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没有失败,是修正主义改革失败了 文化革命和社会主义没有失败,是修正主义改革失败了
文化革命和社会主义没有失败,是修正主义改革失败了
——驳社会主义失败论、文革失败论
晨明
明年是文革发生五十周年。最近一些日子,谈论文革和社会主义命运的文章,又渐渐多了起来。文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场无产阶级启蒙运动,谈社会主义离不开文革,谈文革也不能不谈社会主义。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正当党内健康力量开始认识文革的积极意义、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广大人民继承文化大革命精神,奋起复兴社会主义的时候,右派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已经不得人心,左翼内部,却有人大肆散布社会主义失败论和文革失败论。这个奇怪的现象不能不引起警惕,不能不予以讨论和澄清。
一,讨论问题的基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
讨论任何问题,都必须把问题还原在真实的共同的历史背景下,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从一九五六年开始的。一九五六年刚好又发生了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揭开了斯大林犯错误和党内存在两条路线斗争的盖子。形势逼迫各国共产党不得不表示自己的态度,如何认识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发表《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正确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不同意丑化无产阶级专政。这就说明,共产党一分为二,社会主义阵营一分为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分为二,都存在两条路线的斗争。
1970年12月28日,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中说:“你说好一点我赞成。你说中国怎么怎么好,我不赞成。两个东西在斗,一个进步的,一个落后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242-250页)。
毛泽东1975年以后在《重要指示》中指出,“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那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
毛泽东1967年说,现在的文化大革命,仅仅是第一次,以后还必须要进行多次,全体党员,全国人民不要以为有一二次、三四次文化大革命,就可以太平无事了(人民日报1967年5月18日)。
如果同意以上四条,我们就有了讨论的共同基础。好在左翼中间对这三条绝大多数人不会有什么异议,我们就不必在这些问题上多费口舌。
二,从事实出发划清几个界限
1,社会主义革命的上限应该追溯到1848年1月底《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经过巴黎公社起义,到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初步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1922年改为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但社会主义革命并没有结束,不能说最后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还在继续。
巴黎公社初始取得了胜利,后来又失败了。创造了宝贵的、具有根本意义的经验,也留下了一些需要思考的教训,为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失败了,但巴黎公社原则永存。巴黎公社起义是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巴黎公社失败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失败了,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失败了,不能说“社会主义革命失败了”,这是现在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这是从国际范围讲的,从一国社会主义革命来讲也是这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不能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党内机会主义路线造成的,不是正确路线造成的。是机会主义的失败,不是正确路线的失败。不能说中国共产党失败了,这个道理也是非常清楚的。
不能从个别的或者部分的前提出发,得出全局性的结论。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把革命不断推向前进。毛主席总结人民的逻辑是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就为我们正确分析认识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文化大革命,并不是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头脑里想出来的,是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长期斗争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规律,是真理。
作为规律的社会主义,在今天的世界是不会失败的;他只会代替资本主义,而不可能被资本主义所替代。一切不承认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或者企图推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理论和社会势力,都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不合时宜甚至反动的势力,他们必然在实践中失败,而且已经失败。撒切尔夫人当年鼓吹“别无选择”,弗朗西斯.福山断言“历史的终结”,随着本世纪初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第一人,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随着新自由主义在全世界威信扫地,已经成为历史的笑谈。西方思想界,“另一种制度是可能的”的舆论已逐渐占据上风。
