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台事:区分蔡宋,区分不同面的蔡宋,精准施策、反独促统

火烧 2016-11-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主张区分蔡英文与宋楚瑜不同面,精准施策反独促统。建议会会宋楚瑜,建交梵蒂冈,以施压台独势力。强调对蔡宋联手的应对策略,体现大陆反独决心。

 区分蔡宋,区分不同面的蔡宋,精准施策,皆有必要

 
 

    因为宋行前有“两岸一中、反对台独”宣示,会会何妨。
  因为蔡列宋为绿营参政,有“蔡英文、宋楚瑜敢以算计让大陆尴尬”之嫌,就该想到大陆会有反制招数,大陆建交梵蒂冈、巴拿马等便顺理成章。


  分别蔡、宋,

  甚至分别民进党主席的蔡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蔡,
  分别亲民党主席的宋与蔡英文特使、资政的宋,
  精确施策,皆有必要。


附帖一:

 

  会会宋楚瑜,建交梵蒂冈

 

  据说宋楚瑜会去秘鲁了。

  大陆不挡、未挡、挡未果?

  暂且不论、论也白论。不如想想后手。

 

  在下建议:会会宋楚瑜,建交“梵蒂冈”。

 

  会会宋楚瑜。

  理由:

  宋自认为中国人,

  宋个人承认九二共识,

  宋曾经在台湾大选时喊出统一,由是逼得马、蔡向统移、或向独离,

  宋至今未独,

  宋背后有一群不绿的粉丝,

  习会宋依然存在拉动蔡与急独保持一段距离之可能。

  习会宋,是就近观察宋颜色、更是测试蔡是否死心决意台独的最后一个窗口,也可以是习正面、直接、堂堂正正、向蔡及台人转达大陆诚心、耐心、苦心、决心、底线、红线、路线、及勿为言之不预的一个平台。

  会宋,如何会、说什么,当然是反独、是促统。(见在下《不妨会会宋楚瑜》)

 

  建交“梵蒂冈”

  打引号,意指不只是梵蒂冈,当然包括巴拿马等等直到台人有感。

  如若观察、测试结果负面,

  蔡、宋联手只为台湾国际空间而根本没有缓和两岸紧张关系之意向,

  则大陆诚意被严重戏耍。

  大陆当然不能再等待观望,

  当然要还以颜色迎头痛击,

  当然要让其在“国际空间”上有深重的压迫感。

  立竿见影,减少台湾邦交个数,让台绿有感是大陆对蔡集团的必然选择。

 

附帖二:

 

  不妨会会宋楚瑜

 

  蔡英文不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自谓“台湾总统”、明言“对抗中国压力”,经济“南向”,亲媚美日,文化去中,致使两岸官方“停联”,民间怨深,国际烟起。在下赞同北京坚定反独、不惜对抗、不讳地动山摇,全面施压,以遏制台湾奔向台独断崖、自毁深渊。在下亦曾建言《台事,让就让到头,硬也硬到够》、《擱置官方聯系,直接訴諸台民》、《礼遇平民“千岁团”,拒绝台官“独政客”》、《 对台独“战争状态”, 对台民“国民待遇”》、 《對分族裂國者以最嚴厲手段哪怕定點清除》。

 

  近日,外事“禁足”、旅游“经冷”、民调急坠、暴风骤雨将临焦虑中的蔡英文使出怪招:宋楚瑜参会今年APEC并美其名曰对大陆释善意。对此,两岸议论纷萦,大多公知、陆人网友视其为分裂蓝营、试探大陆底线、破北京“官方停联”之功、造“不说九二共识大陆还是不得不与其谈”之势的阴损毒招。
  由是,反对、封杀、恶评以及骂阵如潮。
  在下到以为,不妨会会宋楚瑜。

 

  首先,源自于对宋的定性

 

