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首吉:工人阶级的人民性——论工农联盟的主导权问题

火烧 2016-03-11 00:00:00 思潮碰撞 1034
文章探讨工人阶级的人民性与工农联盟主导权问题,分析劳动分工、组织性与纪律性对工人阶级的影响,强调团结与进步并非人民性,且需警惕失去主导权的风险。

  前面连发了三篇,有一个关键的地方一直在回避,是因为我自己也没想得很明白。但,今天感觉很不好,非要说一下不可,便把想到的一些事情,做一个交代。免得将来后人看到现在的历史,以为他们的先人早就不可救药了。

  本文基于对工人阶级的批判而写,心脏不好的,退散吧。

  一,工人阶级的人民性。(关于人民性的问题,不再赘述,没看过的去翻下我的旧文)

  团结就是力量,唱了很多年了,不去管它,它的影响依然在,给我们一个很大压迫,比三座大山还大的压迫——似乎工人阶级的团结是先天的、是天生的。谁要谈工人阶级在团结上的问题,就是搞不团结,是太岁头上动土,是天理不容的。这样一种东西,不认真的审视我们的思想,是认识不到的。就如同人民性的问题一样,在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总是栽跟头,似乎除了劳动之外,我们无可救赎。

  工人阶级有组织,有纪律,造成了它有先进性,有革命性,于是就变得不思进取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要问问,这先进性、这革命性是怎么来的。马克思没说这个问题,他完成了另一个证明,告诉工人阶级,你们有先进性、要革命,应该团结起来。

  马克思不去思考这个来源问题,因他没有一个完整的农民阶级的参照系。失去了这个参照系,工人阶级的人民性问题就被掩盖了,直到苏联用自己的倒掉把它暴露出来。

  让我们来看看工人阶级的先进性、革命性是怎么来的。

  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劳动分工的强化,协作性越来越高,比书同文、行同轨更高。书同文,就是组织;行同轨,就是纪律。(如果要掰扯着原理来证明,就费劲了。我这么简单的说一下,希望大家能谅解我心中的艰困。)

  有了组织了,于是就先进了,而且还可以不断先进,只要强化这种组织就可以了。有了纪律了,于是就革命了,而且还可以不停革命,只要完善这种纪律就可以了。

  工人阶级的队伍越是壮大,协作性的要求就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直至固化为一种本能,从而把团结和进步变成劳动分工的一种必然。

  生产力、劳动分工、工人阶级,这三者构成一个整体,维系这个整体的是劳动分工。或者说,这种劳动分工使得工人阶级在生产力的层次上保持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还在不断的强化这种相对高度。

  然而,工人阶级的队伍总是要壮大,那就必然会削弱这种生产力水平上的优势。

  如果工人阶级不愿同任何人分享这些先进性和纪律性,那就必定会失去工农联盟的主导权。因为工农联盟的主导权是由社会分工的人民性决定的。

  需要强调的是:工人阶级从劳动分工中得来的团结和进步,不是人民性!完美和完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完美的协作不能代替完整的协同。

  人民性,必须是从社会分工中得来的团结和进步的意愿。从劳动分工中得来的那个东西,看起来像是人民性,但不是,它本质上是一种妥协,一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对于生产力的妥协。倘若不肯妥协,工人阶级就要承担极大风险,它会在一瞬间垮掉,在形式上完全的垮掉,同它身上的枷锁一起完蛋,连同依附在它身上的东西统统倒掉。

  马克思看到了工人阶级身上那重重的枷锁,看到他们同那些压迫和剥削之间斗争,看到了他们胜利的明天,但他没有看到那枷锁同工人阶级深深的结合着,那即是他们苦难的来源,也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是的,看起来,那重重的枷锁,似乎是工人阶级的力量的源泉,但,它是全部吗?

  社会分工同劳动分工一样,也是无处不在的。社会分工是发散的,是自由的。越是发散、分裂,就越是顽强。越是自由、流转,就越是坚韧,就像小草,就像流水,是一种不同于劳动分工的存在。

  工农本是同一个阶级。劳动分工强化一点,就叫做工人阶级;社会分工强化一点,就叫做农民阶级;两者都差不多的,就是农民工了。

  但这一点是极难认识到的,认识到了也极不愿意去承认它。享受着枷锁带来的好处,不愿意去打破它,这样的体会,我们有两千年了,但欧洲缺乏一个强大的农民阶级,所以要体谅马克思,不要求全责备。

  二,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毛主席,人家喊他主席,他不高兴。那是个枷锁嘛,有啥可高兴的。但旁人是不懂的,他们看见那枷锁,以为是神圣的光环,心向往之。

  两千年的中华文明,鲁迅先生看到了吃人,毛泽东同志看到了枷锁。那些美好的东西他们看不到吗?当然能看到。那些伟大东西他们不承认吗?当然要承认。但他们不执着于过去的美好,不迷信于过去的伟大。

  不执不迷,披荆斩棘。

  鲁迅先生心中装着孔乙己和阿Q,毛泽东同志心中装着项羽和李自成。我们人类文明在这宇宙的崎岖中前行,多一次伤痛就多一份光荣,那是对牺牲者的祭奠,对不屈者的缅怀。

  有的人看不起农民工,不是昂着他们高贵的头颅的那种看不起,而是从心底里俯视着渺小的那种看不起。但这样人不懂,毛泽东其实就是一个农民工。

  三,工人阶级的解放。

  马克思说,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他把工人阶级吓到了。于是,苏联垮掉了,文革失败了,还记得赫鲁晓夫和周总理的对话吗?

  1958年、1959年间,赫鲁晓夫先后两次来华。一次会谈的空间,赫鲁晓夫与周恩来坐在一起随便交谈,赫鲁晓夫突然恶意地挑衅说:“我们两人有共同之点,都是总理,然而,我们两人不同之点是我出身于工人家庭,你出身于剥削家庭。”周恩来总理非常机智敏锐,立即给予有力回击说:“我们两人还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我们都背叛了各自的阶级。(来自百度)

  工人阶级的解放,打倒旧的资产阶级,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样的道路,中华文明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没人比我们认识的更深刻。

  来自于劳动分工的团结与进步是脆弱的,随着劳动(改造世界)的变化而变化,但利益是诱人的,随着枷锁(劳动分工)的增加而增加。劳动分工越是对自身有利,工人阶级受到的压迫和剥削越是深重,它的组织性、纪律性也就越强,也就越发的迷信那个叫工人阶级的劳动分工。它被利益遮住了双眼,渐渐的把社会分工抛到九霄云外,死死的抱住劳动分工的糖衣炮弹,一刻也不愿意放手。

  于是它就同资产阶级媾和,埋葬了苏联,于是它就同资产阶级妥协,放弃了文革。

  工人阶级的真正解放,必须是彻底解放:从劳动分工中觉悟,在社会分工中觉醒。不把自身的先进性、革命性凌驾在其他阶级头上,认识到人类文明中先进性和革命性的普遍意义。不把自身的社会分工的不断强化当做利益的全部,认识到自身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然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