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归来,再谈谈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
刚从腾冲回来,还是说说腾冲的国殇墓园吧。腾冲的国殇墓园里有个纪念碑,是第一次远征军入缅作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字,多数是军官,因为大多数士兵都没有留下名字,只有军官才能留下相对完整一些的信息,才能被后人记住,被刻上这个纪念碑。
在泰国和越南相继被日军占领之后,滇越铁路就被切断了,这时候国民政府唯一的对外通道只剩下西南的滇缅公路,而且还是在滇越铁路被切断之后,临时修筑起来的。这次去腾冲,一路走的都是高速,但也看到了当年的滇缅公路的遗迹,也就是现在的320国道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在崇山峻岭上的盘山路,确实修筑起来非常困难,之后用这条公路运输物资和人员,同样也非常困难。
为了掩护这条生命线的安全,同时也应英国政府的请求,当时的国民政府同意出兵缅甸,与英美盟军一起保卫缅甸,既是为了掩护英国的殖民地,也是为了掩护滇缅路的安全。为此,国军事先将关麟征的十五集团军和宋希濂的十一集团军调入云南边境一带,其中包括五十二军、七十一军、第二军、第八军等比较精锐的部队。
而在此之前,云南始终控制在龙云手里。龙云不仅对经过滇越公路和滇越铁路运往四川的抗战物资都要征税,而且连货币都用自己在云南发行的纸币,而不用当时全国通用的法币。但龙云表面上还是比较拥护中央的,在历次军阀联合反蒋的时候,龙云基本上都通电支持中央,没有参加反蒋活动。在抗战爆发之后,龙云也把自己的本钱部队六十军派往抗日前线,为国效命。
在东南沿海地区沦陷之前,云南地处西南边陲,重要性并不明显,所以国民政府也并没有想动龙云,甚至在长征期间,国军以追击红军为名,消灭了黔军王家烈部,彻底控制了贵州,也并没有对龙云的云南动手。这就是因为之前龙云对中央一直看上去是比较听话的,比较支持,不怎么参加军阀联合反蒋的活动。
但在华北、东南和华中地区都已经被日军侵占的情况下,中国与国外的交通线只剩下了滇越公路这一条通道,云南的重要性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所以,委员长就开始动了心思要将云南彻底控制起来,而要控制云南,自然要派中央军进驻云南,才能够彻底将云南控制起来。所以,委员长抽调这些精锐的中央军进入云南,龙云就很警觉,觉得对自己威胁很大。
在抗战爆发之前,云南只有一个军的编制,也就是六十军。在抗战爆发之后,由军长卢汉率领,奔赴抗日前线。六十军全军大约五万人,而且装备比较精良,战斗力是不错的。原本按照计划是要去参加南京保卫战,但等到六十军风尘仆仆的赶到战场的时候,南京已经沦陷了,于是被调往五战区,参加徐州会战,然后就在禹王山一战成名,掩护了五战区其他部队的顺利撤退。
徐州会战结束之后,六十军奉命退入江西一带,又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卢汉本人也因战功升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这时候,关麟征部也在第九战区,和第一集团军都归薛岳的九战区指挥。所以,在关麟征部奉命调入云南之后,龙云感到威胁甚大,于是请求军委会将六十军和第一集团军也调回云南,最后只剩下五十八军继续在九战区参战。
但当真正准备组建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时候,此前以入缅作战的名义调入云南的部队却都没有参加,关麟征部和卢汉部都驻扎在滇越边境一带的滇南地区,而不在滇西。最后从滇西入缅作战的,是临时组建起来的六十六军和第六军,以及作为远征军核心骨干部队的第五军,而第五军的三个师实际上只有200师和新编22师进入了缅甸,96师原本驻扎在川西一带,等到进入缅甸的时候,远征军已经溃败,96师就直接回国了。
也就是说,原本以参加入缅作战的名义调入云南的部队,其实都没有真正参加入缅作战,最后参加了入缅作战的,都是临时组建起来的部队。那么委员长为什么要把这么多精锐部队调入云南呢?除了控制云南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之前美国答应提供武器装备,所以委员长将他比较信任的中央军调过来,是来接收武器装备来的。
到入缅作战的时候,美国答应武器装备还没到位,所以委员长就不愿意把他信任的部队都派过去了,而是临时组建了两个军,和第五军一起入缅了。但在作战安排的时候,也不信任这两个军,只让他们负责掩护滇缅边境。没想到即便是如此,在日军打过来的时候,这两个军还是不战而溃了,日军接连攻占密支那、八莫和畹町等重镇,一直追到怒江边上,要不是临时炸了惠通桥,加上七十一军赶到,日军就过怒江了。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其实可以说,第六军和六十六军在入缅的时候,其实原本的定位就是去充当炮灰的,委员长就没有对他们抱有太高的期待,但他还是低估了他们逃跑的速度。正因为这两个军的溃逃,导致第五军的回国之路被切断,实际上陷入日军的战略包围,最后只能被迫通过野人山回国,但最终却到了印度,只有96师安然回国。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