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特色社会的家庭教育缺失谁敢说不是民族的悲剧?

火烧 2016-04-12 00:00:00 社会民生 1044
文章探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指出婆媳关系以契约形式处理引发争议,反映家庭伦理与法律关系的冲突,强调家庭教育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新时代,婆媳关系这一千年难题有了一种新的动向,契约!网上有一个很吸引眼球的题目《准婆婆约法三章吓跑准儿媳》,读后我认为,约法三章也没什么不好,关键看谁约束谁,由一方没有事先商定而单方面提出,或突然提出,不管这种行为出于什么目的,也不管这种做法有多么的合情合理,接受一方都有当头棒喝之感,要能欣然接受,那绝对需要涵养和肚量!

  文中的这位准婆婆没有错,准儿媳也没有,因为这类事不是对错那么简单。对于困扰国人千百年的一个棘手问题,以我看,到现在依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可能未来一段时间也不会有!所以才会有自古以来的“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感叹。文中的这位婆婆企图另辟蹊径,以合同的形式给这种难以处理的人文关系一个先例,一个了断,站在婆婆的立场看,不说动机纯不纯,初衷绝对应该是好的,结果好不好可能要因人而异了。

  家庭关系不是一种契约关系,是一种源于自然,没有选择的血缘关系,用合同的形式或类似合同的形式,其合理与否本身存疑,因为血缘关系不是合同一张纸那么简单。站在伦理和人文关系而不是法律关系的立场看,这位婆婆单方面提出约法三章,有把亲情简单化、淡漠化的思维,这种思维和现在越来越流行的家庭关系利益化比较吻合,是人际关系淡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可能才是准媳妇有如雷轰顶之感而歇斯底里,不愿接受的根本原因。

  站在法律的角度看,如果是合同,不经对方同意,由一方单方面提出,且不给对方修改或参考意见的机会就要对方同意或接受,并单方面要求双方实施的合同,也不合合同法规定的合同的构成要件。所以,我不以为这位准婆婆的做法应该受到推崇,也不认为那位准媳妇的歇斯底里而应该受到鞭挞。

  从文中的描述和别人的解读看,倒是对这位婆婆具有的西方家庭观予以赞颂。如果真是这样,确实值得称道,因为这也许不仅仅是小家庭的幸事,甚至可以扩大到整个民族!

  我一直对一部从前看过的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印象深刻,虽然那部影片没有台词,主演是一群狐狸(不是狐狸精),但那部电影给我的震撼绝对是巨大的。和人类一样,狐狸也爱孩子,但到了孩子,也就是小狐狸该另立门户的时候,态度毅然决然的把小狐狸赶出家门,绝不含糊,哪怕流下伤心的眼泪也在所不惜,更不会心慈手软!狐狸不以自己对孩子的私爱而放任孩子,为了狐狸种群的繁衍生息,做出痛苦的抉择,我以为这也是一种动物界大爱无疆的表现形式,在这方面,天朝的人绝对很难做到!

  中国人爱下一代,言之凿凿,甚至要积善行德,以求阴泽后世,这本没有错,可过分的溺爱往往适得其反,不光不能恩泽后世,反倒累及自身,所以,才有曹雪芹《红楼梦》里《好了歌》给与了有力的回答:“世人都道金银好,只有儿孙忘不了,慈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女谁见了?”真是一针见血。眼观特殊改开时代下的家庭关系,空巢老人车载斗量,据说有地方老人因为不堪忍受或不愿给子女添麻烦而自杀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而子女啃老现在也同样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撇开政治经济环境的因素不说,但就效果看,这绝对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所在,在这一方面,天朝子民不如动物,更和西方传统观念有很大差距!

  据说索罗斯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想向老子借钱,遭到索罗斯的断然拒绝,儿子只好自谋出路,最后儿子通过努力,也成就了一番事业,在成功以后,儿子非常感慨当年他老爹要是借给了他钱,他绝对不会有这成功的今天,不知是不是真的,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也许才是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