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脱离金本位的纸币是货币的最后形式 脱离金本位的纸币是货币的最后形式

火烧 2016-04-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脱离金本位的纸币作为货币的最终形式,分析商品交换制度的发展历程,从简单交换到资本交换,再到纸币交换,强调纸币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脱离金本位的纸币是货币的最后形式

——帝国主义经济的探讨(18)

  在人类社会中,生产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当产品不是直接消费而是通过交换或者通过购买才能消费,交换的产品就变成了商品。产品交换就是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商品交换或者商品流通需要有交换的场所,交换的场所就是市场。在市场上交换商品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久而久之就行成了一种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商品交换的制度,这种制度由简单的商品交换,发展到复杂的商品交换或者资本的商品交换,最后发展到今天的纸币的交换。这种商品交换的制度就是市场交换制度,或者说是市场经济。

  商品交换的过程是,商品所有者首先要确定商品的交换数量或者交换价值,或者商品的价格。交换价值或者价格就是观念上想象上的货币。然后商品所有者携带自己的商品到市场上售卖,实现商品的交换价值或者价格,也就得到了实在的货币。然后用实在的货币在市场上购买自己需要的别人的商品,通过这个过程,商品就离开市场进入消费。这就是产品作为商品经过市场交换变成消费品的过程。在简单商品交换中,货币是转瞬即逝的交换的手段,交换者需要的是别人的商品,即消费品,不需要货币。在资本商品交换中,货币是交换的目的,商品是交换的手段,交换者需要的是货币,不需要商品。在纸币交换中,纸币既是交换的手段,又是交换的目的,这种交换既不需要商品,也不需要实在的货币,需要的仅仅是纸币的增加。

  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货币的形式发展的过程。

  商品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包含有抽象劳动,这就是价值。价值量就是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就是价值的尺度。用劳动时间计量商品的交换数量,也就是计量商品的交换价值。用等量的劳动时间计算出商品的交换数量或者交换价值,就是等价商品。一种特殊的等价商品成为一切商品的等价物,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货币!用货币计量一切商品的交换数量或者交换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因此,货币的第一个职能就是代替劳动时间成为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尺度。

  作为货币的材料最初是贝壳、牛、奴隶等,这些货币做为价值的尺度计量的商品的交换数量或者交换价值的方法是,不同商品都以这些货币的数量(贝壳)或者重量(牛、奴隶)相等来确定交换的数量或者交换价值。随着铜铁金银的出现,货币材料就落在了这些金属身上,最后就固定在金银身上,这就是金属货币。金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就是金银。金银本身做为劳动的产品本身含有价值,因此也是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是商品。金银做为货币就是用自己的价值计量一切商品的交换数量或者交换价值,金银货币就是一切商品的价值尺度。金银的单位是重量,金银货币的单位也是重量。所以,用金银货币计量商品的交换数量或者交换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可见商品的价格就是用金银的重量表示的。既然一切商品的价格用金银的重量计量,那么,一切商品的价格总和就等于金银重量的总和。事实上,在地球上金银的现有的数量根本不可能和一切商品的价格总和的数量相一致,可见,商品的价格只能是观念的、想象的量。因此,金银货币做为价值的尺度确定的商品的价格只能是想象的观念的重量。因此,作为价值的尺度金银条块就成了货币的第一个形式。

  商品有了价格,就可以进行交换。在交换中单个商品的价格是有限的,就可以用有限的金银的重量交换,这样有限的金银重量就实现了观念的想象的商品的价格。金银货币就成了商品交换的手段!金银货币做为交换的手段,要和一切商品交换,就需要国家把金银货币的重量,固定为一个单位,并铸造成标上含有一定重量的金银铸币。例如,秦半两、汉五铢、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1美元含1.6038克纯金、袁大头1元含银6钱4分8厘等就是这样。这就是金银铸币。这就是商品价格的标准,或者价格的单位。当金银货币有了真金实银的铸币形式以后,就用铸币的价格标准代替了金银货币的价值尺度,所以,做为交换手段金银铸币就成了货币的第二个形式。金银铸币由于磨损,价值较少的铜铁,没有价值的纸币就成了金银铸币的价值符号!因而成了货币的第二个形式的次生形式。这个形式最后发展到今天的脱离金本位的纯纸币形式!

  金银铸币做为流通的手段,同时以价格标准做为价值的尺度,是以实体的形式出现,所以,交换价值构成货币实体,交换价值就是财富。因此,另一方面,货币又是物体化的财富形式,而与构成财富的一切特殊实体相对立。因此,金银铸币不仅是致富欲望的一个对象,而且是致富欲望的唯一对象。这种欲望实质上就是万恶的求金欲。这样金银铸币就成了物质财富的代表!物质财富的代表就成了货币的第三个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第三节“货币”所阐述的货币的内容就是物质财富的代表的形式。这也是资本家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发财致富的形式。“作为价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过代表作为流通手段来执行职能的商品,是货币。因此,金(或银)是货币。金作为货币执行职能,一方面是在这样的场合:它必须以其金体(或银体)出现,因而作为货币商品出现,就是说,它不象在充当价值尺度时那样纯粹是观念的,也不象在充当流通手段时那样可以用别的东西来代表;另一方面是在这样的场合:它的职能——不论由它亲自执行,还是由它的代表执行——使它固定成为唯一的价值形态,成为交换价值的唯一适当的存在,而与其他一切仅仅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相对立。”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只与货币的观念的数量有关系,与货币的材料没关系。货币作为交换手段,与货币的材料有关系,与货币的观念的数量没有关系。货币作为物质财富的代表,货币作为财富的一般形式和作为财富的物质代表,不再是其他东西的观念尺度,不再是交换价值的观念尺度。因为货币本身是交换价值的最适当的现实,它在自己的金属存在上才是这种现实。尺度规定在这里应当存在于货币本身上。货币是它自身的单位,并且货币价值的尺度,即作为财富、作为交换价值的货币的尺度,就是货币自己表现自己的量。充当单位的就是货币本身的某一量的数目。作为尺度,货币的数目是无关紧要的;作为流通手段,货币的物质性,充当单位的材料是无关紧要的;作为这第三种规定上的货币,作为一定的物质的量的货币本身的数目就是重要的了。这就是资本主义之所以要把金银铸币做为发财致富的手段的原因。

  到了脱离金本位的纸币阶段即帝国主义经济阶段,金银铸币消失了,货币的价值尺度消失了,物质财富的代表也消失了,留下的仅仅是纸币的数量!而纸币的数量不是在商品交换中由商品的售卖产生的,而是由国家滥发纸币的结果!纸币的增加与物质财富的增加成反比!纸币越多物质财富就越少!所以,纸币的增加并不能代表物质财富的增加!所以纸币的货币形式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最后形式。一句话,作为纸币,一切货币的特征全部消失了!纸币不再是真正的货币!

  劳动者2016年4月22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