要这种制度存在,生产资料就始终为资产阶级私自占有。那么怎么办?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把生产资料划归全体劳动人民所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人阶级集体管理企业,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就是企业的管理者,这样委托代理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工人阶级没有别的出路,唯有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人,才可能获得最后的解放!

图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