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客观规律适应性和能动性
人的客观规律适应性和能动性
10月10日在北大召开的“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一位女同学提问:“请几位教授分析一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文革,为什么毛会打倒刘少奇,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吗?”
这个提问很接地气很直观,却真正的暴露出马克思主义诞生到今天,理论发展的不接地气和狭隘。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科学的研究人们最平凡密切的生存生活,不能让人们确确实实的认为是最实际最现实的真理,让人们没有感到马克思主义是真正的智慧法宝,那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请读者联系这位女同学。笔者也是为了先抛砖引玉,学疏才浅的回答这位女同学的问题。欢迎她有更多的提问。
归根结底,一切社会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延伸,矛盾的发展有量变和质变,不同条件有具体变化,还有阶段。
阶级还存在的社会,特别是私有制阶级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还存在的情况下,矛盾会尖锐一些,变革时期会激烈。请注意,这个尖锐不会孤立存在,是有影响的。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阶级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后,矛盾的表现和发展就不再尖锐了。
人有能动性,也有局限性。有的矛盾是分歧性的,有的是不可调和的。每个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也有自己能动性的空间。
虽然客观决定意识,思想意识产生后,会有自己的发展特征,不会和客观世界变化绝对同时的一致。这不是唯心论,因为人也是客观存在,人们说的实践思维都是人的实践思维,每个人的具体思想思维不会一模一样,人的能动性局限性的表现也不会一模一样,这同样产生矛盾。
比如饿与吃饭是根本矛盾,吃饭是必然的客观规律。有的大鱼大肉强取豪夺生存资源阻碍破坏别人吃饭,这是尖锐的斗争。做什么饭,怎样做饭,甚至是什么时间吃饭,一家人也会产生矛盾,这些延伸的矛盾都是主要矛盾产生的,必须和解决往往会受到具体历史条件背景的影响。但是不能把次要矛盾局部矛盾和主要矛盾简单划等号。
鲁迅先生粗暴的摧毁弟弟放风筝,受到封建主义的教育影响{朱熹的教育论是中国封建主义反人类集大成的,很有影响},后来的发展让鲁迅先生极大的改变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到列宁新经济政策时,保尔柯察金和一些同志不能理解与党产生矛盾分歧。斯大林模式出现后也出现矛盾分歧,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初期和人们历史局限性产生的具体矛盾。
人类相对于自然界,每个人一群人和社会之间,具体的人事物,都是客观存在,都有自己一定的运动空间。这些具体运动之间也会产生矛盾。
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实践中,具体矛盾往往是当务之急,首先面对的往往是具体矛盾。所以,简单的把主要矛盾代替次要矛盾局部矛盾,甚至人为的凌驾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完全错误的。这样的愚昧必须彻底认识彻底抛弃。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世界丰富多彩,矛盾也纷纷攘攘,有根、有枝、有叶。
世界是矛盾组成的,任何矛盾都要研究,因为各种矛盾在不同条件不同阶段会出现变化,位置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全面认识关于矛盾的科学真理,是人类思想实践的必然要求,会越来越重要。
今天时代,资本主义苟延残喘不过是有意无意都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决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社会管理,而斯大林模式却受到农业社会空想和唯心论的方式方法,当然失败。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让人们越来越从自发走向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