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月光:杨华胜诉老榕,赢的不仅仅是官司
上周网友杨华诉大V老榕(王峻涛)一案,法院裁决结果出来,一方扬眉吐气,一方丢人丢脸。围观的网友也更看清了民主小贩,网络“传奇”大V老榕的嘴脸,其对杨华的围攻辱骂手法可谓触目惊心。不知情的网友以为两人本身有什么私怨,其实不然,老榕仇恨源自于,杨先生挺身挡住了老榕辱华反共的去路,作为障碍,杨华必须退出互联网。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场言论自由的胜利。
言论自由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各个国家也都由划出了界限,它并不是不着边际的自由。
1,不得损害国家利益。
2,不得破坏社会秩序。
3,不得侵害他人利益。
这三条基本上世界各国都是当作言论自由的前提。再看中国当下的互联网现状,这三条往往却被视若无物,循规蹈距者,言论空间越来越小,辱华反共者则横行网络,而网络平台在利益的趋使下,也一味迎合公知,以哗众取宠为经营之道。上述个案也正反映出老榕之所以敢对杨华进行无所顾忌的辱骂构陷和曝光隐私,最主要的是杨华的身份——司法干部。长期以来,只要是公职人员,在网络上便可以被随意辱骂,甚至被杀害也能引发公知那一丝诡异的快感。
从杨华案甚至更早,公知已经尝到了这种骂人不必负责,辱华反党更能得名得利的甜头。欧洲长时间流行一个观点:教皇永远无错(papal infallibility),从中国网络看,换种说法也很合适:公知永远无错。你几时见过公知认错?
正因为公知这种绝对权威的树立,很多青年网友不断被迷惑,被引入歧途,甚至甘当辱华马前卒,满口暴力词汇。我们的英雄被否定,我们的历史被歪曲,更可怕的是反驳这些言论的网友不断被打压,被淡化,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杨华一样坚强坚定,作为普通人,真的无法与这些有组织,有资金,有背景的网络暴力份子周旋。
于是,高喊言论自由的老榕们,恰恰将中国网络变成最无言论自由的地方,不必讳言,爱国爱党的言论如今在网络几乎成了另类小众。公知为什么要这么做?最初我们理解这是为了经济利益,但现在看来,显然我们过于善良,从纳吧事件看来,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其行动很大程度是出于政治动机,他们想兵不血刃的令这个国家,重回1949之前。
杨华案也给中国网络的参与者,管理者上了一课。中国街上有红绿灯,美国街头也一样有红绿灯,中国需要安定环境,美国也同样需要,否则一切无从谈起。言论自由在美国成色如何?公知心知肚明,他们的言行在美国足以官司不断。
杨华赢下官司,法律保护了他的名誉权,同时,更赢得了一种正能量。我们的历史,前进目标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必将得到更多人自发的保卫。清除网络黑势力,允许爱国者发声,就是捍卫我们的网络文化,就是捍卫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塑造青年一代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给下一代留下一个清朗而有活力的网络,当公知不再肆虐时,这一天,可能会来的更早一些。
相关阅读:
多行不义必自毙:大V老榕微博被销号后迎来法院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