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要害是程序性问题
最近,不断传出各个省份或地区公务员加薪的消息。先是河南省公务员津贴增加平均幅度超过300元以上,后又有安徽等地公务员年人均津贴增加达1.34万方案获批;而在河北省唐山市,公务员在职人员津贴补贴总水平在上年基础上人均提高600元/月,这样,普通科员的津贴补贴达到每月2150元。正处级官员每月工资中津贴补贴将达到3030元,加上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每月将达5000元。紧接着,内蒙、贵州、辽宁等地都相继传来公务员加薪的消息。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一方面,各行各业都在“猫冬”,都在减薪裁员,甚至发改委此前还发文规定各地可暂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与此同时,作为金融危机最大受害者的普遍劳动者并未得到政府任何实质性帮助,而另一方面,却是收入本来就处于这个社会上层、且收入与生活几乎不为危机所影响的公务员增加工资,成了危机最大的受益者。再对比为对付危机,新加坡等地公务员主动降薪15%以上,这种反差也未免太大了吧?也正因此,在某网站所做的民意调查中,高达87%的网友明确反对公务员加薪。
于是,国家相关部门出面澄清。理由之一是说此次各地公务员加薪,不过是此前早已出台的公务员工资改革的一部分。
这一理由肯定站不住脚。正如舆论所指出的那样,为了渡过危机,连已经出台的《劳动合同法》以及国家发改委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这样的法律规定都可以暂缓执行,为什么偏偏公务员增资改革不能缓行一步呢?
相关部门的另外一条理由是,“在中国公务员的工资往往在全社会有示范作用。应付危机的办法主要是拉动内需,因此需要提高全社会收入。公务员涨薪可以带动全社会包括企业薪酬的上涨。”相关部门还搬出了这样的证据:“正是公务员工资改革三年计划,带动了企业职工前两年工资的相应增长。”
实际上,我国工资及劳动关系改革以来,除了国有企业一般管理人员薪金与公务员挂钩并有部分可比性外,已实现了全员雇佣制的职工工资从来就没有与公务员工资增长同步。中华全国总工会刚出炉的《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披露的情况表明,所调查企业职工的月均收入2007年仅为1155.8元。企业职工月均收入与全国在岗职工(包括了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职工)收入之比,2006年企业职工月均收入仅为全国在岗职工月均收入平均数的66.1%,2007年则是下降到了55.6%。调查还发现,26.7%的普通工人过去五年中从未增加过工资。而我们不要忘了:在国家统计局所统计全国在岗职工平均收入时,企业职工所占人数为72.2%,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只占18.1%。这充分表明,近两年中,公务员工资增长幅度远超过企业职工,压低了企业职工工资占全国平均工资相对比重竟然达10.5个百分点之多!通过最简单的计算可得出结论,在所谓“全社会收入增加”这块大蛋糕中,20%不到的党政机关与公务员切去了70%以上,而占职工总数超过70%的企业职工只获得了不到20%!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就无法指望公务员加薪带动全社会各阶层收入增加,现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为了渡过危机都在最大限度压低人力成本的时候,公务员加薪又如何能拉动职工收入增长呢?
其实,以上都不构成反对在金融危机时刻公务员加薪的最关键性理由。最关键性理由是公务员加薪有没有通过一定的程序,还只是政府在绕开民意自定游戏规则?
公务员薪酬来自于纳税人,属于财政开支一部分。这些年我们说要建设公共财政。但大多数人仅仅把“公共财政”区别于此前的“建设财政”或更早前的“吃饭财政”,认为公共财政的要义就是财政的目的在于为民众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但公共财政另外两个要义则很少被提起:一是财政程序的公共性。即财政运行必须经过公共决策,尤其是政府税收与支出政策必须具备“程序正当性”。更具体地说,有没有经过相应程序审议批准;二是财政过程必须置于公共监督之下,即“阳光财政”,让全体纳税人都知道钱怎么花的。
在这方面,美国与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应对危机,美国政府想拿出几千亿美元钱来救市,但政府说了不算,必须经过议会审议批准。为了确保方案被通过,美国财长保尔森甚至不惜在女议长面前单膝下跪;即便如此,议会第一次审议仍然没有通过,直到政府将计划修改到令议员们满意。但事情并没有完。由于部分议员后来再度质疑救市的钱可能被用于支付华尔街金融大鳄们的薪酬,财长保尔森多次被传唤到国会作证,并几次调整救市方案。而同样是为了应对危机,中国政府可以随时宣布拿出多少多少钱,投资多少多少工程;至多听听少数人意见,且这少数人还主要是商人、企业主、政府官员以及经济学家,当然最后也免不了这些钱中的大部分又将流向少部分人组成的各种特殊利益集团,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钱是来自于纳税人,因此应该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机构审议并批准。
此次公务员加薪的要害也正在于此。如果经过了程序,纳税人同意给公务员加薪,即使其后果再怎么严重,因为是纳税人同意的,大家也就认了;问题是现在恰这笔增加了的公共支出没有经过任何程序,而民意又恰表明如果经过程序,大家可能不同意这么做。所以,其后果除了践踏纳税人权利外,还将造成本已紧张的“官民关系”进一步紧张。
也因此,仅从各级政府不经程序、漠视民意地在不适当的时刻推动公务员加薪来看,建设公共财政、进一步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任重道远。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