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的纸币规律发生作用的概况 日元的纸币规律发生作用的概况
日元的纸币规律发生作用的概况
——人类历史的探讨(86)
1867年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日本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国力逐渐强大。
1871年5月10日是日圆的诞生日。这一天日本在法律上确立了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制度。1日圆的价值定为1.5克黄金。1897年含金量0.75克。(从1871到1897年,26年日元贬值一半)1952年含金量,0.00246853。(从1897到1952年,55年日元贬值303倍)
1884年与美元比价是100日元等于100美元。禁止黄金输出期间,汇价基本在100日元合49美元。1930年1月11日,黄金输出禁令解除,恢复旧平价的金本位制,1949年4月25日规定1美元等于360日元,1日元等于2.46852毫克黄金,1971年8月29日日本政府决定日元浮动。70年代以后,日元汇价几经波折,在1979年~1982年间,一直是1美元兑210~270日元,80年代以来,日元在国际市场上日趋坚挺。2013年日本货币发行量达1155.5万亿日元,2014年日本发行1800万亿日元国债达历史最高值。日本不像俄国、朝鲜、非洲许多国家,当通货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采取以1:100或者1:10000兑换新纸币。而是不停顿地发行1000日元、5000日元、10000日元。新旧日元共同使用,因此,日元就以万亿、兆计数。这种通货膨胀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因此可以说,日本是靠通货膨胀发展经济的!是靠通货膨胀发动战争的!
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时代前20年,对於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人民来说,是黑暗的20年。这时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扩张。需要大量经费,所以就大量发行纸币日元。
从1937 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41 年挑起太平洋战争,使战争费用更加扶摇直上,达到了 7558 亿日元这样的天文数字,国债余额从1930 年的62 亿日元增加到 1945 年底的 1439 亿日元,整个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1946 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战前(1934—1936 年平均值)的65%,工矿业生产仅为战前的28%,农林渔业生产仅为78%。全国的失业人口多达1300 万,从海外撤退回国的日本国民多达650 万人。大批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露宿街头,食品不足导致许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可以说战后的经济复兴之路的起点是极为困难、悲惨的。战后,日银券的发行量,半年之间,由303亿日元,增至615 亿日元,增发了两倍。物价也就随着涨了两倍以上,万物齐腾。其最大原因是临时军事费的支出,特别是高级将官以下,军人与军属的退职金占去839 亿日元。此外,兵工厂和海空军火厂等军需厂的应付帐款,也占去266 亿日元。由于临时军费及旧军需厂的支付金过于庞大,为了补偿这些支出,日银才增发了两亿货币发行量。由此,造成了战后通货膨胀的金融危机
为了实施“倾斜生产方式”,日本政府还对重点产业部门实施价格补贴,并于1947 年初设立了“复兴金融金库”,给重点产业部门提供低息贷款。这样,到了1948 年日本经济虽然摆脱萎缩状态而走上了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使整个经济重建工作开始走上轨道,但是,大量的价格补贴和巨额的低息贷款加剧了通货膨胀,出现了所谓“狂乱物价时期”。
从1955 年到1973 年将近20 年期间,尽管增长率年年都有变动,但平均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0%以上,甚至比复兴时期的平均增长率还要高一些,既然高速增长时期的出发点与经济复兴时期的出发点是大相径庭的,因此,两个时期十分相近的增长率数字(9%—10%)的含义显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在1973 年、即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终点”年份,日本的实际GNP 达到1946 年的11 倍,达到战前水平(1934—1936 年)的7.7 倍。日本的人均GNP从50 年代不及美国的1/10,增长到相当于美国的60%。这样的增长速度在日本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的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与“大量生产”形成相互促进关系的是“大量消费”,特别是“家庭电器热”成为高速增长时代国民消费的一大特征。在50 年代,号称为“三种神器”的黑白电视、洗衣机、冰箱得到普及,其中黑白电视迅速普及是在每台价格相当于人们一个月工资的50 年代后半期。到了60 年代,彩电、空调、小轿车(由于这三大件的英文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故又称“3C”)成为国民消费需求的新的中心。其中小轿车的普及率从1955 年每千人口保有1.7 辆提高到1965 年的22.0 辆,1973 年的133.6 辆。
1985年的“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大幅升值。这之后的10年间,日元汇率平均每年上升5.2%。也就是说,如果国际资本在日本买入某一资产,如股票、房地产、债券、日元等,即使这一资产没有盈利,它也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获得每年5.2%的增值率。在日元升值的早期,只有少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买入日本的股票。此后日元升值,股票上涨,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日本。这种状况带来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进一步刺激了日元的升值,二是导致日本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再加上当时日本国内实行的是非常宽松的低利率货币政策,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刺激了日本房地产、股票价格继续大幅上升,日本的泡沫经济也因此生成。日本经济从1986年开始出现泡沫现象,到1989年底达到顶峰:日经平均股价上涨到38915.87日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东京市中心地价提高了2.7倍。1990年起,日本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公司倒闭破产现象时有发生,泡沫开始破灭。这一悲剧后来被公认为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至今尚未复苏的罪魁祸首之一。
以上就是日本利用日元的纸币规律发展经济,发动战争的概况!说明一个真理,只要是国家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必然造成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从而造成通货膨胀,造成经济泡沫,在泡沫消失后必然出现经济萧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
劳动者2016年2月25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