  宋,不独、未独。
  其在胡宋会中达成包括“两岸一中”、“反对台独”,的“六点共识”,至今未见其改口、违逆。其有过“支持两岸最终实现统一”的宣示,比上台即扔掉“化独渐统”老爸遗训的“马不统”更加有担当。前与陈水扁、近与蔡英文会,有人怪其变绿,为啥不可以认为其在化绿影响绿,使已经全然独化绿色政坛里有一点非独、非绿?其因“九二共识”上与蔡不同调而未出任海基董事长的传闻似可旁证。

 

  宋,不反共、利统。
  其对两岸路线、制度“大同”的宏观认知,胜过马英九们甚至大陆许多权贵公知。宋说:“经过60年的不断冲突和曲曲折折,最后两岸都走回同样一条路,那就是要照顾农工,以民为本,在经济上走向均富,在政治上走向廉能政治,在社会上追求公平正义,在世界上追求大同的理想,这不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两岸在走过曲曲折折、血雨腥风的60年,最后都在追求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安康、社会的和谐、政治的民主。共创两岸双赢,实现中华民族的再复兴,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馬英九呢?好像骨子里仇共,始终停留在“以民主对抗共产主义”境界,其“後政”下的台灣朝或野、藍與綠,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大陸政治的鄙夷、否定。这或正是两岸政治不能融冰,统一难入议题的重要原因(当然不是根源,根源在权力在私利)。而蔡英文们,拒统、求独,媚跪美日,分族裂国,、煽动对大陆仇恨的法宝,唯一能上台面蛊惑人心的,恐怕也只有此所谓与大陆相异、对立、水火不容、不共戴天,于是要分族裂国的“普世价值”了。相对而言,馬,或因反共而不統,宋,對共无惡意或助統;宋多淡化两岸制度差异可求同,马常刻意区隔两岸政治会离异;宋跳出蓝绿至少国民党圈圈或有超越,马,当然还包括郝伯村这样具有中国情怀可爱的老军头们仍拘泥于国共旧怨难出高见。这种跳出意识形态、主义、路线、制度的另一种选择、第三方代表、对立面的中间人、打斗中的缓冲带、不相往来的转话者、借以发声的喇叭筒,在波谲云诡的两岸、在地动山摇的当口、在许许多多不忍、难忍的时刻,不正是应当存在急需出现的吗?

 

  宋们,难绿,难以深绿。
  不说其中不乏从政为公意志坚贞的大一中情节者,即使从政为私见风使舵投机钻营的人,在绿营顺风顺水、分肥抢利自顾不够之时,也难以真正融入绿色阵营。其们从国民党出走后也曾前嫌“尽释”配合国民党却不容于马们而最终未能回归蓝营便是证明。这一批人,只要不独,当然属于“一中”统一战线应当争取的范围,不应草率地将其推向绿营。

 

  宋,离蓝渐远,不应全怪宋。
  国民党内战内行品行,马英九全民总统心思,导致马们对绿独忍让、退步、媚眼,却未能真正善待红统与宋橘。在恶争死斗的台版三国演义里,宋的一些作为,似乎自然而然。“分裂蓝营”,蓝营何时真正团结?近日,濒临破产关门亡党危机,开会不说会后乱说的吴敦义还要斗争洪秀柱,便是例证。大陆切莫趟浑水、选边站、打帮锤、陷入岛内所谓泛蓝狗屁倒灶政客的你争我夺而误了民族复兴的大事。

 

  第二,出于对蔡的判断

 

  蔡,不敢公然、明言、冒险独。
  前有陈水扁名言“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近些年来,大陆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度、国民自信心、遏制台独决心,更是空前高涨 ,聪明、理性、狡猾、模糊著称的空心蔡,恐怕不会愚蠢到给“地动山摇”提供口实与契机。大陆当抓住此时机做政治和统实事与强制统一准备。


