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纸币作为资本和把金币作为资本的不同点 把纸币作为资本和把金币作为资本的不同点
把纸币作为资本和把金币作为资本的不同点
——人类历史的探讨(95)
当我把改革开放的经济基础归结为,把人民币这个纸币作为资本,在市场经济中利用滥发纸币实现赚钱的活动的时候,或者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的时候,有一个疑难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把纸币作为资本发展经济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金银货币作为资本发展经济,有什么不同的呢?
改革开放的初期,经济学家们为了抛弃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提出一个惊人的观点,计划经济不遵守价值规律,一切生产都是由国家统筹有计划的生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其实经济学家们所说的生产力,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的生产力,而不是指物质的生产力,也就是农业上的机械化生产力,工业上的机器生产力,全国人民的体力、脑力的劳动力也就是最大的生产力)。因此为了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翻番,就要遵守价值规律!
什么是价值规律呢?价值就是人的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物化。商品是交换的产品。不同商品的交换的数量就是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数量或者交换价值是用包含的劳动的量或者价值的量计量的,劳动的量或者价值的量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劳动时间就是商品价值的尺度。后来金银货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就代替一般的劳动时间做为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尺度。金银货币就是价值的尺度!用金银货币表示一切商品的交换数量或者交换价值就是一切商品的价格!商品有了价格,就能够进行交换。所以,用金银货币的价值和商品中包含的价值确定、衡量、计算一切商品的价格,就是著名的价值规律!恩格斯说价值规律在人类历史上至少存在了7000多年,中国自从商朝以来价值规律存在了五千多年(一般认为商朝开始有了商品)。中国的价值规律一直到1935年11月3日国民党的“废两改元”才退出了历史。因为,在“废两改元”之前5000年间中国一直使用的是有价值的金属货币(其间也有宋、金、元、明朝使用纸币,但是在5000年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自从1935年“废两改元”一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使用的货币就是纸币!国民党的法币、金圆券、和现在的人民币都是纸币而且是不和金银挂钩的纸币。
资本主义自从十四世纪在西欧诞生一直到十八世纪末期,一直采用的是金银货币。金银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具有价值,价值与劳动生产成反比,金银货币商品,在地球上存量是有限的,而且开采不容易,所以。金银货币的价值在几年内甚至在几个世纪内的价值是很少变化的。所以是非常稳定的。正是金银货币的价值的稳定性,决定了计量商品的价格的稳定性。近四个世纪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就是把金银货币作为资本,在市场经济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因为,金银货币有价值,所以,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经济中遵守的就是价值规律。
到了十八世纪初,随着商业和金融业从产业中分离出来以后,银行业就诞生了,银行券的发行,形成了钞票。银行券开始由各个银行发行,后来就集中到国家手中,由国家发行,国家发行的就是纸币。银行券是以银行的准备金金币为基础,可以兑换成金币。国家发行的纸币规定了含金量,实行金本位制,开始还可以兑换金币,但是,当纸币脱离了是金本位制以后,就不再兑换成金币。美元、英镑是1932年脱离金本位,人民币从第一版就不和金银货币挂钩,所以,当今世界上的所有货币都是脱离金本位的纸币。纸币没有价值,纸币的交换价值是按照纸币的发行量决定的,与发行量成反比。这就是纸币规律!
由此可见,把金银货币作为资本和把纸币作为资本的不同点就是:
第一,金银货币有价值,纸币没有价值。第二, 金银货币遵守价值规律,纸币遵守纸币规律。第三,在价值规律中金银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所以,物价也是稳定的。在纸币规律中,纸币的交换价值是不稳定的,因此,物价也是不稳定的。第四,把金银货币作为资本,生产和流通是稳定的循环。把纸币做为资本,生产和流通是不稳定的循环。第五,把金银货币作为赚钱的手段,直接剥削的是工人的剩余价值。把纸币做为赚钱的手段,不仅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而且直接剥削的是中小资本家!第六,在使用金银货币的社会中,纸币只是金银货币的代表。在使用纸币(纸币成为唯一的流通手段)的社会中,价值规律不仅歪曲了、颠倒了,而且消失了!等等等等。还有许多不同点,望网民们给于补充!
既然把金银货币作为资本和把纸币作为资本有以上不同点,那么,中国的改革开放,把纸币作为资本,在市场经济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就不可能遵守价值规律,而只能遵守纸币规律!因此,经济学家们把不存在的价值规律做为,否定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是毫无道理可言!同时以价值规律的名义掩盖纸币规律,滥发纸币造成的通货膨胀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番就是对中国人民的最大的欺骗!
劳动者2016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