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经济,带来的新阶级社会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科科莫分校社会学教授厄尔·怀松、普渡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佩卢奇、威奇塔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大卫·赖特三人,为读者贡献了一本相当坚实犀利的作品。这本《新阶级社会:美国梦的终结?》指出,美国在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国家,但近几十年来,美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剧烈的转型变化,从而使得原有的阶级结构被彻底瓦解,原先的中产阶级消失,并形成了另一个拥有高薪、高福利和政治权利的主导性特权阶级。
也就是说,在20世纪的中段,美国的阶级结构确实呈现出政治和社会学家所称的纺锤形,两头小而中间大,占人数相对多数的中产阶级使美国保持了相对稳定。而在那之前的半个世纪,美国却是不折不扣的不平等国家,多数居民陷入贫困,这也是为什么1929年大萧条会给平民带来如此之深的伤害。二战之后,美国迎来了长达20多年的经济增长和繁荣,而且这种增长和繁荣建立在相对平等的国内政策基础之上。
《新阶级社会:美国梦的终结?》这本书指出,在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存发展依赖于四种形式的资本:消费资本、投资资本、技能资本和社会资本,以此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空间和机会。近几十年来,美国社会不平等的拉大,就表现为上述四方面资本的流向分化,因而加剧了个人与家庭阶级不平等。
书中认为,在今天的美国,以及以美国为制度蓝本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种双钻石型的阶级结构:上层是特权阶级,人数占总人口的近20%,以管理者、技术人员、专业人员组成,通常拥有较高的学历,有一定的资本能力,中晚年可以实现财务自由;而下层则是新工人阶级,人数占到了总数的80%,对上述四项资本的占有相当少,缺乏机会,近年来随着“机器换人”的进程推进,进一步固化了不稳定就业的状态——特权阶级将这种状态讴歌为“灵活就业”、“弹性就业”、“自我雇佣”、“共享经济”以及“斜杠青年”。
按照书作者的划分,在特权阶级以上还有个人数稀少,但掌控着绝大多数资源的“超级阶级”。这样三个阶级所组成的新阶级结构,而今牢牢地扎根于新经济,所谓的社会流动只可能发生于特权阶级中的极少数人,通过创业致富、联姻等方式挤入超级阶级,而最底层的新工人阶级,已经基本变得毫无希望。
《新阶级社会:美国梦的终结?》所称的“新经济”,其实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指导下所编写的经济政策教纲,核心是限制政府介入社会和经济事务,将尽可能多的事务包括部分公共事务都外包给企业,减少福利开支,降低中上以上阶层个人和家庭的税负。这期间,美国经济还经历了典型的所谓“金融化”过程、去实业化过程,从而使得经济结构轻型化,更多的依靠金融创新和资本驱动的产业并购扩张来实现收益。美国“新经济”建构起了覆盖全球的产业链条网络,使得全球被整合为美国资本主导下的产业车间+销售体系。但这一经济的典型特点是,过去美国国内制造业、服务业的大多数就业岗位被转移到海外,而美国国内适应新技术、金融业发展而增加的新岗位,不仅总的雇佣数量更少,而且就业门槛更高——那些不能挤入金融类、技术类新岗位的工人,在第三世界国家同行的竞争下,只能适应相对过去更低的、更为脆弱的工作。那些工作也不再具有可成长性。《新阶级社会:美国梦的终结?》这本书认为,美国新经济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工人阶级。
过去的中产阶级向下沉沦,沦为处境更差的“新工人阶级”,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在过去30年间,美国原属中产阶级的就业行业、职位,平均工资几乎没有上涨。而许多原先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尽管获得了大学学历,但只要不是名列前茅的名校学历,也无法挤入今天的特权阶级行列,机会相比数十年前的父辈显得更少。
《新阶级社会:美国梦的终结?》书中指出,美国的资本、大型公司,主要由超级阶级成员拥有和控制。即便是巨量创业者中涌现出的佼佼者,成功的将技术创意转为商业实践,也都需要在资本注入的每一道环节,将收益权逐步让渡给超级阶级。一旦创业公司成长为诸如谷歌、脸书这样的巨头,就会像过去的通用汽车那样,在美国甚至全世界获得最为优厚的政策待遇,还能获得政府斥巨资得出的创新实验成果、在创新实验过程中接受美国政府发放的高额补贴——有意思的是,如果美国之外的欧洲、东亚国家,仿效美国支持本国创新企业发展,出台相关的技术转让协议和资助政策,就很可能受到美国方面的指控。简而言之,美国的各种经济政策,包括创新支持政策,以及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等等,都服务于超级阶级的利益。
《新阶级社会:美国梦的终结?》书中甚至指出,美国的超级阶级在文化领域发起了一场阶级战争,也就是借助文化、教育、社会领域的定义权,成功的将阶级问题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定义。比如,将美国许多城市降低公立学校拨款,鼓励私营学校发展的政策,讴歌为提高教育产业运行活力、提高教育竞争水平的英明决策,却几乎完全回避发展水平较低的公立学校,更集中于有色族裔居民居住区这一事实。又如,美国超级阶级控制的行业协会、顶尖公司集团,事实上也是美国精英大学的赞助者,因而竭力推行有助于保持精英阶级优势地位、利益和特权的招生政策。
这本书谈到了美国近年来发生极端分化的选举政治,指出美国相当多数选民对华盛顿政治已经高度厌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两党已经相对同质,更为显著的呈现出资本、富人代言人的特征。扭曲的选举政治,再加上更趋极端化的游说政治,均以资本、金钱为驱动。《新阶级社会:美国梦的终结?》书中还谈到了美国信息产业以更为先进的新技术,强化对大众思想、认知、话语体系的控制,在供给大量低质信息内容的同时,淹没甚至消灭那些可能会促成社会底层连结起来,反对超级阶级、特权阶级的思想和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