  蔡,难以说出“九二共识”。
与其不会说出“一中”、“统一”文字,系出于自身台独理念与受制于台独党纲之外,说不出“九二共识”,还因为其是国民党人起名、且坚持的东东,在极端政治、两极对立状况下,松口即认输、让步或崩溃。因而,其煞费苦心地“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也主張兩岸應該共同珍惜與維護1992年之後、20多年來雙方交流、協商所累積形成的現狀與成果,並在既有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这里“既有政治基础”是什么?似乎给出一种没有“九二共识”字眼却有相似实质内容的颇大的想象空间。大陆当然不是死扣死等“这四个字”。搞清楚其“既有政治基础”的含义,比原版“九二共识”同样重要且更具现实性。

  蔡,即使独,也是借壳独。
  其“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的宣示,与民进党台独党纲有不可调和的冲突。为我们揭穿其“借壳独”骗局,或以“中华民国”之羁縻,逼其远离独,进而回到统提供了可能性。(参阅在下《从“一国两制”到“政治共和”,兼谈“逼”台趋统》)

 

  第三,更着眼复兴大势

 

  当今,中国崛起,无可阻挡,中华复兴,全华人事业。台湾,总体上是复兴大潮的支流、复兴快车的助力,然台独,短时断里却是挡车的阻碍甚至道上的地雷。随着大陆稳步发展尤其是和平外交、“一带一路”共同发展战略展开,中国模式在世界得到认可推广,中美关系将发生根本改善,台独会更加式微,统一会相对容易。也许,需要三、五年,十年的战略稳定期,避免玩火的台独将发展的中国与守成的美国拖入“修昔底德陷阱”,而打乱中华和平复兴的进程,加重复兴的成本与牺牲。在保持对台独的适度高压下,对“维持现状”的蔡,当然勿须即时摊牌。

 

  综上所述,
  台人,只要不独,有可能与会,皆可会、争取会。
  一个或心独而口不敢言独的人,邀一个不独未独的人,做坚决反独方的缓冲人,
  若其善意,则共寻难言“那四个字”的解套,导之入两岸一中之正轨,见之则自然;
  若其恶意,只是为了破大陆官方“停联”、“国际禁足”之功,大陆大可明言揭穿,正告宋楚瑜,转告台民众,若蔡们不能体会大陆善意与底线,会前、会后,随便让其所谓邦交少几个,以儆效尤,硬软分明,倒也干脆,不亦快哉!
  当一个阴招,被世人尽皆看穿之时,其招自然无效且自损。
  当复兴的滔天大浪与台独茶壶里风波相遇时胜负岂由小算计决定。
  习宋会,怀大公化小私,以阳谋拆阴招、转被动为主动,会会又何妨。

 

  在下更以为,会是简单事,关键是怎么会、说什么?

 

  称谓,一般称宋先生,刻意叫宋主席,突显面子看在亲民党,看在一群承认一个中国、不独的泛蓝众。宋代表,当然无此词。

 

  询问,一是蔡英文双十演讲中“既有政治基础”是什么?有没有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不管哪方表)的含义。二是宋楚瑜“维护台湾自由民主的坚持”指啥子?是一国两制中的另一制,还是一边一国的另一国?明晰此两问题,不玩迷糊,让两岸民众看清手脚,才会有真民意。

 

  把和平统一“如何统”堂堂正正讲出来,倡议开启两岸结束政治对立走向和平统一的多元、多轨、多形式、官民并进,官方不谈民间谈的协商谈判进程,真正开始“什么都可谈”。

 

  把对台湾人民的善意表达清楚,明确宣布台人完全中国国民待遇。两岸互惠、台方不谈、不给,大陆单方宣布直接惠台民。

 

  诚恳邀请台人(台商、台知、台干、台劳、台资、台技)进入大陆以及一带一路走出去,全面、直接、贴近、全方位、参加、参与、共谋中华复兴伟业,共享中华复兴荣耀。

 

  把反对台独的决心、红线、时限、勿谓言之不预讲明白,对过去台独既往不咎,对继续台独要秋后算账。

 

  总之,大陆当站在中华复兴的高度、展现视台人为国人的气度、以大一统的大智慧,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真情实感,通过会会宋楚瑜,让善意真正善,将恶意化为善,再给和平一次机会、让两岸重入坦途。

 

 

附帖三:

 

    断宋楚瑜“蓝皮绿骨”,大陆“专家”悠着点! 


