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粮食与气候峰会看美国西方真面目

火烧 2009-12-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粮食与气候峰会中美国西方的双轨制谈判问题,指出其单边利益行为,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对全球气候与粮食问题的破坏性影响,强调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被边缘化,呼吁全球合作应对危机。

重求:从粮食与气候峰会看美国西方真面目  

   

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气候峰会的大人物超标排放,看看美国西方的态度,粮食峰会事关人命尚且不管不顾,气候减排能有什么幻想吗?  

    10时30分,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代表举行新闻发布会,大声疾呼“扼杀《京都议定书》就是扼杀非洲大陆”,称要让气候谈判这趟列车从“哥本哈根”驶向“希望之本”,即坚持双轨制的谈判机制。  

  非洲国家首席谈判代表杰穆艾·卡迈勒指出,《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的两位主席上周提交谈判报告前,根本没有征求非洲国家的意见。非洲国家在谈判中完全被边缘化。同时,部分发达国家一心要抛弃双轨制的谈判机制,将两条轨道合并为一条。  

  他说,在目前的谈判中,发达国家闭口不谈他们在《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内的强制减排目标,声称各自提出的减排目标全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工作组的目标。这一做法的目的就是要架空《京都议定书》。  

  由于非洲国家谴责发达国家试图抛弃《京都议定书》做法,大会谈判进程被迫暂时停止。130多个发展中国家随后退出,以抗议搁置讨论《京都议定书》。  

   看看美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立场,美国甚至不参加京都议定书,不参加妇女儿童国际保障公约。  

对台湾的军售,对中国的邪恶企图,今天,中国邪恶分子鼓吹和一个大骗子大无赖恶棍什么谋皮,这是干什么?  

   资本主义是一切危机的制造者,让运动员兼裁判是不会解决任何问题的,只有更糟。
   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它只会单边利益,绝不会有利别人只会破坏。粮食会议气候峰会的开空头支票暴露无余,从气候峰会它们提出的损人利己的方案更是邪恶至极。
   科学的发展本来是一伴顺其自然动力十足的事,因为正是人的需要才是推动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可是在阶级社会既得利益存在情况下,被用在毁灭人类自己的目的了。如社会的假恶丑黄赌毒军费官僚少数人的穷奢极欲,而社会需要被人为的压制扭曲毒化,这能顺利发展吗?  

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如果绕开阶级社会既得利益的反人类反社会的破坏性,和由此对全社会形成的愚昧,那么任何似是而非的夸夸其谈都是骗人的胡说。  

蓄意让第三世界穷国小国无法维护自己的合理利益。这种维护单边利益最终损害全世界全人类的邪恶行径。
    过去对资本主义的邪恶揭露的实在是太少了。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是解决不了人类的危机的。只会损人利己的阻碍进步,从来都是以害人开始以害己告终。人类社会的变革是不可避免的。  

所有人都可以发现,阶级社会是一个让社会分裂野蛮邪恶愚昧互相摧残的社会制度,这是一个你不打它不倒的邪恶社会制度,是一个必须斗争才能推动的社会制度。这是完全反人类反社会的与人类利益背道而驰的制度。这是少数人进行人治的社会制度。
    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按照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步发展的社会,才是真正的人类文明的社会制度。  

看看一个十分关键细节的真相:  

对于此次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大会,中国政府派出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阵容——逾百人的代表团,包括来自发改委、外交部、财政部、科技部、环境部、气象局等相关部委的官员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50多人的法制团队。
    即便这样,中国代表团的代表们也常常出现“捉襟见肘”的时候。
哥本哈根会议的日历已翻到了第二周,谈判也已经推进到了关键阶段。目前,工作组在各个议题下的讨论同时展开,再加上起草文案、磋商等工作,中国代表团的人手刚刚能够保证。
    屋漏偏逢连阴雨。在谈判僵持之下,大会主席康妮·赫泽高给发展中国家出了道难题,她建议:一些工作组层面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部长级会议上磋商。这意味着,同一拨人要在工作组、部长的层面进行讨论。
    谈判期间,中国代表团的谈判代表们不得不飞奔在贝拉中心的各个会议间。“这种方式令发展中国家根本无法跟进议题。”中国代表坦言。可以想象,百人的中国代表团尚且如此,那些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又将面临如何窘迫的局面。
    相比美国和发达国家动辄上百人的团队,谈判伊始,力量的天平就已然开始倾斜。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数有限,目前的权宜之计是只关注有限议题。这样的直接结果是:如果不能跟进不同会议的谈判进程,虽然最后还有机会到大会上提出申诉,但需要重新评估这样的政治后果,小的发展中国家改变决议的机会非常小。
    “所有的国家都试图避免跑到大会上去做最后申诉,那需要很大勇气。”一位中国谈判团代表说。这显然超出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能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