人类追求真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和社会主义规律,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工人阶级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虽然由于经验不足和敌我力量对比的原因,会遭受许多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但取得最后胜利,也是任何人抗拒不了的。正如毛主席在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取得初步胜利时,警告全党不要说最后胜利一样,我们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局部失败和暂时失败,说成人类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更不能把修正主义造成的社会主义的挫折,说成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
帝国主义和党内资产阶级散布社会主义失败论、文革失败论,是为他们在中国复辟官僚资本主义、实现全球资本主义化制造舆论。真正的毛派在这个问题上要和他们划清界限。
2,苏联东欧等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出现的上限是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日。暂时消失的下限,在1991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解散共产党之时。苏联在斯大林时代已经由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即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强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政治成就,人民经济政治地位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极大的优越性。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受苏联成就的影响而出现的。在斯大林逝世之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没有结束,社会主义取得了初步的、伟大胜利。苏联社会主义是在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所谓改革派手中结束的,戈尔巴乔夫都认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一书中就说,“改革的开端是赫鲁晓夫揭开的”(引见该书69页)。也就是说,自从赫鲁晓夫上台,苏联党和国家领导权就掌握在打着改革旗号的修正主义者手中。他们领导的改革经历了35年之久,结果把苏联国家搞变质解体,把苏联共产党搞垮台,他们对人民的许诺全都落空,自己也都灰溜溜的在人前没有了人样。所有的修正主义领导人,如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谢瓦尔德纳泽,都成了历史的弃儿。人们据此就说社会主义失败了,许多人不动脑子就随声附和,你要不同意,他们就说你是阿Q精神胜利法。
但我认为这是个非常糊涂的认识,是个驴唇不对马嘴的认识。你想,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本身就是私有化改革,改掉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他们的失败是修正主义改革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他们的失败恰恰证明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证明了毛泽东“苏联卫星上天、红旗落地”预言的的英明,证明了“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正确,教育了群众,使社会主义在更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对于苏联共产党和广大人民来说,当然也是他们在探索社会主义规律过程中必然要走的一段弯路和遭受的重大挫折,既不能证明社会主义失败,也不能笼统地说他们的社会主义探索实践已经失败。因为苏联社会主义曾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仍是主要的,仍在历史上闪光,指引人类继续前进。而且,俄罗斯共产党又重新组织起来,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
邓小平的思路在这个问题上就比我们一些左派清楚,他说如果我们的改革造成了社会两极分化,那么改革就失败了。他就把改革和社会主义分得很清楚,他就不把改革的失败说成社会主义的失败。
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同样起步于1956年,毛泽东才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创始人。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开篇就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选五卷267页)。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接受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问题,也就是“改革”的问题。1956年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讲话中,毛泽东初提“改革”这个词。他说,“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思想、舆论)要是保护人民不喜欢的那种生产关系,人民就要改革它”(毛选五卷319页),“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同上326页)。1957年在宣传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又说:“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我们国家要有很多诚信为人民服务,诚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人。我们共产党员都应该是这样的人。……我们还需要有一批党外的志士仁人,他们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同我们一起来为改革和建设我们的社会而无所畏惧地奋斗”(毛选五卷411页)。《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共产党开门整风、人民公社、鞍钢宪法,都是改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提出“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任务,更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启蒙和改革。