舊帖重新發,馬宋皆已輸。

兩岸危機重,宋出可缓颊?

觀察這次菜英文高調、謙恭會晤宋楚瑜,便知馬英九此前之愚笨。
從此次菜宋會看,宋大概還屬於“主统联绿,周旋牵制,曲线利统,算是坏局中之利多”,至少,其沒有“主独投绿”。因此大陸對其尚需觀察、期待。原因见旧帖。



   台海网12月22 讯 大陆专家:宋楚瑜已是“蓝皮绿骨” 永远是输家。
   这个"专家"有点崴。



   第一,放弃对统一、一中态度的客观分析扬马抑宋,在乱辨雌雄


   既然"肯定宋楚瑜有“支持两岸最终实现统一”这样的勇气与立场,,为何将其列入绿营?

   “这么多年来,宋楚瑜很少讲统一”。
   宋"很少讲"。
   马也“很少”地讲过吗?
   马从“终极统一”上逃之夭夭很久了。其2008年一胜选,就要当全民总统,怕开始有了四成绿。

   他们还讲过什么?

   宋讲两岸:
   “经过60年的不断冲突和曲曲折折,最后两岸都走回同样一条路,那就是要照顾农工,以民为本,在经济上走向均富,在政治上走向廉能政治,在社会上追求公平正义,在世界上追求大同的理想,这不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两岸在走过曲曲折折、血雨腥风的60年,最后都在追求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安康、社会的和谐、政治的民主。共创两岸双赢,实现中华民族的再复兴,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理想”。
   而马多次讲“以民主自由对抗共产主义”,最近还说“大陆的总书记何不也来辩一辩”。

   宋赞扬邓小平,马嘴上只挂蒋经国。
   宋多淡化两岸制度差异在求同,马常刻意区隔两岸政治在离异。

   二者之与于两岸,谁中、谁假中、软中、含糊中,不是很明显吗?
   马不正确对待宋,大陆还要对不住宋吗?

   第二,只以一时胜选定输赢。宋楚瑜永远是输家。早了点、势利点了吧?

   马英九今日连任选举的危局、进而两岸情势的不确定性是谁造成的?
   恰恰是马自己。
   其一,四年来,马持高票当选,对统,其完全可作为而不作为、少作为、蠢作为;对绿,就算其不是有意姑息放纵,也是其懦弱退让、成为暖活独蛇的农夫。绿涨,在马让。
   其二,马团队的行政能力、业绩,即使在大陆全力让利、救急下也仅是差强人意。蓝消,主要在政劣。
   其三,马缺统帅之气度。顾惜己名声、局限小团队,不搞大联合。对政治同盟太冷,有过河拆桥之嫌,对政治敌营太热,有心虚献媚之态。蓝冷,因马不亲。
   其四,从“金小刀”起诉宋楚瑜,从宋发声、热身、放话、联名、最后登记过程中、马团队漠然无所谓、轻描淡写、几无作为、甚至反话相激,宋步步有余地、越来越高调、最后假戏真唱、直至“参选到底”的漫长进程看,马无意留宋,走了也好、甚至逼宋入彀。
   蓝营分裂的责任在马不在宋,或者马多宋少。
   无论马赢还是马输,宋出走就是马输。当然输的最终是两岸人民、是复兴大事业。
   至于大陆这边一大帮识马、纵马、唯此一马,死背旧马经、看走了眼,误了事的蹩脚伯乐们,是输了也不认的。
   宋楚瑜,那里跑,你正好给我顶缸吧!
   幸亏有了宋输家!


