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要审视改革的劣性与良性问题

火烧 2015-10-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发改委17名官员被查,引发对改革方向的反思。文章指出部分改革存在劣性,影响社会体制良性发展,呼吁党中央审视改革成效与方向。

  近日,中纪委转发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纪检组的消息,声明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王威、副司长任伟、生活质量处调研员周和宇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调查。

  自十八大以来,国家发改委已有17名官员落马,其中一名副部级、一名处级,其余15人均为司局级。在2013年5月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接受调查后,发改委接连有官员落马。2013年6月原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工业司副司长熊必琳被查,他2010年9月退休后出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其任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期间,刘铁男任司长,两人关系较为密切。刘铁男被查一年后,国家能源局“窝案”爆发,该局原副局长许永盛、核电司原司长郝卫平、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电力司原副司长梁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原司长王骏、规划司原司长俞燕山等6人相继被查。其后,被称为“天下第一司”的发改委价格司再爆“窝案”,2014年8月,退休3月的发改委价格司原司长曹长庆被调查。2014年9月,接替曹长庆担任价格司司长的刘振秋及价格司两位副司长周望军、李才华,以及价格司原副巡视员郭剑英均被调查。此外,还有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原司长张东生,于2014年8月22日被以涉嫌受贿犯罪采取强制措施。不到三年时间,发改委有17名官员落马,这在国家部委中极为少见。

  国家发改委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是一个具有研讨、策划、制定社会体制改革的国家机构,手里掌握着重要的审批权,素有“小国务院”之称。如发改委能源局,组织制定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以及炼油、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的产业政策及相关标准,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审核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再如发改委价格司,拟订重要商品价格、服务价格和收费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少数中央政府管理的商品价格、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组织对农产品、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的成本调查和监审。还有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审核社会发展领域重大项目和国家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项目;协调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和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工作评估项目建设效益。

  然而,这个决定着国家发展命运的重要“小国务院”部门,在反腐中竟然有17名官员倒下。由此可想,我国长期来的社会体制改革还会有良性的发展吗?他们无疑都是在想着为个人得利而改革,不是想着为大众受益而改革,故而让我们总是感觉改革处处的失误或陷井,越改革越不对劲。改革的本意,是要把社会体制存存的不足与缺陷问题,加于弥补和完善,要给广大工农群众享有优厚的福利待遇,能够安居业乐。可是,我国以往的改革,并不能让大众享有多大福利待遇,更不能带给大众安居乐业之感。这样的改革,究竟是劣性的还是良性的?这个问题值得党中央认真审视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