资产阶级右派把邓小平吹捧为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违背历史事实的。毛泽东领导人民进行的改革他设计了吗?他没有设计,那时也轮不着他来设计。恰恰相反,对毛泽东领导人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他是反对的。他上台之初提的口号是“拨乱反正”,所谓拨乱反正,就是否定毛泽东领导人民所进行的改革,要倒退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革之前。后来虽然变换成改革的口号,但本质并没有变。他否定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斗争,要与戈尔巴乔夫一起“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他否定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义已经取得的经验的指导,让人民不看方向“摸着石头过河”;他主张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私人资本,搞垮农村集体经济和城乡全民所有制企业;资产阶级称赞它实现了“历史的转折”,“转轨”,也说明他领导的所谓“改革”和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相反,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4,社会主义改革存在两条路线,两条道路:
一条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改革路线,目的是改正和革掉违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错误以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地主资产阶级法权,张扬人民的权力,逐步实现工人阶级广大人民在经济政治上当家作主,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鞍钢宪法》和《19 7 5年宪法》可以作证。
一条是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邓小平的修正主义改革路线,是打着红旗反红旗,目的是改走资本主义道路,革掉无产阶级人民法权,取消工人阶级广大人民在经济政治上当家作主的地位,以利于复辟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社会。苏东改旗易帜、中国社会两极分化,就是明证。
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的,用两条路线斗争的观点看待改革。对于修正主义的改革必须反对,因为它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对于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支持,因为它是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现在是官僚资产阶级把持了改革的话语权,不问姓资姓社,不问姓私姓公,一说改革就不允许人们质疑、讨论和反对,显然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的、没有力量的表现。
三,社会主义没有失败,文化大革命没有结束
1,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也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人类在先进理论指导下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不是哪个人设计出来的。同样道理,也不是哪个人想结束就能够结束、想否定就能够否定的。人类历史上,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都经历过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就是文化大革命运动。
中国地主阶级经历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百家争鸣,其时达四五百年。统一的封建帝国秦朝建立后,也还出现多次复辟反复辟斗争和思想交锋,直到隋、唐,封建社会的制度才真正建成和完善。
欧洲资产阶级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化大革命,其时也达数百年,并且也经历了多次复辟反复辟的思想政治交锋才完善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之后,同样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一次是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到马克思,以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传播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革命,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正当性制造舆论。第二次是从列宁斯大林到毛泽东,以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传播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大革命,是顺应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走向科学完善的历史要求而产生的,主要解决无产阶级广大人民民主管理国家还是极少数党内资产阶级当家作主的问题,是发展公有制经济还是发展私有制经济的问题。很显然,这个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完,还在进行之中。所以,毛泽东说,不能认为搞一二次、三四次文化大革命,就可以天下无事了。他老人家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问题,王震说毛泽东比我们早看五十年,决非溢美之词。一群没有经历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小孩子,连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不存在阶级,这个今日已十分明确的问题,都不敢公开作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回答,连自己是谁都不清楚,却不知天高地厚地在那里妄言毛泽东晚年错误,并且不允许争论。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
2,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和第一次文化大革命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两者之间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历史与阶段的关系。
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上限在1966年5月16日,下限在1975年宪法颁布和邓小平右倾翻案失败被党内警告处理。而不是党内资产阶级所说的,在所谓粉碎四人帮之日。