  第三,慢说宋绿骨,还需“悠着点”

   马宋不合,是坏事。由此马败,更是大事、急事。但不宜如此轻率责宋。反而应当理性观察。除了这是台民的家事,大陆不宜置喙外。就事论事分析,这次台湾选举,没有宋争正蓝,马团队会着急忙慌放出“访问大陆”、“两岸协议”此类三年多避而不谈、避如蛇蝎的话题?蔡英文竟也能够说出不排出统一选项这样的天方夜谭?
   宋把“统”在台湾政坛、而且是在选举时刻公开说了出来,不要勇气?
   不具有标志、转折、开创意义?
   此专家真看懂了局?

   大陆的专家们,
   马“不统”对不起宋、伤宋。
   我们也要对不起、伤一个才说了“支持两岸最终实现统一”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很可能就要输的人吗?
   不明是非、不近情理吧。

   再说,宋不“搅局”。
   马赢。“不统”,反以大陆制度为由以攻为守。其它势力亦不说统。大陆何以应之?永远“先经后政”、候下去、下辈子?这样长痛下去,吃台海饭的专家们倒永远就业红火了。人民呢、历史呢,一直忍下去、永远都谅解?
   马输。马还能领袖蓝营?蓝营还有什么能支撑“不独”的态势。

   宋“搅了局”。
   马赢。宋不会投弱绿,其必以“明统”占蓝之光谱,可以促马趋统。
   马输。马过气,或消失。宋有四选:
   主统归蓝成蓝营共主或主将;
   主统仍橘,吸蓝壮大,卷土重来未可知;
   主统联绿,周旋牵制,曲线利统,算是坏局中之利多;
   主独投绿,则是最大之坏局,然宋人格全然破产,当不是其所愿、所选。
 
   面对如此情势,大陆冷观静对,以不变应万变,既有对台民承诺之无奈,也唯有如此而已。
   隔海指导,隔靴搔痒;
   胡评乱点,只会倒忙;
   乱扣帽子,徒增对立,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也。

   马英九有逼宋之嫌,大陆此专家也要掺一脚吗?
   那是一成起跳、不知多高的民意呢。

     悠着点吧,生猛无畏的“专家”!

天人合一2011-12-25

 

 

附帖四:

 

   从一国两制到政治共和,兼谈“逼”台趋统


      —— 二議 “讓,就讓到頭”
 

 

  兩岸問題,起因、發源、發展,在利益、在政治、在權力、在面子、在政治家的小九九。
  不從根源入手,自然不能讓隔閡、對立的兩面相近行、相親熱。
  再加上台獨的分離行為,兩岸民間、日常、些微的雞毛蒜皮也會惹出滔天大事。

 

  兩岸近些年的各種“風波”,大多皆因迴避政治、躲閃一中、政治無交集而擦出火花,一星半點,累積相加便成燎原、無可奈何之勢頭。
  事實表明,經熱、多為有錢人熱,政冷、更多普通人冷,選票自然見真章。
  
  怯於直面政治、害怕衝突,舍不得既有的勢利權益,不能夠遠瞻大氣、多了點循規蹈矩、少了些大開大合。自然經熱政冷、費力不討好、相親卻惹厭、慾近反相遠。
   該直面政治、徑奔政治統一主題了!!!


 

  後附舊帖或啟新思:

 

  舊帖,重發,或可證、補“先經後政”、“虛怯政治”之損?
  可惜,當年對馬英九,其還以中華民國正宗傳人自居、自詡,尚可以上、中、下三策“和”或“逼”其趨統。
  現在,面對骨子裡獨,嘴上無中,前面推著台民作擋箭牌炮灰的“兩國論”孕育者,打主场的大陆怕更应该“在政治上更有作为”。
  這,或就是“讓,便讓到頭,硬,也硬多夠”!


