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的文化反思

火烧 2010-07-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华文化的历史评价与现实意义,反思鲁迅、柏杨等人的观点,强调孔孟之道与阿Q精神的复杂性,呼吁客观看待传统文化。
   近代以来随着外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人在感到万分屈辱的同时,也开始了一场文化反思运动。这其中的急先锋当属鲁迅先生,他在他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中就把中华文化看作是吃人文化。近几十年来对中华文化批判力度比较大的就是柏杨先生,他指斥中华文化为酱缸文化。我又浏览了网上的一些文章,他们总结中华文化的毒瘤时用了这些词汇“太监文化,杀子文化,八股文化,小脚文化”等等吧,但他们却遭到了很多人反对。难道真像有些人所说的,中华文化积重难返,人民毒害至深,封建卫道士势力庞大吗?

      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我是很不赞同柏杨先生们这样总结中华文化的,但我也不大喜欢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强颜欢笑。或许吧,处理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事情首先要考虑的一件事情就是“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在我看来,孔孟之道,黄老学说,他们本就没有错,这些东西直到现在也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信条,能让我们受益匪浅。真正让我们无助的是这些东西太高大渺远了,实在非平常人所能把握。而老子又主张慎重立言,这在给了中华文化无限丰富内涵的同时,也让一些无知小儿趁机掌握了中华文化的解释权,他们和封建统治者相互勾结,给中国人民戴上了一副无形的枷锁,造成了无尽的苦难。但就是这样,中华文化在构建和谐美满的社会秩序上,还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或许是一段历史时期的真实,但永远不会是历史的常态。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农村妇女虽然喜欢议论家长里短,但她们的善良,她们的热情是不容置疑的。就像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个母亲都是称职的,但我们依然会赞同母爱是伟大的一样,我们也要善待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鲁迅先生在批判中国国民性问题时,创造的另一个典型人物就是阿Q,这是一个杂糅了多种复杂情感的人物。这让我们很难界定阿Q,这也使得阿Q精神也成为了我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我们也在心中默默思量,我们是否也有阿Q精神呢?但令我们惊恐万状的是,我们也有呀!实际上阿Q精神本不是一个被准确界定的东西,它被放在具有强健精神力的人身上就是一种宽容忍耐,如果放在一个懦弱小人身上,就是一种自我毁灭的东西。但无论怎样,阿Q并不是中华文化所着力培育的,甚至是中华文化竭力制止的。之所以阿Q会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则是因为普通民众没有把握住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而被狭隘的忠君报国思想束缚住了手脚。

         实际上从1840年以来的百年民族屈辱是检验中华文化的最好试金石,特别是日本加紧侵华的14年时间。从三元里抗英,到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只要封建统治者们不从精神上到政治上压迫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从来不会放弃抵抗。但到了无限悲惨的南京大屠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麻木的面对将要到来的不可避免的大屠杀时,好像历史证明了鲁迅先生的批判。但那是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国人民过的已经很苦了,没人管过他们的死活。那种被人抛弃的感觉是足以令人绝望的,没有希望何以有力量?鲁迅先生在痛斥他们的同时,并没有给予这些可怜的人们自卫的武器,你让他们情何以堪呢?这就是鲁迅先生的不近人情了。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中国人并非麻木不仁,只要他们能够看到希望,他们就能有永不枯竭的反抗的意志。在那个人类浩劫的年代,无数的民族停止了他们的反抗,但中华民族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国民党中下级军官的牺牲精神令素以武士道精神闻名于世的日本军队也深为动容,共产党军队的坚韧不拔更是令日本人抓狂。他们为中华民族只出了一条希望之路,这种精神上的真实的希望的感觉才是中国人民真正需要的。所以,不管中国共产党现在会怎样,将来会怎样,但在抗日战争中,我永远承认他们是中国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我一直认为不给希望的批判就是罪恶的批判。我们是要存续中华文化,保留住他的根,而不是要连根拔起,置中华文化于万劫不复的境地。若那些批判者以后一种情况作为他们的前途的话,那么他们就不是中华民族的警示者,而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不错我们的架构是有很多问题,国民性方面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东西,你们去批判这些东西,无可厚非,甚至是很有必要的。但你们非要像柏杨先生那样把它上升到整个中华文明的层面,我就认为是罪恶的。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表露过他的困惑,中国并不存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流脉,为何中国80后,90后会有如此之多的后现代的表现呢?在我看来,这些看似后现代的行为,实际上是为了反叛而反叛的空虚。就像某位学者所认为的那样,现在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并不是以好坏作为评判的标准,而是以是否新奇惹眼作为衡量标准。就像现在出现的凤姐,犀利哥,闫凤娇之流,他们并没有什么底蕴,他们只是拼命暴漏自己,去满足大众可怜的窥私欲。他们的作用相当于现代的原始人,可以在人们面前赤身裸体而不知道羞耻。或许这样说会亵渎了我们的祖先,但我确实找不出更好的形容了。还有就是像李银河这般卖弄风情的学者,他们自认为发现了新大陆,实际上是一些找不到自我的可怜虫。她告诉世人这世界有很多东西需要尝试,但为了尝试而尝试,人和牲畜又有何不同?这点她和王小波差距太大了,王小波会向人们展示一些美好后就适可而止,让人们自觉去追求我们心中的美好。而李银河就像灭绝师太一般告诉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非让人抓狂的死了不可。同样处于一个屋檐下,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我是对妇女充满敬意的,也认为他们掌握了人类未来的钥匙。我一直对计划生育不感冒,无论他的初衷多么美好,但那样对待人的问题,拙劣的可以。要是中国未来的人口不够了,是否我们可以心安理得的使用基因技术?按照计划生育的逻辑,真有这个可能,那么中国真的具备了邪恶国家的资质了。在我看见来,我们是不能如此草率的对待人的问题的,真正的解决人口问题,需要具有无限担当的新女性来承担。他们负责关注中国的新兴一代,造就另一个大不同的世界。但现实令我失望了,我觉得当今的女性并不可爱。妇女解放运动非但没令女性心智开化,反而让她们更加恃宠而骄。不错,这个世界的压力很大,但你们也不能否认这个世界的多元化呀。现在男女之间一旦出现矛盾,你们就有千万条理由攻击男人。而大男子主义是你们屡试不爽的武器,你们或许并不明白它的含义,只是下意识的反应吧。实际上我们都活得很苦,我们都需要一个并不十分明了的理由去支持我们的行动。但一味的伤害就不厚道了。妇女解放运动真的让女性懒惰了,你们在享受它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并不愿承担你们的责任。记住,这个世界并不是个男权世界,而是个老人世界。我们这些无依无靠的闯荡者要经受住方方面面的压力,如果女人们也来攻击我们,我们真的没法活了。

        在我看来中国的文化实践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情。它让中国社会温情脉脉的同时,也让中国在一张人情大网的束缚下奄奄一息。感情的压力让我们做了很多我们并不愿做的事情,由此造成的人生悲剧是生命中最大的悲剧。这就使得中国人在充满情意的同时,也是充满畸恋的。一旦处理不好,中国人会变得很可怕的。我质疑相信生命不会是一片空白,它会是有文化记忆的,有什么样的过去,就会生发什么样的未来。这些是我们要多加注意的。中华文化所提倡的孝道、忠诚等人类情感是无可厚非的,但被封建统治者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则是罪恶深重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守我们生命的独立性,在加上各种感情色调调和,绽放我们生命最美的色彩。我想中华文化的天道自然会让我们达成所愿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