1975年宪法是文化大革命民主运动伟大成果的结晶,是我国和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社会主义宪法。1975年宪法颁布,证明文化大革命取得重要成就,已经告一段落。毛泽东敢于让第二号走资派重新出来工作,以利于解放和团结绝大多数干部,也说明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进入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干部和群众阶段。当时毛主席曾让邓小平出面实事求是评价文化大革命,统一全党认识,更是证明第一次文化大革命临近“收官”。邓小平的右倾翻案和四五天安门事件迅速被文明平息,没有出动军警镇压,采取群众专政方法,没有死一个人,没有给一个人判刑,彰显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实践已经走向科学。鉴于以上理由,我们把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下限,定在邓小平右倾翻案被批判处理之日,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但是,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不等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告一段落,但没有结束。社会主义还没有建成,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被打倒的阶级人还在,心不死,所以文化大革命还要继续。
党内资产阶级把文化大革命和第一次文化大革命混在一起谈,他们希望文化大革命永远都不要再来,所以宣布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结束的时间在所谓“粉碎四人帮”之日。
这种说法显然并不科学,不符合客观事实。因为当时列举的所谓四人帮的罪状,就有一条是破坏文化大革命。说明“粉碎四人帮”时文化大革命还是党和国家的主流舆论,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所谓粉碎四人帮之后又颠覆了华国锋政权,镇压造反派之后又清理三种人,直到八十年代末镇压爱国学生运动(应该把学生爱国运动和大资产阶级裹挟利用分开),都是为了消除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影响。直到今天,西南重镇重庆,作为一个中央直辖市,市委书记挑战邓小平理论,进行共同富裕探索,短短四年搞得风生水起,人民拥护,世界关注,仍被官方称作“文革余孽”,说明官方实际上知道文革还没有结束。胡德平叫喊要坚守彻底否定文革底线,这正如蒋介石叫喊要固守长江天堑一样,事实上是在退却,也说明文革实际上不仅未被彻底否定,而且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可见 ,把粉碎四人帮作为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的下限是不符合事实的。
有人自作聪明的说,林彪事件就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失败,因为文化大革命培养的接班人背叛。他把文化大革命的下限划在林彪事件出现的1971年。这也是错误的。因为当时毛泽东和林彪的理论分歧之一就是,林彪认为文化大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而毛泽东纠正了这一错误观点,说明毛泽东认为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此外,一个接班人背叛,并不能说明一场革命结束。毛泽东在接见五大学生领袖时就指出,革命的根本力量在人民。文化大革命中出现了林彪问题,现在出现了华国锋和邓小平问题,就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胜利之后,还会出现类似问题。直到产生走资派的经济基础消失之前,生产资料的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扩大的问题解决之前,这种情况都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这就是毛主席警告文化大革命要进行多次的意义所在。
认为林彪事件证明文化大革命失败、把文化大革命下限划在1971年的认识,不过是英雄史观在作怪。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1968年工宣队进校,文化大革命就结束了。这种看法把文化大革命等同于学生运动,显然失于偏狭,不足为训。
四,文化大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伟大胜利
我们说文化大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伟大胜利,就是说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并没有失败。其理由如下:
1,批判和打倒了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揭露和挫败了搞右倾翻案的少数人的阴谋,提出“我们这个基础不稳固、所有制问题还没有解决”和“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两大科学论断,建立并完善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使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理论走向科学。所谓社会主义,就是生产资料归工人阶级广大人民公有公管,人民民主管理国家并对党内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及其附庸社会反动黑恶势力实行专政,树立尊重劳动、追求真理、斗私批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价值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解决。
2,充分发动了群众,培养和造就了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成功探索出一条民主新路。苏联解体时竟无一人是男儿,中国党内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却一开始就受到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质疑,至今也不敢丢弃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旗帜。
3,共产党经过整顿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增添了新鲜血液,明确了领导权是人民给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唯一宗旨,三要三不要是党的根本纪律;党的阶级性、战斗性、先进性得到进一步确认。党的建设开辟了新局面。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许多犯走资派错误的党的干部作了自我批评,得到人民谅解,重返工作岗位。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以工农兵代表占绝大多数的新面貌,使社会主义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走出了少数精英治国的旧樊篱。