 

   从“一国两制”到“政治共和”,兼谈“逼”台趋统



 

  “国与国之间的对等的政治地位”。当然不能给,否则入彀“两国论”。
  然而,方与方,面与面,阵营与阵营,对手与对手,甚至政府与政府,“对等的政治地位”自然应该给。
  胡连会、胡吴会,先生对先生、主席对主席,就是平等对等的表率。

 

  如何给,不以中央对地方而已。
  就以两个方面、两大阵营,
  再来个“新政协”,
  邀约台方、全球华人甚至华裔,共商国是、族事,共成统一,共建完整之中国,共创中华之复兴。
  我不赞成“不急”。
  不急,是在耽误。
  不急,是在等祸。
  不急,是政治保守。
  不急,是不舍政治让利。
  不急,民族内耗依旧;台独势力坐大;统一势力受压。
  不急,统一不会自己跑过来。
  不急,或仅是无奈、无能、无耻的遁词。

  我以为,打主场的大陆应该而且能够在政治上更有作为。
  我主张,以共和主义“逼”台趋统。


  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其行之多年,港澳见证其成效。
  然而在海峡两岸遇到了现实问题,
  一方面,是台湾方的污名化,将其当成“哄进来、哐在一国再说”、最终“大吃小”的“统战伎俩”;
  另一方面,是大陆方的僵化:
  只能比着几十年前的语录诠释,不能越雷池半步发挥;
  只是重复既有的说法,懒于探究其内在精神;
  更有甚者,一国两制,
  在有的人口中,不是大陆处强让弱、以兄友弟、自信的大度,而是大陆寸权不让、啥都不变、维护“姓社”、“非西方式”、正宗、纯洁、心怯的“自保”;
  在有的手里,不是促进两岸和解、向拢靠的起点与依凭,而是斗争资本主义、反对颜色革命的桎梏和大棒。

 

  其实,
  一国两制,其精神是什么,是两制都该、可以、能够并存。
  一国两制,再进小步为啥,是不同政治面共和,从而达致兩岸、人民共和。
  由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到共和政治统一中国,
  再到“和”、“大公”、“大同”引領世界,
  顺理成章,歷史必然!!!


  当前两岸所谓“先经后政”,
   在台湾,是“不统”下求和平、得发展,且并未消除独的空间,利多失少。
在大陆,只是“引”,人家呑下“大利”不领情,反到身强力壮回头打擂台,独、或“不统”的口号嗓子更大声。

    不直面政治,一提政治、意识形态、制度,就脸红,就发怵、就心虚、就低语。不是逼。是在躲、閃。

 

  “逼”,就是在政治上主动引议题、道德上占控制高点。

  当年曾逼蒋抗战,而今需逼马促统



  马如今不统不独,好在尚还以中华民国正宗传人自居。

 


  其如是真一中(即使是中华民国),与其真谈政治共和,从国名上各退半步,先让对方上桌,或可寻得政治突破。此为“和马促统”

  如其假一中、真隐独,

  不管其真假,先挑明了再说,骂他个痛快,整它个壮烈,把“隐独”甚至“懦统”搞成了“明独”或者“真不统”,此不仅是下策,简直为胡闹;

  隐忍不发,与其仍谈政治共和,以国名等上的让步以真试假、撕碎其隐独的画皮,达致战术性目的,此为中策;

  心明其假,将假作真,吹起号、抬起轿、捧着、抬着、推着、挤着,让其下不了“民国”的马、停不下“和统”的步,是为上策。


  共和主义为基础,
  政治共和为形式,

  少一些党利和权谋,
  开放、分让,
  让到无可再让时,就是逼其无法再赖时。

 

  此时,
  或是和平统一“水到渠成”,
  或为仁至义尽“王师南平”,
  自是统一速成日。

 

天人合一 2013-1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