4,经过人民广泛讨论,在一九五四年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的基础上,修改并颁布了一九七五年社会主义宪法,以国家最高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社会主义公有财产不可侵犯;国家保障人民行使“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权利;保护公民罢工自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工农兵代表占主体组成;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公民有劳动的权利。这几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即工人阶级为核心的人民民主思想;有效遏制官僚资本特权,具有重大的反封建反资产阶级特权的意义,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永远不可能企及的先进的民主政治规范。这是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标志。他的光辉,使今天的宪政民主派难掩他们实际上不过是改宪派和反宪派的真面目。
5,一大批新干部朝气蓬勃,立场坚定,既当官又当老百姓,密切联系群众,当了高官还和他们代表的群众一起参加劳动,拿同样的工资报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开了当官不发财的千古未有的新风气。毛泽东逝世后,数百万新干部遭到镇压,数十万新干部被判刑和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但查出贪污腐败者几乎没有。和文化革命前后的干部队伍形成鲜明对照。
6,抓革命促生产,贯彻鞍钢宪法,取得了两弹一星、大飞机、核潜艇、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断手再植、杂交水稻、青蒿素高效治疟临床应用、油田地质探测新理论等多项世界级科技成果,独立自主建成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完成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农业连年丰收,自力更生初步解决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拉开了社会主义工业革命的序幕。
7,在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指导下,外交战线取得重大成功。冲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强权压制和封锁,和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恢复了中国联合国成员和常任理事国地位,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国际威望大增。
8,改革文艺、改革教育、改革一切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取得了显著成绩。工农兵的英雄形象走上戏剧音乐舞台,成了文学作品的主角;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方针在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工农兵的主人公政治地位和人民的社会生活保障得到落实。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国家的土地、矿山资源、生产资料归工人阶级广大人民所有,人民的住房、看病、上学、退休等社会保障,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不受压迫剥削权、管理国家管理企业等等权利,远远高于文革前,也远远高于文革后。
总之,文化大革命斗批改三大任务都取得巨大成果,文化大革取得伟大胜利是有目共睹、触手可及,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九六六年六月到一九七六年九月十年期间,文化大革命虽然经历过不少挫折,但最终都取得了胜利并没有失败。毛泽东在世时,无论世界上还是国内,没有人说文化大革命失败了。
五,文化大革命至今也没有失败
那么,毛泽东逝世后,文化大革命是不是失败了呢?也不能这样说。
1,文化大革命的基本理论“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已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得到实践证实。
2,文化大革命的核心思想“对于危害革命的错误领导,不应该盲从,必须坚决抵制”、“造反有理”,至今仍指引和鼓舞着工人阶级广大人民继续革命。
3,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洗礼,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民主新路和民主旧路的看法,对于权力的理解,都走在世界前列,也比近三十多年来所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思想进步。
4,苏联革命前和革命后都比中国先进,又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竟然一朝倾溃,国变党垮,竟无一人是男儿。而中国的走资派打着红旗反红旗,却始终受到党内外干部群众质疑反对,至今全国仍有数千家集体经济繁荣存在,百家国有大型企业为社会主义回归提供捷径,走资派提出最后决战,和人民复兴社会主义的斗争,现在都摆在历史面前;五星红旗仍在祖国高空飘扬,走资派改党名取消共产党的阴谋没有得逞,宪法中社会主义原则条款还在,党内资产阶级保护私有制和私有财产的改宪企图受到狙击,革命与反革命力量的对比正在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转化。
5,党内资产阶级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反而越来越失去人民支持。反毛泽东没有达到目的,毛泽东热越来越高涨;改党名没有达到目的,现在,不改旗易帜已成为全党共识;私有化也没有完全达到目的,土地私有化和国企私有化都遭到强烈反对;走美国道路遭遇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反而为当代青年人接受文化大革命思想开辟了道路。温家宝说,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的成果还会得而复失。这就说明,党内资产阶级没有取得确定性胜利。在这种情况下,断言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失败未免为时过早。这正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虽然苏联丧失了大片大片领土,但是那时如果说苏联卫国战争失败了,岂不被历史笑话!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期间,党内健康力量和人民,有力阻止了佐利克.温计划的推进,形势已经发生明显逆转,人民的大反攻已经开始。在这种关键时刻,需要重新认识文化大革命的七分成绩、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的时候,作为左派,个别人散布文革失败论是完全违背事实、极不适宜的。
6,当然,毛泽东逝世后,接班人背叛,右派政变发生,党内资产阶级再次篡夺了领导权,矛盾主要方面发生颠倒,造反派受到突然袭击式的残酷镇压,革命和反革命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文化大革命遭遇了严重挫折,这也是应该承认的。但是,这只是问题的次要方面。只要宪法的社会主义原则没有完全取消,毛泽东时代党章总纲还在,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旗帜不倒,党内走资派篡夺的权力就是非法的;人民随时可以组织起来把他们打倒,又是正义的。党内走资派没有获得合法地位,也就没有胜利。走资派没有胜利,文化大革命就没有失败,而且走资派现在失尽民心,进退两难,内外交困。右派陈子明看得很明白,他说:“毛派之所以能够重整旗鼓,就是因为改革已经臭大街了”。事实上,是党内资产阶级正在走向失败,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还在继续前进。
总之,走资派重新上台,只能用文化革命要进行多次、历史是曲折发展、同走资派斗争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任务来解释。并且这是新时期的事,不能证明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失败,更不能证明文化大革命失败。文化大革命失败论是不符合事实的。
毛主席指出的,对于文化大革命“支持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主要是指党内上层,而不是指广大人民。毛主席说“翻案不得人心”,连邓小平都没有想到毛泽东还有能力再次将他批倒,就是明证。对邓小平保留党籍,以观后效,反映出的完全是一个胜利者的豪迈气概。有人说文革后期,毛泽东也不能控制局面了,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四五天安门事件以最文明、成本最低的方式迅速平复,就说明国家局面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派手中。同时期,毛主席说我一生办了两件事,也是他老人家坚信真理虽会经历曲折但必然取得最终胜利的信心的表现。
虽然世界上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改旗易帜了,但中、古、朝、越四国社会主义的旗帜还没有倒下;尼泊尔毛派新近取得胜利,掌握了国家领导权;南美兴起新社会主义运动,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出现“另一种制度是可能的”的响亮舆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已经找不到新的理论解脱。这些都充分说明,社会主义虽然遭受重大挫折,但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失败。
右派散布文革失败论,是为了欺骗人民、否定社会主义、复辟官僚资本主义的需要。一些糊涂人附和文革失败论,是他们对工人阶级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潮流缺乏理解和认识的缘故。
六,正确总结文化大革命以及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分为二,辩证法,两点论,不是一点论。对待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这样的重大问题,必须首先分清主流、支流,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是成绩主要的,还是问题主要的。此外,还要把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分开。
1,社会主义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说社会主义失败了,就等于说客观规律失败了,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如果说这不是客观规律,那也要先做令人信服的研究。因为马克思揭示这个规律,是从研究劳动的历史入手,发现商品背后隐藏的人与人的关系,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结论的。并且由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成就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成就作证。不做充分的研究,对待社会重大问题,轻易地做出判断,至少是不严肃的。
2,人们只能认识规律揭示规律按规律办事,却不能创造规律,违背规律,否定规律。人们认识规律、遵照规律办事的实践活动有对有错,和规律本身不是一回事。
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两条: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二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这些都是符合规律的,是实践证明正确的。但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才是现实的。这个看法,既没有历史根据,也在实践中证明是不准确的。
斯大林看到,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并不能一下子把生产资料全部收归国有。这一点是符合规律的。但他断言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完全适合,没有矛盾,这一点又是错误的。
不能把马克思不准确的看法也说成社会主义的规律,不能把人们探索规律实践中出现的错误说成是社会主义的错误,也不能不看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这个基本事实。
社会主义失败论是一种主观先验的、不加分析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做出“公有必须公管”的科学解释,使我们对“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而不允许工人阶级广大人民监督并排斥人民管理”的修正主义主张有了清醒认识;对无产阶级专政做出“工人阶级为核心的人民民主管理国家并对党内走资派及其附庸实行专政”的科学解释,充分保障了工人阶级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提出了政府要少捉人、专政是群众专政、专政包括压迫教育改造多重职能的崭新理念,避免了现代资本主义警察国家、监狱国家、军人专政的普遍弊端。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走向科学。毛泽东时代没有处决过一个政治敌手也没有给任何一个政治敌手判刑,就使古今中外的国家管理在文明程度上相形见绌。美国是最被一些人称道的国家,但两任总统被政敌暗杀身亡,还有几任总统侥幸躲过厄运。
文化大革命已经纠正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中的缺点错误,但也从不含糊的坚持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肯定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的成绩是主要的,所谓斯大林模式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模式,虽然有错误,绝不能全盘否定。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彻底否定了斯大林模式,最后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党和人民没有及时识破修正主义集团的阴谋,造成资本主义全面复辟的惨重后果。这个教训多么深刻!
3,中国文化大革命主要就是为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复辟、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资本主义复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所有制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这个基础还不稳固,生产资料的管理权还掌握在党和国家少数管理人员手中,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而没有得到工人阶级广大人民的有效监督,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中央出了修正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阶级广大人民,就要组织起来把他们打倒,把他们篡夺的权力夺回来,这是工人阶级广大人民不可让渡的法权,工人阶级广大人民民主管理国家是社会主义不可移易的基本原则之一。文化大革命所建立的官民平等一致关系,和抑制邪恶倒退的坚强力量,为世界社会改革提供了新鲜经验。
7,我们今天看待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作为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只能在很远的将来被共产主义和新的文化大革命代替,在今天却不可能失败并且必然取得对于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利。在今天散布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失败论,鼓吹资本主义还有强大生命力,赞成资本主义全球化,都是违背实际的、反动的。
第二,对待无产阶级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无论是中国、亚洲,还是苏联和东欧、古巴,都曾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伟大的胜利,这是社会主义历史的主要方面。其理论和实践成果仍是今天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今天首先要宣传和继承的。绝不能将其鄙称为“传统社会主义”,忽视其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三,无产阶级广大人民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规律是一个实践历史过程,由于经验不足和敌人阻挠破坏,出现一些缺点错误和经历一些挫折和暂时失败,这是不奇怪的,也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但是,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这些缺点错误,甚至挫折和暂时失败,同取得的伟大成就相比,仍是次要的。同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旗帜没有了,共产党被取消,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入宪,人民的社会主义实践确实遭到暂时失败;而中国社会主义旗帜还没有完全倒下,共产党并没有被取消,宪法中还保留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显然和苏联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就不能用暂时失败来界定,只能说暂时的局部的失败,或者说遭遇重大挫折。没有区别便没有政策。我们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但俄罗斯和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都不会提出类似的口号。这就说明,中国所处的阶段,是党内死不改悔走资派拼命全面复辟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党和人民奋起反抗、捍卫和复兴毛泽东科学社会主义的阶段。无产阶级当前的任务是,充分揭露邓——佐利克.温官僚买办集团践踏宪法党章社会主义原则和民主原则,背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肆意掠夺人民财产,取消人民权力的滔天罪行,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组织群众把他们打倒,复兴与中国人民共同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主义大业。而不是打倒共产党,推翻现行宪法党章,搞什么新社会主义。
第四,回顾历史是为了今天的斗争。总结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阶级斗争。
新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否认党内有走资派,污蔑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妖魔化文革造反派,完全违背了客观事实。我们首先就要实事求是地阐明文化大革命的伟大历史进步意义,批判党内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不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就写不出一部有价值的文革史,不能战胜敌人就无法团结中间群众。不能像郭松民同志说的,“在一些有关文革的具体历史问题上和右派针锋相对,打阵地战”,也不能像郭松民同志说的那样,“用中间派听得懂的语言去进行斗争”。
文化大革命的社会进步意义表现在它正确回答了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发生重大变故的根本原因,指出苏东剧变和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的问题没有清醒认识和很好解决,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使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走向科学(前文已作论述);在实践中解决了至今仍困惑人类的民主理论和权力理论的问题,指出一条资产阶级民主无法企及的、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都实行民主的新路;阐明用人民权力限制和消灭资本特权和官僚特权、最后消灭一切权力的科学道理,使资产阶级既离不开权力又诅咒权力的矛盾心态相形见绌;在文化上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
郭松民同志武断地要左派承认文革失败,主要就是他对文革的社会进步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
更为可笑的是,他毫无根据的断定,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这两个错误,主要是造反派犯下的”。造反派近三十年来被妖魔化,被残酷镇压,再承担点郭松民这个朋友分派的错误也无所谓,只是这样一来,文化大革命出现的错误都让造反派承担了,党内走资派在文化大革命中就一点错误也没有了。不知道郭松民同志想到这一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